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欧洲中世纪大学概况

已有 23754 次阅读 2019-4-12 21:16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欧洲, 中世纪大学, 概况 |文章来源:转载

一、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原因

大学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五个条件:一是有常备的教师;二是有常设的机构;三是有对高深学问(课程)的研究;四是有考试的组织实施;五是能够进行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授予。

西欧中世纪早期,由于北欧的入侵,各地战乱频繁,社会生活动荡,世俗文化遭遇摧残。公元11世纪开始,西欧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得到初步的恢复,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业、采矿、冶炼、金属制造业和建筑业开始兴起。手工业者由于受到农村封建领主的压榨,纷纷迁移到人员流动量大的交通要地或要塞居住并从事贸易活动。由此,自治城市逐渐在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商品交换活动活跃的市集附近出现。

在这种自治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的市民阶层逐渐占到城市人口的绝大部分,城市市民阶层逐步形成,并进而成为城市的主体。通过和教会势力、封建领主势力的长期斗争,市民阶层逐渐获得了城市的管理权。自治城市的出现,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一是自治城市多处于交通要道或商业水陆要冲,人员流动量大,商业活动发达。人员流动量大,为各类人员包括大批学者的来往和聚集。商业活动发达,既对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聚集了社会财富。富裕的城市为大学的产生以及大批学者的游学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二是城市由市民阶层管理。管理好城市这个新兴的社会组织形态也亟需通过教育活动培养一些城市管理人员。另外,与教会势力、封建领主的斗争,自治城市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分化和复杂化,也对大学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要。

三是是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向西扩张和对十字军东征带回的大量文化作品的集中翻译活动,带来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广泛传播,社会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大批自由的游历学者活动频繁,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文化和组织基础。

首先,经院哲学的发展为大学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院哲学是基督教神学家和哲学家试图通过理性思考和抽象推论证明上帝存在和基督教具有永恒合理性的学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政治格局的不断分解变化,代表各种不同阶层和不同离异的神职人员、哲学家对圣经的阐释和理解也出现了分歧,也对教父哲学和原始基督教基本教义产生了疑问,掀起了多次大规模的辩论活动。辩论活动进一步动摇了基督教神学不可侵犯的理论基础,拓宽了人们的事业,启发和促使学者以一种更加理智的眼光和更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对自然、对社会、对神学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同时,在一些哲学问题辩论的中心,会集了大批来自西欧和其他地区的学者,其中一些比较著名的学者还各自设立了讲学机构,招纳弟子,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观点。这样的讲学机构,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其次,随着阿拉伯帝国向西扩张,和比较集中的古典翻译运动,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得以在欧洲以拉丁文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到12世纪初,亚里士多德有关形而上学、逻辑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著作逐渐被介绍到西欧,东方的几何、天文,古希腊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阿拉伯世界的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医学等著作,也几乎全部被翻译成拉丁文,介绍到西欧。在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西欧逐渐形成了许多的学术研究中心。这些学术研究中心的形成,也对大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特点

(一)拥有比较大的自治权

中世纪大学与古代东西方出现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最大区别在于,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由个人创办,并由创办者自行招纳门徒,传授本门学派的观点学说,基本采取的是个人创办、师徒传授的教学方式。中世纪大学则是大学师生通过建立自己的行会以及各类各级组织机构,在拥有自治权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专业或职业传授知识,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其中,教师或学生行会拥有大学自治权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突出特征之一。

中世纪大学的自治权主要包括:招收学生和邀请学者、聘请教师的权力;自主制定教学内容和进行授课的权力;颁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权力;自主管理大学教学、行政等其他大学事务的权力;享有法外特权,对违背法律的学者和学生进行处理,不受所在地司法当局的干涉。

(二)普遍实行了开放办学

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几乎接受来自所有欧洲地区的学生。中世纪大学在欧洲区域内学者和学生们都可以自由流动,选择自己向往的大学从事学习和研究活动,而且各地大学的资格证书能够得到互相的承认(认可)。

另外,由于当时文化的语言载体主要使用拉丁语。懂不懂拉丁语几乎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受过教育的尺度。因此,在中世纪大学中,来自各地的学者和学生们都使用着这一共同语言——拉丁语,超越了地区和种族的界限,方便大家进行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

(三)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在中世纪的大学中,学部是大学进行教学的主要机构。由于各大学的规模、传统和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大学的学部构成也不尽相同。当时主要有文学、医学、法律和神学4个学部,其中,文学是作为预备课程(基础课程)设置的。只有巴黎大学才设有全部4个学部。意大利南部地区的大学大多仅设文化、医学或文学、法律学部,只类似现在的单科大学。一直到15世纪末,欧洲大学中能像巴黎大学那样设置4个学部的大学都很少,大部分大学仅包括一二个学部。

11世纪到12世纪中期,欧洲大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是沿袭古希腊、特别是希腊化时代后期及古罗马的教育内容。12世纪末期开始,通过翻译和介绍阿拉伯世界的文明,古典时期的希腊教育内容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哲学和科学内容才逐渐进入欧洲大学的课程。

(四)教学实施中授课和讨论穿插进行

中世纪大学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讲授和讨论两种。讲授分为正式教授和特殊讲授。正式讲授指已经取得正式教学证书的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场所进行的教学,特殊讲授指休息日,没有固定的场所,由已经取得学士学位、尚未取得正式教学资格证书的实习教师担任;讨论主要分为正式讨论和自由讨论两种。正式讨论经常举行,事先规定讨论题目、讨论地点和时间。自由讨论主要在教师讲授时穿插进行。在中世纪大学,由于书籍的缺乏,教学多采取了讨论的形式。特别是在神学学部以及在以波隆那大学(Bologna)为模式建立的法律学部教学中,采取讨论形式训练学生的辩论才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五)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松散

一是没有入学考试。中世纪大学没有入学考试,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达到基本的入学年龄和入学水平,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大学学习。例如,13世纪的巴黎大学文学部规定,年满14岁、掌握基本拉丁语者都可以入学。

二是学生可以随意游学。中世纪大学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向往的大学进行学习,随意在各地大学间游学,并不受学校的限制。

三、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意义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虽然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应该肯定,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办学基础,为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树立了学术自由、探求真理的典范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尤其是中世纪大学拥有极大的自主权,推行学术自由,鼓励学者和学生探求真理,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大学成为先进文化的聚集地,与中世纪大学在社会系统中奠定的地位是分不开的。

(二)形成了学术中心,推动了思想和学术的发展

中世纪大学推行学术自由,会集了大量学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传播了社会文化,直接成为传承文化的桥梁;进行了对真理的探求,促进了社会思想和科学的发展。使大学成为了社会学术中心。

(三)为后期大学发展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办学实践经验

早期中世纪大学形成了初步的学科划分和学位制度。比如学科划分制度,这种按照职业划分的教学和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现代大学。再比如学位制度,现代各国高等教育的学位制度虽然存在一些差别,但都是直接源于中世纪大学。现代意义上的三级学位制度直接起源于英国大学,英国大学是深受巴黎大学的影响,引入的学位的概念,后来,英国的学位制度被移植到美国。19世纪后,随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和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按照美国模式建立了现代意义的学位制度。

另:关于对贾永堂老师总结的“中世纪大学树立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典范”的不同意见

中世纪大学确实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也广泛的推行了学术自由。但是,应该确定的是,出现这种现象和中世纪大学产生的背景、所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状态是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中世纪大学有着质的区别,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拓展,日益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现代大学不应该也不可能拥有中世纪大学那样的自主权。

关于典范,从字面理解应该是“典型”和“范例”。关于“典”,《说文》中指出: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大册也。《尔雅·释言》中:“典”,经也。再来看“范”,《尔雅》中:范,法也。范,常也。在这里,“范”是模具、模型的意思。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中记载: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仍密布字印,满铁苑为一板。目前,我们一般认为,“典范”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现,或者其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范例。从这样的解释上可以看出,“典范”应该是可参照可模仿,也是应当参照应当模仿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172937.html

上一篇:《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46)
下一篇:[转载]张凯:欧洲中世纪大学逻辑学的发展与学术思维转变
收藏 IP: 120.229.10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