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广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20)
2019-9-11 16:48
阅读:2623
标签:古代医学, 自然哲学,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一二Ο、《中国科学技术史》多卷本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点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30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现将《中国科学技术史》总主编卢嘉锡院士撰写的“总序”以及已经出版的各卷简介介绍于下。


(一)总序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已是世所公认的事实。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干,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如果说中国古代文明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便是缀满枝头的奇花异果,为中国古代文明增添斑斓的色彩和浓郁的芳香,又为世界科学技术园地增添了盎然生机。这是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中外许多学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之后,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真切可信的景象。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蕴藏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之中,凝聚于物化了的、丰富多姿的文物之中,融化在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诸多科学技术活动之中,需要下一番发掘、整理、研究的功夫,才能揭示它的博大精深的真实面貌。为此,中国学者已经发表了数百种专著和万篇以上的论文,从不同学科领域和审视角度,对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大量的、精到的阐述。国外学者亦有佳作问世,其中英国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穷毕生精力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拟出7卷34册),日本薮内清教授主编的一套中国科学技术史著作,均为宏篇巨著。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成为世界瞩目的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包涵一系列层面: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弱点;科学家、发明家的聪明才智、优秀品德及其局限性;科学技术的内部结构与体系特征;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技术政策、教育与管理的优劣成败;中外科学技术的接触、交流与融合;中外科学技术的比较;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经验与教训,等等。总之,要回答下列一些问题:中国古代有过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及其价值、作用与影响如何?又走过怎样的发展道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为什么会这样,以及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还要论述中国科学技术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展示一幅真实可靠、有血有肉、发人深思的历史画卷。

据我所知,编著一部系统、完整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大型著作,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工作者的愿望与努力目标,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以致在这一方面显然落后于国外同行。不过,中国学者对祖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不仅具有极大的热情与兴趣,而且是作为一项事业与无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代代相承地进行着不懈的工作。他们从业余到专业,从少数人发展到数百人,从分散研究到有组织的活动,从个别学科到科学技术的各领域,逐次发展,日臻成熟,在资料积累、研究准备、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奠定了深厚而又广大的基础。

本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审时度势,正式提出了由中国学者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宏大计划,随即得到众多中国著名科学家的热情支持和大力推动,得到中国科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充分的论证和筹划,1991年这项计划被正式列为中国科学院"八五"计划的重点课题,遂使中国学者的宿愿变为现实,指日可待。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能为此尽绵薄之力,感到十分荣幸。

《中国科学技术史》计分30卷,每卷60至100万字不等,包括以下三类:

通史类(5卷):《通史卷》、《科学思想史卷》、《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史卷》、《人物卷》、《科学技术教育、机构与管理卷》。 
   分科专史类(19卷):《数学卷》、《物理学卷》、《化学卷》、《天文学卷》、《地学卷》、《生物学卷》、《农学卷》、《医学卷》、《水利卷》、《机械卷》、《建筑卷》、《桥梁卷》、《矿冶卷》、《纺织卷》、《陶瓷卷》、《造纸与印刷卷》、《交通卷》、《军事技术卷》、《度量衡卷》。
   工具书类(6卷):《科学技术史词典卷》、《科学技术史典籍概要卷》(一)、(二)、《科学技术史图录卷》、《科学技术年表卷》、《科学技术史论著索引卷》。
  这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结构合理的重大学术工程。各卷分可独立成书,合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有综合概括的整体论述,有分门别类的纵深描写,有可供检索的基本素材,经纬交错,斐然成章。这是一项基础性的文化建设工程,可以弥补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诚如李约瑟博士在1988年所说:“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在古代和中世纪科学、技术和医学史上的作用,在过去30年间,经历过一场名副其实的新知识和新理解的爆炸”(中译本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序),而1988年至今的情形更是如此。在20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对 所有这些知识和理解作一次新的归纳、总结与提高,理应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说,我们在启动这项重大学术工程时,是处在很高的起点上,这既是十分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也自然面对更高的社会期望,所以这是一项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工作。这是中国科学界的一大盛事,有著名科学家组成的顾问团为之出谋献策,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全国相关单位的专家通力合作,共襄盛举,同构华章,当不会辜负社会的期望。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的科学遗产,它已经表明中国人在研究自然并用于造福人类方面,很早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就己雄居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当然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巨大源泉,而近三百年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自然是值得我们深省的重大问题。理性地认识这部兴盛与衰落、成功与失败、精华与糟粕共存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引以为鉴,温故知新,既不陶醉于古代的辉煌,又不沉沦于近代的落伍,克服民族沙文主义和虚无主义,清醒地、满怀热情地弘扬我国优秀的科学技术传统,自觉地和主动地缩短同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的差距,攀登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这些就是我们从中国科学技术史全面深入的回顾与反思中引出的正确结论。

许多人曾经预言说,即将来临的2l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中国是太平洋区域的一个国家,为迎接未来世纪的挑战,中国人应该也有能力再创辉煌,包括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一预言成真,并为此贡献我们的力量。圆满地完成这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著任务,正是我们为之尽心尽力的具体工作。 

卢嘉锡

1996年10月20日

(二)分卷简介

1. 人物卷

金秋鹏主编,130万字,精选了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朝末期具有代表性的77位著名科学家,他们都在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书中对每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科学贡献、科学思想作了尽可能详细和全面的记述,包含有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和新材料、新观点,具有甚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在本卷的"前言"中,专门对中国古代科学家这一群体进行了宏观的探讨。指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负有处理政务和维护传统伦理道德双重使命,科学家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不例外,他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此两重使命服务。其结果,一方面给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技术带来了动力,使中国古代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取得不少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技术带来了局限,特别是缺乏理性探索的精神,没有形成专门性的科学理论,导致近代的落伍。

2. 化学卷

赵匡华、周嘉华著,110万字。全书分为绪论,中国古代的陶瓷化学及其工艺,中国古代的冶金化学,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化学(又分为中国炼丹术的历史,中国炼丹术的思想、方法与化学成就二章),中国古代的盐、硝、矾等的化学,中国古代的酿造化学,中国古代制糖工艺史,中国古代染色化学史等9章,较全面地描述了中国古代化学的基本面貌和发展历程,并对其内涵作了较深入地揭示和评述。书中对中国古代化学的起源、发展、具体内容和成就,以及由此反映的科学思想进行了系统、严谨的考证和阐析。尤其是对化学的原始形式--炼丹术,从其历史发展、思想与理论、术语靠释、金丹考辨、设备和方法和化学成就等作了全面论述,为迄今这一领域最全面的专著。

3. 地学卷

唐锡仁、杨文衡主编,85万字。全书按时间顺序,分为石器时代、夏代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计9章,内容涉及地理、地图、地震、气象、海洋、地质等学科的发展史。书中以浩繁的文献和文物为基础,论述了中国古代各历史阶段地学发展的主要成就、特点、地学发展与社会因素的关系、地学发展的某些规律等,从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地学发展的概况、经验、教训,以及对现在中国地学发展有哪些启迪。

4. 农学卷

董恺忱、范楚玉主编,140万字。本卷是一部对中国传统农学的发展过程与历史成就进行论述和总结的专史。全书依据中国农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呈现的阶段性,分为先秦、秦汉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及明清四篇。在分别简述其时代特征背景的前提下,侧重从历史文献、技术体系与指导思想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在系统归纳举世无双的丰富农学典籍基础上,深入地总结素以精耕细作著称的精湛科学技术内容,并致力探索通称为"三才"(天、地、人)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展现,力求说明中国传统农学所拥有的合理因素及其局限,并着意阐释其得以绵延相续,至今仍不乏生机的原因。

5. 医学卷

廖育群、傅芳、郑金生著,82万字。本卷从科学技术史与社会文化史并重的立场出发,在详细论述中国古代医学构成、发展演变的同时,注重医学思想、治疗技术与哲学、宗教、政治等社会背景的内在联系。全书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分为先秦、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及中外医学交流六部分计二十六章。书中以确凿的史料为基础,深刻阐述了医学的起源及影响,全面评价了历代的医学流派及典籍,生动记载了著名医学家的业绩和学术思想。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医学史方面的总结性著作,有着自具特色的完整体系,也包含有作者发掘的不少新资料及新观点。

6. 机械卷

陆敬严、华觉明主编,69万字。书中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结合新发现的考古资料、文献考订、现场考察、模拟实验及综合性研讨,对中国古代机械史作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论述。全书分中国古代和近代机械工程概述,工具与简单机械,机构,机械零件与制图,材料、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动力,整体机械,农业机械,纺织机械,西方机械的传入等十章。全书由机械学和机械史研究的自身内涵与内在要求出发,从纵向时序和专业分支的各个侧面,试图对机械工程技术的历史发展做出整体性的阐述。书中配有大量插图,有助于读者对技术工艺细节的进一步了解。

7. 桥梁卷

唐寰澄著,114万字,插图900多幅。全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桥梁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是作者在数十年的研究和大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写成的。书中首先对中国古代桥梁发展史进行综合性概述,然后对梁桥(木梁桥、石梁桥与伸臂梁桥)、栈阁(栈道与复道)、圬工拱桥、竹木拱桥、索桥、浮桥等进行分门别类的论述,最后集中讲述桥梁艺术。本卷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古代桥梁史资料和图片最丰富,考证最详尽的著作。

8. 陶瓷卷

李家治主编,74万字。全书分为总论,中国古代的前期陶器,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出现,越窑及南方早期诸窑的青釉瓷,邢、巩、定诸窑白釉瓷,独树一帜的建窑黑釉瓷,吉州黑釉瓷及其他各地的黑釉瓷,耀州窑、汝窑、北方官窑及哥窑青釉瓷,龙泉窑及南宋官窑青釉瓷,景德镇窑和德化窑白釉瓷,景德镇青花、釉里红和高温色釉瓷,长沙窑和磁州窑系,钧釉瓷,宜兴紫砂陶器,三彩陶器、低温色釉和彩等15章。书中根据近代对我国陶瓷的考古发现和科技研究结果,系统探讨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科技成就和对世界陶瓷发展的影响,并着重阐述了中国名窑胎釉的物理化学基础、形成机理及烧制工艺的进步历程。

9. 造纸与印刷卷

潘吉星著,105万字。全书分为造纸技术史、印刷技术史、民族地区的造纸、印刷史、中外技术交流史等四编,每编又按历史发展和技术特征分为若干章节。书中采用考古发掘资料,结合对出土文物的科学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中外原始文献的考证、模拟实验和中外比较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中国造纸、印刷的起源、发展和在世界各国传播的历史进程。书中特别注重于探讨这两大划时代发明的技术内涵,基于实际资料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有许多新的学术突破,反映了当前的最新研究成果。书中还对各民族地区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展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论述。全书资料丰富,图文并茂,有着甚高的学术价值。

10. 军事技术卷

王兆春著,65万字。全书分为冷兵器时代的军事技术、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代的军事技术、火器时代的军事技术三编,下又分为11章。内容包括从炎黄时代到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军事技术发展的历史,涉及兵器、战车、战船军事工程和军事通信等,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图文并茂。书中对各种军事技术的起源,取得的主要成果,运用于军事的基础理论与基础技术,元代中国火器的西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明清时期西方军事技术的引进与运用,从明初到20世纪20年代初因火器的发展而引起中国军事三次大变革的概况等,都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全书既有对军事技术发展史的综合论述,又有分门别类的剖析,并引用典型的战例,显示军事技术在战争和军事建设中的作用。

11. 科学思想卷

席泽宗主编,84万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最具有知识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也是科学思想。中国科学思想史,既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热点,也是它的难点。虽然前有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等多种相关著作问世,但仍未形成作为思想史的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的完整和独特体系。本卷对中国科学思想史进行了新的探索和阐释。作者认为:科学思想应包括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三大方面。全书正是从这三方面展开的。书中对原始自然观、儒家自然观、道家自然观、欧洲传入的自然观的产生、内容及其演变均进行了探讨,对中国传统的科学方法进行了论述,对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观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同时还对科学思想与宗教、哲学、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阐释。应该说是一部较有特色而且引人思考的中国科学思想史的标志性著作。

12. 度量衡卷

丘光明、邱隆、杨平著,74万字。中国古代度量衡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基础之一,数千多年间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度量衡制体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明和民族的观念、习惯之中,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维护公正,发展经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书以详实的史料,丰富的历代度量衡器物为基础,系统、全面地研究了中国度量衡的发生、发展,科技成就,管理制度,单位量值以及度量衡对发展经济、促进科学文化、社会进步各方面的作用。对先秦时期出现纷杂的度量衡单位做了梳理和考辨;对古代度量衡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做了分析;对历代度量衡器的形制和管理制度做了介绍;对各个时期的度量衡单位量值做了考订;分析其增长或变化的原因,列出"历代度量衡量值表"供史学研究参考。

13. 物理学卷

戴念祖主编,94万字。该卷讲述从远古到清末物理学在中国的发生、发展过程,由戴念祖研究员主编。全书包括绪论和力、光、声、电磁、热、中西交流等七章。绪论中涉及"物理"的词义演义、物理学典籍及传统物理学的特点;第一章按时间顺序综述传统物理学在历代的进展;从第二章到第六章分门别类讨论物理学的具体内容及进化;最后一章所占篇幅最多,讲述明清时期西方物理学的终结与近代物理学的发端之过程。书中有大量的古代艺术绘画、文物和素描插图,书末附多种索引。该书是迄今为止内容最为丰富的中国物理学史专著,适宜广大读者作为提高科学与精神素质的读本和教学参考。

(三)《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萌发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思想(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1.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萌发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思想(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这些思想,对科学的形成、技术的发明、成就的取得具有很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从原始资料出发,采用断代史的写法,作者抓住中国古代每个时代的科学思想作综合论述,观点很有独到之处,在体例上也极具匠心。在每一命题下,讨论各学科、各种人、各学派对这一命题的看法、运用和争论。几位作者潜心研究十余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是他们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总结。
  《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可供科学史、哲学史、自然辩证法(科学哲学)工作者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2. 该卷目录

总序

导言

第一章 从远古到东周初年的科学思想

第一节 概论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上古社会的存在及其性质的认识

远古至东周初年科学思想的区分

第二节 科学思想的发端

科学思想萌芽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

模仿和已有知识的推广

由尝试到自觉的实践

知识的传播与学习

第三节 巫术与神话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我国古代神话和巫术概况

原始巫术思想推测

对万物的拟动物化和拟人化观念

神祗创造世界

坚实而有限的天地观

神话中的天人关系

对世界的幻想与解说

时空定位中的参照系思想

治水与“利导”思想

第四节 甲骨文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甲骨文中科学思想的局部性

一个由神祗支配的自然界

占卜与预测

命名和分类

对时空的区分

商代计数与重数的数学思想

第五节 易、礼、诗、书中的科学思想

易、礼、诗、书概说

敬德与周代的科学思想

“则”思想

“辨别”思想的自觉和普遍化

度量与测量

灾异和祥瑞观念

“地中”观念

“天工人代”思想

《诗经》中的怨天情绪与科学恩想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思想

第一节 自然观从神学统治下的初步解放

天道远,人道迩

孔子与儒家的自然观

老子及先秦道家的自然观

苟子的“人与天地相参”思想

屈原对传统神学自然观的质问

第二节 雏形的宇宙理论

重新解释世界的兴趣

有始论与无始论

有限论与无限论

邹衍九州说

第三节 阴阳五行说 

阴阳说的起源

阴阳说与寒暑变迁

阴阳说与音律学

阴阳说在医学

五行说的起源

五行说的逐步推广

邹衍及战国时代成熟的五行说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物质观  

气范畴的产生

作为感应中介的气

作为万物构成质料的气

精气与精神

《管子》水为万物本原说

《墨经》的“端”和原子论

第五节 运动观和变化观

生物变化

非生物的变化

人的变化

一般的运动观和变化观

朦胧的生物进化观念

循环的发展观

道与常

第六节 逻辑与思维

逻辑与思维方式

百家争鸣与名家的兴起

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

名辩与《墨经》

归纳法与矛盾分析

墨家逻辑思想

荀子的逻辑思想

……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科学思想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思想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科学思想

第六章 宋明时期的科学思想

第七章 明清之际的科学思想

索引

推荐书目

总跋

3. 该书导言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古史辨学派”比较兴盛的时期,也不是所有的学者都同意他们的意见。这几十年来,“古史辨学派”的影响虽仍然存在,但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战国秦汉间的神话,决不是战国秦汉间方士们的向壁虚造。它一定有着以前的传说作为基础。因此,如果把这些材料和考古、民族学材料结合起来,神话(其中有些乃是传说)可以作为探讨上古社会的一个窗口。

认为可借神话和传说探讨上古史的意见,可能由于以下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一是由于甲骨文的发现,使人们从中排出了商朝历代君主的世系谱,这个世系谱和〈史记·殷本纪》所载几乎完全一样。这样,《史记》中关于商代世系的说法,就不是神话,也不是传说,而是可靠的史实。那么,推广开去,《史记》中关于夏代的世系,其记载是否也是真实的历史呢?人物既真,有关人物的事迹是否也真呢?由此再上溯,关于五帝的存在及其事迹的记载是否也是真实的、至少是有某些真实的根据呢?第二是随着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日益开展,人们发现,我国神话和传说中的许多内容,和上古社会的情况是相当符合的。比如有巢氏、燧人氏的传说;上古穴居野处、茹草饮水、茹毛饮血;无宫室,与野兽杂处;无礼仪,知母不知父;以及无私有财产等等说法,决不是凭空可以造出来的。因此,在这些年的上古史著作中,古代神话的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古史辨学派”要求区别神话传说和信史,可说是他们的主要贡献之已;打破儒家美化上古的退化历史观,是他们的主要贡献之二。但他们的论点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比如,春秋战国及其以后的儒者,为什么要把神话历史化,即为什么要把神化为人作为自己的先祖?而这些神又是从何而来?如果说是上古人们对自然物的拟人化,那么他们又为何常常把这些神祗说成是兽形的、或半人半兽形的?在原始宗教和神话诸理论中,万物有灵论以及拟人化的意见虽影响深远,但它们所遇到的批评几乎和他们得到的声誉也是同样的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很少能够运用文化未曾中断的丰富的中国古代文献,更谈不上对这些文献的深入理解。

这些年来,把神话和传说资料作为探讨上古社会以及思想状况的一个窗口,已经不存在严重的争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心大胆。我们将以十分谨慎小心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史料。

两汉之际,谶纬迷信兴起,同时也伴随着一个大规模地创造神话的运动。这些神话的创作者,主要是儒生。在这些神话中,不是着意把神话历史化,而是着意把历史神话化。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及其弟子、刘邦等等真实的历史人物,都被塑造为神或半神。我们认为,这样的一场运动,当是古代神话创造的一个翻版,一次重演。这场持续几百年的运动表明,中国古代儒者,至少是汉代甚至也包括此前的儒者,并不特别喜欢把神话历史化,倒是更喜欢把历史神话化。

从战国开始,随着求仙运动的不断发展,“‘仙话’也不断被创造出来。已故的方士,往往被健在的方士塑造成神仙,如安期生、羡门高、以及后来的李少君等人。一些带有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如周灵王太子晋、汉代的淮南王刘安,也都被方士们塑造为神仙。这些仙话也在西汉末年被儒者刘向整理,编为《列仙传》,后代并陆续有所增补。

仙话也是神话。这类神话和谶纬运动中创造的神话一样,乃是”有意为之“的结果。这些神话中也往往讲到上古,虽不能说全无根据,但其中掺入的水分就非常之多了。对于这两类神话,我们基本上不加采用。

汉代中期及其以后的神话,大都是故意为之的结果。但这绝不是说,此后的神话材料绝无上古的信息。比如汉末出现的女娲造人、盘古开天神话,学术界已广泛流传,并认为其中含有上古社会思想的某些信息。对于这类材料,我们将更加谨慎地加以选择。

盘古神话大约主要流传于少数民族,汉末以前的文献中不见记载。在我国广大少数民族中,至今仍流传着许多神话。近几十年来,这些神话也经过了广泛的发掘、搜集和研究。这些神话的内容,有讲天地人物生成由来的,有关于洪水的,有关于英雄故事的。其中蕴含的思想形式,许多和战国、秦汉之际的文献资料相仿。相互映衬,说明我国古代文献中的神话材料,确实反映了上古社会的一些信息。

新近搜集的少数民族神话中,明显掺有秦汉以后的内容,如儒佛道三教的内容。那些没有明显掺杂的,也会经过了许多演变。因此,这类神话,我们也将有限制地加以采用。

与神话伴随的巫术,要了解其原貌比弄清神话的原貌更加困难。巫术是一种实际操作的技术,这种操作技术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往往只能靠现代人的推测。推测的结果,往往因人而异。在这些地方,我们也只能谨慎从事。

巫术的材料,比神话的材料更加零散。古文献中所记载的巫术,往往是当时施行的巫术。这些巫术,有些当是上古巫术的残存,如咒诅的巫蛊,某些占卜术、星占术,以及疗病的巫术等等。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已明显受到了后世思想的影响。比如汉代及其以后的星占术,已是以天人感应理论为思想基础的星占术。其他占术,比如声占、候气等等,明显是后世才发展起来的占术。汉代的土龙求雨术、魏晋时代兴起的气禁术,则是天人感应理论的产物。南北朝后期兴起的医学咒禁术,不仅以当时的气论为指导,而且明显受了所谓宗教、鬼神思想的影响。这些后世发展起来的巫术,我们将力求和原始的巫术加以区别。

利用后世的材料去探讨远古的思想,不管是文献材料或民族学的材料,都只有极其有限的证明作用;用以探讨上古思想,势必关山重重。以致在宗教人类学界,关于宗教的起源异说纷呈而莫衷一是。但是如果因此而裹足不前,上古社会的思想状况对我们就永远只能是一片黑暗。在这里,我们只能给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谨慎从事,但不畏艰险。

……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19758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