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近代中医对烈性霍乱的认识与定名

已有 4113 次阅读 2020-11-19 09:20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吴文清. 近代中医对烈性霍乱的认识与定名. 中华医史杂志,2009,(3):154-158

“霍乱”本为中医病名,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该名称,后世医家对此多有论述,一般用其指以挥霍撩乱、吐泻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甚至肠梗阻之类的急腹症(干霍乱)等。中医对“霍乱”一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证候分类、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识,是相当完备的。但一般认为,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霍乱(cholera)约在1817-1820年间传人中国。[1]清代中后期以前中医古籍中所说的“霍乱”,并不是“有燎原滔天之势,有灭村屠城之惨”[2]的流行性烈性霍乱。本文拟对近代(1840-1949)中医在烈性霍乱病名方面的认识和探讨作一简单论述。

霍乱传人我国后,近代医家即对此病展开研究,关于病名,主要有以下认识:

1. 吊脚痧与霍乱转筋

吊脚痧之名,较早见于王孟英(1808-1868)作于1838年的《霍乱论》(《陈修园医书》中又称该书为《霍乱转筋附绞肠吊脚痧证》),书首诸葛序中称:“如近行时疫,俗有称为吊脚痧一证,古书未载,举世谓为奇病,纷纷影射,夭札实多。赖先生大声疾呼,曰此即霍乱转筋之候也。”[3]可见,在《霍乱论》成书之前,民间已有“吊脚痧”的俗称。

另一医家徐子默所作《吊脚痧方论》,则直接以“吊脚痧”作为书名。 该书初刊年不详,据书后“跋”考证,成书当不晚于1839年。作者认为自道光辛巳年(1821)流行猖獗的疫病,与古代医书中所论的“霍乱”不同,而用吊脚痧之名与之相区别。该书描述吊脚痧症状为:“或吐或泻,或吐泻并作,有腹痛者亦有不痛者。吐泻数次后,即两腿抽搐,或手足并皆弯挛,痛愈甚,抽亦愈甚,顷刻肌肉尽削,渐觉气短声嘶,眼窠落陷,渴欲饮冷,周身冷汗如冰,六脉渐无,或半日即死,或夕发旦死,旦发夕死,甚至行路之人,忽然跌倒,或侍疾问病之人,传染先死。”[4]从徐氏所描述症状来看,此吊脚痧即为霍乱弧菌所致之霍乱。他认为吊脚痧病起三阴,“阴寒直中三阴,故吊脚者多,吊手者少”,并创温经通阳之法,改用温经通阳之药治疗,“治之未有不生者”。另一方面,徐氏对吊脚痧危重症来不及抢救,已有一些认识:“若待六脉全无,冷汗频出,虽欲挽回无及也。”[4]。

《吊脚痧方论》对吊脚痧的论述较为系统、全面,可谓是中医第一部霍乱专著。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该书自问世后,历经31次刊刻,足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远。而吊脚痧的病名,也在无数次刊印中,一度成为霍乱病名的俗称。

如:陆以沿《冷庐医话》(1857)中写到:“病名:霍乱转筋(俗称吊脚痧)”,并引用山阴田晋元所著《时行霍乱指迷辨正》称:“世俗所称吊脚痧一证,以为此真寒直中厥阴肝经,即霍乱转筋是也。”[5]《岭南三急症医方辨论》(1894)中指出:“近来吊脚痧盛行,一患此症,上吐下泻,顷刻脚挛拘急,头汗如油,大肉尽落,子发午死,午发子死。俗名吊脚痧、子午症,形容其病之异,死之速也。”[6]“霍乱转筋,俗呼为吊脚痧”[7]。

“迩年夏秋间每多吊脚痧与绞肠痧,即霍乱转筋与干霍乱也。每多误以夏月伏阴所致,热药妄投,辄遭天横。”[8]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一些医家如王孟英、陆以计舌、田晋元、赵晴初(1823-1895)、许起(清医家,自号江左老瓠,江苏苏州人)等,认为吊脚痧即霍乱转筋。与此同时,部分医家如王孟英、俞成甫(清医家,浙江慈溪人)、张聿青(清末医家,名乃修,小字莲葆,江苏人)、何廉臣(1861-1929)等,又认为用吊脚痧名霍乱不妥。王、俞等认为用“霍乱转筋”较好。

“霍乱转筋”一词,较早见于《本草经集注》(500),该书“附子”下所列治证中,有“霍乱转筋”项。《诸病源候论》(610)中有“霍乱转筋候”。其后的《新修本草》(659)、《圣济总录》、《外台秘要》《本草纲目》等多种书籍,多沿用前两书中记述。这里的霍乱转筋,大多都指大吐大泻后出现手足挛急的症状。

至近代,王孟英《随息居霍乱论》(1862)中,仍沿用霍乱转筋之名。如“丁酉八九月间,杭州盛行霍乱转筋之证”;并指出某些医者“徒惑于吊脚痧、脚麻痧等俗名,而贸贸然妄投燥热之药,以促人天年,抑何不思之甚耶!”[9]

俞成甫认为徐子默杜撰“吊脚痧”一名,其实即霍乱转筋、吐泻转筋之疾。在其《急救时症经验良方》(1856)书中,多用霍乱转筋之名。如:“霍乱转筋经验丸方”、“霍乱转筋汤方”等[10]。

从以上医家对吊脚痧和霍乱转筋的认识可以看出,这两个病名,都是对霍乱出现严重吐泻之后所见症状的描述。霍乱转筋之名来自古人,而徐子默创吊脚痧之名,即是为了将之与古代所说的“霍乱”区分开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吊脚痧之名,较有意义。

2. 麻脚痧

麻脚痧之名,见于吴师机《理瀹骈文》(1864)。吴氏认为:“麻脚痧即吊脚痧。吐泻,厥逆,转筋,冷汗,脉微,顷刻人瘦目陷,危症也。治法与霍乱不同。”[11]并进一步对麻脚痧与古籍中之“霍乱”作比较。吴氏创阴痧救急膏用治麻脚痧。麻脚痧,在《随息居霍乱论》等书中,又称脚麻痧。

3. 瘪螺痧

瘪螺痧之名,较早见于莫枚士《研经言》(1871)“瘪螺痧辨”一节:“光绪纪元之十一年夏秋,有疫盛行于大江之南,其症恶寒、四逆、头疼、体酸、短气、汗出,或吐泻,湖中死者日数十人。人以其指头之肌之陷也,谓之日瘪螺痧;又以其半日辄死也,亦曰六时痧、曰子午痧。嗣后间数岁或一岁辄复行,至今十年未已。”[12]从其描述情况来看,此处“瘪螺痧”当是霍乱。

但莫枚士认为瘪螺痧一名不太妥。莫氏认为:“每见虚弱人手浸冷水久, 或猝遇大冰雪,皆令螺瘪,何独为痧异?其痧而死也,死于汗,死于泻,非死于瘪螺。不死于瘪螺,即不言瘪螺也可。”他认为此次流行之疫,即夏月 中寒。

后世一些医家也认为以瘪螺痧名霍乱不甚妥当,如:“俗传所谓瘪螺痧, 乃霍乱中之一证耳。何痧之有?盖汗为心液,外泄过多,阳气暴散,故手指螺纹必凹也。虽救急回阳,尚恐不及。安能妄名为痧,再服辛香燥烈之品, 徒令速其亡阳暴脱,危哉!殆哉!”[13]

尽管如此,瘪螺痧之名,在其后还是被一些医家接受并运用到各自的著作中。如《霍乱论摘要》(1888)徐兆英序中,论及当地疫情时,徐氏写到: “尤恶者,有瘪螺痧一症,为歧黄家书中所未载,较之麻脚、 绞肠诸瘟,尤为险速,甚至传染一方,死亡相继。”[14]

“光绪十九、二十年间,吾扬盛行瘪螺痧之证,其证初起,微有寒热, 自利汗出如雨,目凹,烦渴引饮,一夜而大肉竟脱,螺瘪音哑,瘦如柴,冷如冰,人事清白,两日而死,死亡相继,甚至有全家传染而毙者。”[15]“此病涣汗亡阳,尽人都知。又通常名此为瘪螺痧,因患此者其螺门必瘪……” [16]。

除此之外,《湿温时疫治疗法》(1913)、王润民的《霍乱篇》等,也都引用了瘪螺痧之名。

4. 伏阴

1888年,田宗汉作《伏阴论》。田宗汉,字云槎,一字瀛峤。湖北汉川人。田氏认为“治病必先正名,则立方有准,头头是道”;“必先辨名,识得病名。而后可以究病因,察病状。则立方用药,自有把柄。虽千变万化,却有一定不移之法”。他有感于1870年及1888年所目击的两次疫病流行, 与古代医籍中所记载的“霍乱”不同,遂潜心研究疫病,立“伏阴”之名,认为伏阴之总脉症为:“先利而后呕,脉微欲绝,甚则脉伏。”[17]

作者在“伏阴霍乱辨”一节写到:“伏阴一症,古书鲜见,而近代病此最多。因其呕利转筋有类霍乱,故世以霍乱称之。”但伏阴与“霍乱”是不同的,田氏明确指出,“霍乱”之为病,“则心腹绞痛,呕利并作,内乱极而之外,则为转筋疼痛”;而伏阴之为病,则“先利而后呕,并无腹痛,较霍乱之卒然心腹绞痛,呕吐而利者有间”[17]。此外还一一比较了伏阴与“霍乱”的兼证、发病季节等的不同。

伏阴一名,后世流传不广,民国期间,裘吉生将李贡三重订的《时行伏阴刍言》收入《三三医书》中。张锡纯为此写书评时,认为伏阴病不是“霍乱”[18]。与张氏相似,《温病正宗》作者王德宣认为伏阴与古籍中记载之“霍乱”有别:“而类似寒霍乱之伏阴症,其发缓,而退不易,脉恒细或伏, 先利而后呕,惟不若霍乱之心腹绞痛,其发专在夏秋,病则远近一律。”[19]可见张、王二人所理解的“霍乱”,仍为古籍中记载之“霍乱”。

5. 脱疫

脱疫之名,见于徐相宸所作《注意脱疫(即霍乱)》(1925)一文和《徐氏霍乱论》(1938,又称《脱疫证治》)中。徐氏指出:“霍乱之病,上吐下泻,有开无关,有出无入,血肉之躯,终至于脱而有已,定名脱疫,不亦宜乎?”[20]用脱疫之名指“夏秋之交,一起即上吐下泻,肢冷脉伏,冷汗自出”之疫病[21]。

徐氏认为,定名脱疫,是从“霍乱之结果,必死于脱”这一角度考虑, 也可以以此“促人注意其结果,而莫之敢忽”,较霍乱之名为妥。张锡纯认为脱疫之名仅可指霍乱危重时的一种证候,即“其吐泻已极、奄奄一息将脱者是也。”[18]

除此之外,此病名基本没有其他医家提及。

6. 时行霍乱与时疫霍乱

时行霍乱之名,较早见于陆以湄《冷庐医话》中所引田晋元的《时行霍乱指迷辨正》,即指霍乱转筋、吊脚痧等。王孟英《随息居霍乱论》中亦出现过,与寻常霍乱相对而言。

时疫霍乱之名,也散见于一些医书中。张生甫的《医学达变》(1924)中用该名词区分寻常“霍乱”。顾省臣《时疫霍乱吐泻论》(1927)亦多用此名,如:“时疫霍乱盛行,朝发夕毙,城中三月至九月,已毙数千人,诚浩劫也。”[22]《医学平议》中,尚有“疫霍乱”之名。

总之,时行霍乱与时疫霍乱、疫霍乱诸名称,与吊脚痧、瘪螺痧甚至“真性霍乱”等曾并被使用的名称一样,都是为了更好地与寻常“霍乱”(非霍乱弧菌所致)相区分。

7. 霍乱

王孟英1838年的《霍乱论》和1862年经过重订的《随息居霍乱论》二书,都直接以“霍乱”名,但后世许多医家认为王氏并未分清楚当时的流行性霍乱与古代“霍乱”的区别。

1888年,江苏苏北里下河地区霍乱流行,当地中医积极救治疫病患者。 随后又著书立说,总结探讨霍乱证治,著成《霍乱辨证》一书。

该书由两部分组成:即兴化江曲春泽之撰的《兴化实济局霍乱论》和高邮赵履鳌海仙纂的《兴化实济局霍乱麻痧辨证》。《兴化实济局霍乱论》又称《霍乱新书》,其中关于霍乱症状的描述,多从徐子默《吊脚痧方论》中来,但江氏直接以霍乱之名,取代了“吊脚痧”:

“霍乱之为病也,其症或吐或泻,或吐泻并见,有腹痛者,亦有不痛者, 吐泻数次后,即两腿抽搐,或手足并皆拘挛,痛愈甚抽亦愈甚,顷刻肌肉尽削,渐至气短声嘶,眼窠落陷,渴欲饮冷,周身冷汗如冰,六脉渐无,或半日即死,或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此霍乱之大局也。”[23]

从所描述症状来看,基本可以断定江氏所称的霍乱就是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霍乱。因此,也可以说,《兴化实济局霍乱论》是较早的直接以霍乱命名烈性霍乱(cholera)的专著。

1898年,姚训恭作《霍乱新论》。对于病名,姚氏认为:“霍乱,或名之为绞肠痧,吊脚痧,瘪螺痧,又或名之为痲证,其实皆就其见证之一端而命名,非有异也。但霍乱者,挥霍撩乱之谓,伤寒论旧名自可循用。”[24]

从书中有关“腹痛”的症状论述可以看出,作者还未完全将古今霍乱区分开来。其论霍乱,认为吐泻腹痛为霍乱之常证,重证霍乱会出现肢冷、脉绝及转筋等候:“霍乱有轻有重。轻者但吐泻腹痛口渴胸乱,脉细数,手足发麻。重者肢冷(有周身皆冷但胸口微温者),脉绝,面黧螺瘪音哑目蓝转筋腓硬或极渴或不渴,手掌如浸水,舌皆胶黏浊腻,或惨自如霜,其初吐出水谷,继而吐出清涎,甚有似肉非肉,作紫暗色,与涎沫俱出者,泻出之物亦皆如是。此时胸腹必异常痛楚,然治之得法,十仍九愈。”[24]

但作者已认识到古今霍乱有不同之处:“今之霍乱,与昔相殊。昔之霍乱,非寒邪直中,即暑湿伤中。今之霍乱,内由吸受厉毒,犯胃则呕,穿肠则泻,由肺转心,逼迫心跳,则脉数而伏,心失功用,血管停瘀,是以刺出紫黑。究其致病之由,西人断为士啪喇啉,即毒物之谓,治法当以解毒为先。 第面黧螺陷,肢冷声嘶,脉细欲绝,证势可危。”[24]

近代中医对霍乱的认识和研究,似从姚训恭开始,逐步接受西医学说。 姚氏在阅读西书的过程中,注意到“有所谓英国霍乱者,有所谓亚西亚霍乱者。一霍乱也,而何以有英国亚西亚之别?盖所谓英国者,指寻常霍乱,而所谓亚西亚,则恶毒霍乱也。”将中医古籍中“霍乱”的描述和现今流行的霍乱相比较,于是恍然大悟曰:“往昔中国方书所载霍乱,殆即今西人所指寻常病,故其方用之亦时有效。若近今流行之霍乱,岂非西人所谓恶毒症乎?宜用其方者,之如水投石也。”从而认为在治疗上,应兼取中西之长,“中医方法既不尽可恃,西人宜有特别之治法,可以无投不利矣。”[24]

进入20世纪,随着西医学在中国的大量传播,越来越多的医家对霍乱概念的理解逐渐明确。张拯滋在《通俗内科学》(1916)中,直接将霍乱与虎列拉等同,基本上完全接受了西医学的霍乱概念,并依据西医学对霍乱的分类,将霍乱按证候分为“类似霍乱、单纯霍乱、真性霍乱、干性霍乱(干霍乱)四种”[25]。

这一时期还有很多医家,如冉雪峰、张锡纯、陆渊雷、施今墨等,也都将“霍乱”之名与西医学中的“虎列拉”并称。 冉雪峰在《霍乱证与痧证鉴别及治疗法》 中指出:“霍乱,西医名虎列拉,为急性传染病之一。”并进一步强调确定疾病名称的重要性,他认为霍乱之病名,出自《灵》 《素》, “《灵》《素》论霍乱,均与吐下并言”,而“后世糊乱施治,既误欲吐不吐、欲泻不泻之痧证为干霍乱,又误霍乱之腹痛为绞肠痧,霍乱之转筋为吊脚痧,用药则互相出入,种种谬妄,不知罔杀多人。”因此,冉氏认为,霍乱之病名宜正:“霍乱大吐大泻,突如其来,如他证而兼吐泻,均只谓吐泻, 不可谓之霍乱也。故不吐泻不可谓为霍乱,而兼吐泻转吐泻亦不可谓为霍乱。”[26]

张锡纯亦认为,“霍乱之证,西人所谓虎列拉也。”[18]针对“后世论者,恒以《伤寒论》所载之霍乱为真霍乱,至于以凉药治愈之霍乱,皆系假霍乱”的论说,张氏明确指出:“证无论凉热,凡验其病原虫若蝌蚪形而曲其尾者,皆霍乱也。”[18]

在病名上,虽多数医家已认同霍乱即虎列拉,但从冉著和张著对霍乱症状的描述来看,尤其在有无腹痛的描述上。似乎对现代医学中霍乱的概念理解得仍不够深刻。这一时期的一些医家如王润民、恽铁樵等,在霍乱有无腹痛的问题上,都曾经做过深入探讨。

1933年,陆渊雷作《流行病须知》一文,在《医报》上连载刊出。陆氏援引西医学说,对霍乱的认识,较为详细准确。他认为中医书籍中所记载的“霍乱”,包括两种病,“一种是虎列拉,一种是急性肠炎并发胃炎。虎列拉是传染病,其病原是虎列拉螺形菌;急性肠炎不是传染病,其病原是受寒伤食便秘等等。”还指出:“现在的译本西医书,把霍乱专指虎列拉,把那急性肠炎提出于霍乱之外。有时还怕与肠炎相混,再加上个形容词,叫作‘真性霍乱’。虽然改变了古书的本意,从科学的立场上说,这样有了分别,毕竟好些。”[27]篇中对霍乱的症状描述,也基本与现代意义上的霍乱症状相同。至此,中医对霍乱病名的认识,进一步明朗化。这种对病名认识的明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诊治霍乱的能力。与陆渊雷认识基本相同的还有时逸人、施今墨等医家。

8. 其他病名

除以上所述病名外,近代医书中还有其他一些用指霍乱的病名,如寒邪直中三阴证(见于1894年《岭南三急症医方辨论》)、冷麻痧(见于1906年《六因条辨》)、水疫(见1909年《急治汇编》)、阴证伤寒、冷痧急证、陷瘪脶痧(见于1914年《重订通俗伤寒论》)及鬼偷肉、虎疫等名称。

9. 小结

近代早期中医在未接触西医学之前,发现烈性霍乱与古籍中所载的“霍乱”不同,并根据其症状表现,发明了诸如吊脚痧、瘪螺痧、伏阴、时疫霍乱等名称;其后,部分中医开始接受西医学中的霍乱名称及其内涵,中医古籍中“霍乱”原有的主要含意渐渐隐去。

从近代中医对霍乱病名的研究和探讨可知,霍乱转筋、吊脚痧 瘪螺痧、 麻脚痧等,只是霍乱严重失水后所发生的症状,在其他有失水现象的疾病中, 也可能发现此类症状。因此,把它们当作病名,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但是因其通俗易懂,而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流传较广。至于伏阴、脱疫等病名,基本上没有流传开来,则可能与其不太通俗易懂有关。后来西医学借用了中医的“霍乱”病名,指称感受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医,逐渐接受西医学知识,“霍乱”这一古老的中医病名, 被赋予新的含义,并被沿用至今,成为一种法定的烈性传染病病名。霍乱病名及内涵的变化过程,也是近代中医不断认识疫病并接受新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245.

[2]陈胜昆.中国疾病史[M].台北:自然科学文化事业公司,1981:31.

[3]王孟英. 霍乱论[M]. 刻本. 浙杭湖塾长胜纸行,1839(清道光十九年):1.

[4]徐子默. 吊脚痧方论[M]. 1933年重庆求新印刷厂铅印本.

[5]陆以满. 冷庐医话考注[M].朱伟常,考注.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 151.

[6]蒋希曾. 岭南三急症医方辨论[M]. 刊本. 瑞元堂藏板,光绪间:12.

[7]赵晴初. 广辑存存斋医话稿[M]//陆拯. 近代中医珍本集:医话分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21.

[8]许起. 谢继康菇[M]//张年顺. 中医综合类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3.

[9] 王盂英. 随息居霍乱论[M]//中国医学大成:第十七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3,7.

[10]俞成甫. 急救时症经验良方[M]. 刻本. 松江:仿古山庄藏版,1886(清光绪十二年丙戌):1, 2.

[11]吴师机. 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M]//张年顺. 中医综合类名著集成.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1107.

[12]莫枚士. 研经言[M]//曹炳章. 中国医学大成:第九册. 樊正伦,主校.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557.

[13]朱月桥.赵海仙霍乱麻痧辨证按[M]∥中医杂志汇选一至四期:上册.1924: 66.

[14]朱洪溪.徐兆荚序[M]∥霍乱新书霍乱论摘要. 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4:1.

[15]葛荫春. 瘪螺痧之治疗[J]. 医学杂志,1922,(5):22.

[16]恽铁樵. 霍乱新论[M]//铁樵函授医学讲义二十种:第十二种.铅印本. 1933: 4.

[17]田宗汉. 伏阴论[M]//中国医学大成:第十六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1,3-4.

[18]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下册[M]. 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9]王德宣. 温病正宗[M]//陆拯. 近代中医珍本集:温病分册.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3.

[20]徐相宸. 注意脱疫(即霍乱)[J]. 绍兴医药月报,1925,2(9):106.

[21]徐相宸. 徐氏霍乱论[M]. 铅印本. 徐氏诊所,1938:1.

[22]顾省臣. 时疫霍乱吐泻论[M]. 铅印本. 民国农工商部印刷科。1927:1.

[23]江曲春. 兴化实济局霍乱论[M]//江曲春,赵海仙. 霍乱辨证.刻本. 兴化四圣观. 1888(光绪十四年戊子):1.

[24]姚训恭. 霍乱新论[M]. 刻本. 1902(清光绪二十八年).

[25]张拯滋. 通俗内科学[M]//医药丛书五十六种:第五种. 铅印本.绍兴:绍兴医药学报社,1927:7.

[26]冉雪峰. 霍乱证与痧证鉴别及治疗法[M]. 铅印本. 武昌:文藻斋,1919:2-3.

[27]陆渊雷. 流行病须知・霍乱[J]. 医报,1933,1(8):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58961.html

上一篇:[转载]中医论治霍乱的寒热之争
下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正在驯服“2号病”
收藏 IP: 120.231.2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