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传奇的艾滋病毒发现历程

已有 2833 次阅读 2020-10-27 19:44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传奇, 艾滋病毒, 发现历程 |文章来源:转载

人类自发现艾滋病至今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40年来,对于某个生物个体的生命也许是漫长的,但对于人类对某种生物的认识和研究却是短暂的,人类离完全认识,完全控制甚至消灭艾滋病也许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用40年的时间,人类就对一种疾病从一无所知到能够使用药物进行控制,这无疑是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对人类健康的不朽贡献。让我们一起回到40年前,去回顾艾滋病发现历程中的传奇故事。

最早的警告:罕见的卡氏费囊虫肺炎患者

1980年10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ichelaelD.Gottlieb医生遇到了以为不寻常的患者,这位31岁的年轻人的口腔和食管发生了严重的白色念珠菌的感染,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下降至几乎于零,随后患者出现极度疲劳、气急、干咳、高热、大汗、纤维支气管镜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显示,他患的是一种及其罕见的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卡氏肺囊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它广泛存在于任何某些哺乳动物的肺组织内,其隐形或潜伏感染相当多见,但健康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因此由它所致的肺炎是罕见的,几乎只发生于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活放疗,晚期癌症以及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患者中。而这位病人正当壮年,没有任何已知原因能够解释他这非同寻常的严重免疫缺陷。

同年10月晚些时候,洛杉矶Weisman医生又接连发现了两例卡氏肺囊虫肺炎病例,1981年初,第四个病例出现了,紧接着是第五例,所有这些患者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他们都是年轻的同性恋者。而在此之前的1978-1979年,在同性恋社区开业的医生们就已经发现,这一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各种免疫缺陷问题,包括肺炎,性病,多种病毒性感染,寄生虫病等。五位患者先后死去,现有的治疗对他们几乎毫无帮助,面对这一情况,Gottlieb医生感到了情况的紧迫,他向医学界的同行们发出了警告。

怀疑:另一个罕见疾病突然爆发,难道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病

与此同时,纽约大学医学院皮肤病学和微生物学教授AlvinFriedmankien医生向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了另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的突然爆发---卡波西肉瘤,这是一种分化较好的,由血管增生导致的多发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以东欧,地中海地区和亚撒哈拉非洲较多。一般而言,该病几乎绝无可能在年轻人身上发生,即使在上述相对高发地区的老年人中,也是一种罕见病。然而,1981年4月,Friedmankien医生发现两名患者都是青年男性,也都是同性恋者。接下来,这位医生向他在纽约的同行写信以了解即往有无类似病人,在几天之内他就搜集到了30多个相同病例,而所有病人都是性欲活跃的年轻男同性恋患者。卡波西肉瘤的发生在免疫学上非常明显的是与免疫抑制或缺陷相关的,为什么这些正当壮年的人们会如此不幸呢?

在接到Friedman-kien的报告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性病研究中心主任,流行病学家JamesW.Curran来到纽约以核实他的发现,他们确定了洛杉矶Gottlieb医生所报告的病例与纽约的病例是相关的。并向全球的医学界发出了应当密切关注卡波西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与男同性恋者免疫抑制相关的疾病的警告。同年6月,法国克劳德·贝尔纳医院的W.Rozenbaum医生在一位法航空中服务员的身上发现了卡氏肺囊虫肺炎,在对既往病毒的回溯中,他又发现好几个类似患者。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一发生在美国的疾病可能并不只是一个区域性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流行病。

确定:不可知的新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以上这些病例报告,使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认识到这一疾病的严重性。为了确定病因,找到正确的对策,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成立了以Curran医生为首的特别工作组,他们编制了一份长达23页的调查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期通过详细的询问,找出相关致病因素。在编制调查表的过程中,Curran及其同事首先对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和迈阿密的患者进行了访谈。他们发现在这些患者中性活动是十分活跃的,多数人有多达数十个甚至上百个性伙伴;另一方面,与患者的谈话还证实了存在对各种药物和毒品的广泛滥用,特别是一种俗称“激动”和“爆破者”的血管扩张剂,更是引人注目,它可以扩张阴茎和肛门直肠粘膜下的血管,从而激发性欲和延长快感。通过这些访谈,研究人员大致确定了需要对受访者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解,但为了尽可能的包括一切呵能的相关因素,这一调查表十分详尽。很快,就有了初步结果,即较之健康对照者,患者们在性生活上要更为活跃得多,他们拥有的性伙伴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其他继康的同性恋者.而最初有关“爆破者”可能是病因的想法看来是不可靠的,因此,可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性传播疾病。

性行为只是充当了传播途径的角色,那么什么才是通过这种行为传播的致病因子呢?根据已有的检验结果,似乎由细菌引起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人们自然想到了病毒。由于患者全都表现出严重的免疫缺陷和机会性感染,当时已知一些病毒可以对免疫系统造成很大影响,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EB病毒等。然而在经过两个多月的仔细研究后,发现上述所有这些病毒都不是直接导致病人免疫缺陷的元凶。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越来越相信,这是一种我们一无所知的“新”病毒所致的疾病,并将其命名为“男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

新发现:血液也能传播新病毒,确立了艾滋病病名

这时,Curran想到了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求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国家癌症研究所,有一位世界上最杰出的病毒学家RobertC.Gallo,1980年Gallo博士所领导的小组发现第一种人类逆转录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然而,出于对同性恋的成见以及对此种新病毒引发的疾病复杂性的困惑,加上对这一神秘致死病毒风险的担心,Gallo在初次见面时并未接受Curran的希望援手的请求。

事情在3个月后发生了变化,82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现了新情况:一位59岁的血友病患者发生了“男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不是同性恋者也不吸毒。由于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功能障碍,他必须定期接受血液制品输注(凝血因子Ⅷ)。生产一份凝血因子需要1000到2000献血员的血液作为原料。在这类制品的生产中,血液要经过严格的过滤处理,通过这些处理,可以在制成品中完全除去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而唯一能通过这些滤过屏障的只有病毒,这就肯定了“男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只能是由病毒引起的,同时,也揭示了血液(经输血)传播在“男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数天后,第二例因使用血液制品而发生“男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例出现了,紧接着第三例……显然,再将这种疾病称为男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不恰当的了。于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这个新名词,即为人所熟知的艾滋病。新发现最终引起了Gallo对艾滋病的关注,他认为引起艾滋病的病毒应该就属于他先前所发现的第一种人类逆转录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家族,因此他要求他的研究人员就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历经波折,终于见到了艾滋病病毒真面目

此时在法国,Rozenbaum医生也正面临着研究止步不前的烦恼,他不得不向巴斯德研究院病毒学和病毒肿瘤学系主任,著名的病毒学专家LucMontagniei教授求援。1982年II月,Montagnier领导的小组开始了艾滋病的研究。这年12月Rozenbaum接诊了一名按现在标准看是艾滋病无症状感染期的年轻同性恋者,他有多个性伙伴,在颈根部出现了肿大的淋巴结。Rozenbaum将患者的淋巴结取下并切割成四块,将其中一块送给Montagnier教授进行培养。1983年1月3号,淋巴结培养在巴斯德研究院“狂犬病楼”的一间名为“布吕”(Bru)的小实验室里开始。由于只要找到了逆转录酶,就可以肯定逆转录病毒的存在。巴斯德研究院优秀的细胞培养专家Francoise.Barre-sinoussi在经过两周的努力后,果然在培养基中发现了逆转录酶的踪迹,艾滋病的元凶就要现身了。

然而,很快就出现了异常——培养基中的细胞开始大量死亡,这是难以解释的,因为如果这种病毒是人类逆转录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的亲戚的话,那它应当是引起细胞大量异常增生,而不是相反,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细胞死亡的因素后,Bru小组的人员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根本不同于人类逆转录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的全新病毒,它可能正是通过导致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来引发艾滋病的。

为了证实这一想法,FriancoiseBarre-sinoussi将从健康献血者血液中取得的淋巴细胞放入含有病毒的培养基中,接下来发生的事证实了这一看法,培养基中逆转录酶的含量急剧上升,随后又是细胞的死亡,通过与Gallo提供的两株人类逆转录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进行的比较,更证明了他们猜想的正确,1983年2月3号,在巴斯德研究院显微镜室的电子显微镜下,人类终于第一次看到了艾滋病病毒的真正面目。1986年5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确认了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一病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来源:中国病毒学论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56000.html

上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诺贝尔奖见证丙型肝炎攻克
下一篇:[转载]江华:艾滋病发现之历程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