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已有 3241 次阅读 2020-9-1 22:03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历史, 温情, 敬意 |文章来源:转载

1. 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一开头就说:“所谓对其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学习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跟外国人不一样,这是我们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带有一种“温情与敬意”。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温情与敬意”。我们现在都算不上对本国的历史、本国的文化“略有所知”。近代以来,中华文明被“截断中流”,我们已经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忘得差不多了。著名汉学家列文森在讲到中国儒家传统的时候,讲了一个犹太教哈西德教派的传说。据说,第一代哈西德教派的信徒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走进树林深处的一个固定的地方,点上一堆火,一边祈祷一边沉思。到了第二代教派,他们也会走到树林里那个地方,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点火了,但仍然可以去祈祷。第三代教徒不仅忘记了怎么点火,也不知道该怎么祈祷,但是,他们仍然知道那片树林。又过了一代,新的拉比不知道怎么点火,也不知道怎么祈祷,甚至连那片树林在哪里也不知道了,他们只能坐在宫殿里面的椅子上讲给大家听:从前,我们的祖先会到树林里,一边点火一边祈祷。我们也不妨自省一下:我们对传统文化,还能记得多少,已经忘记了多少?

我们中间还有多少人能够算得上浸淫了传统文化?不说高深的,还有多少人到过年的时候,能用毛笔字写一副自己想出来的对联?我们中间还有多少人能叫得出来自己爷爷奶奶以上辈份老人的名讳?我们中间还有多少人的孩子,会讲自己的乡音、去过自己的故乡?想一想,这是一件很悲凉的事情。

但是,近代以来的思想启蒙运动还是功不可没的。正是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爱之深,所以才恨之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有很多反传统主义者,但这些反传统主义者读得最多的却是中文书,用功最深的却是中国历史,比如鲁迅,又比如台湾作家李敖,莫不如此。著名哲学家李泽厚说,儒学乃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文化结构的组成部分。我们会看到,中国的知识分子经常无意识地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从行为、态度、信仰等方面保持了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普通的民众更是如此,他们更认“老理儿”,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当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精华,正如我们小时候养成口味、爱吃的那些东西未必都是最有营养的。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你要随时抛弃旧的,更换新的,既要继承,也要破坏。这是一件需要耐心、细心、勇气和敬意的工作。我们之所以必须要做这件事情,不是为了光耀祖先,而是为了拯救自我。

2. 榜样的力量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就像托马斯·弗里德曼说的那样,你要慢下来,才能更好地应对加速时代。快速变化的东西无法给我们一种坚实的信任,无法给我们牢固的信心,但如果你能够回到我们的文化传统,你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好比是一棵树,狂风能够摧折枝叶,但只要树干不倒、根系不断,这棵树就还有生命力。

从拯救自我的角度来看,我们要亲近传统文化,是因为那些能够称得上学习榜样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很像是我们传统的“士”,或者儒家的“君子”。西方文明的人格典范可以上溯到希腊哲人和希伯来先知,中国文化的人格典范则是儒家。儒家对人文学术有真挚的热爱,对家庭和社会勇于承担责任,主动参与政治,又知道如何全身而退。从源头上看,儒家思想是对周代文明衰亡的回应。这就决定了儒家的风格既入世又出世。儒家告诉我们,参与政治就必须作出原则上的妥协,但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又要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感。2000多年过去了,我们遇到的困境还是一样,所以,儒家仍然能够激发我们的心智。

中国的君子和西方的学者有很大的不同。像西方学者那样为学问而学问,在中国的君子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中国的君子追求的是一种更重要的东西。这种境界可以叫做“知行合一”。中国的君子把道德看得比学术要更重要,而他们所遵循的道德,是一种比常人更高的道德,而且是一个世代传承下来的共同的规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里,你会发现有一群人的道德水平普遍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比如在过去的欧洲,骑士有他的道德,骑士必须去保护妇女,必须对领主负责,对底下的兵负责,他有一套骑士的理念。原来欧洲有很多贵族,贵族有贵族的很多理念,他有很多东西,他认为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他的标准比别人要高。包括传教士也如此,我们看到有很多传教士到非常恶劣的地方去传教,为什么呢?他心目中有一个信念,他对自己有一个定位,认为自己是属于这群人的,这样他才能够坚持下来。

所以我在想,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该如何修炼自己?当然,仅仅靠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吸收其他文明。但是我们的底色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基因。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我们就是在这个传统里头成长起来的,所以要尽量在这个传统文化里头去寻找营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48885.html

上一篇:[转载]象数之学
下一篇:[转载]郭晓东:对历史的一种温情与敬意——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收藏 IP: 120.231.2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