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国家中医药局长于文明谈中医药产业发展

已有 1718 次阅读 2019-3-12 20:03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家中医药局长, 中医药产业发展 |文章来源:转载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3月11日针对两会提案、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困难问题和今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重点回答了记者专访。

于文明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发展中医药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医药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中西医并重卫生健康方针,颁布实施中医药法,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建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天时地利人和重大机遇。”

于文明表示,在中医药人共同勤奋努力下,中医药事业取得了以下显著成就:

一、中医药服务体系得到加强、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中医类医疗机构达5.4万个、诊疗10.2亿人次,防治甲流等传染病取得良好效果,中西医临床协作提升了心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疗水平。

二、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得到重视,独立设置中医药本科院校25所,评选表彰两届国医大师60名和首届全国名中医100名,建立2164个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三、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3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立,41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四、中医药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中医药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29个中医药国际标准制订。

五、中医药产业发展和扶贫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

尽管近年来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中医药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集中表现为三个不适应。于文明分析:

一、医药服务与人民群众希望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吃上好中药的需求不适应;

二、医药作为卫生等“五种资源”的独特价值作用与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贡献度、显示度还不匹配;

三、药传承创新发展程度与其获得的重视程度还不成比例。

破解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对症下药”。于文明指出,究其根源,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中医药产业经营体系人才匮乏,且缺乏战略视野与全局观意识,人才待遇和评价机制导向有偏差,人才激励使用政策机制不够健全;

二、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农村基层的中医服务能力仍较薄弱;

三、传承不足、创新滞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符合中医药规律和特点的科研、教育、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和评价体系不太完善;

四、鼓励支持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机制有待健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尚未建立;

五、省以下特别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还比较弱。

于文明表示:今年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多措并举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待遇的提案》、《关于在国家医保制度中进一步支持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提案》、《关于从源头保证道地药材质量的提案》、《关于加快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的提案》、《关于鼓励发展多层次商业健康保险的提案》等提案。期盼国家能有更多政策举措促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聚焦新时代、新思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刻理解把握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要求,切实担负起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责任使命。于文明表示,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作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体部署。

于文明讲到:今年将开展中医药学术传承制度试点,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调研中医诊所备案制度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改革的实施情况,各地要加快制修订中医药地方性法规,把中医药法作出的制度设计转化为一项项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硬招实招。加强部门之间协作,治理打着“中医药”旗号,危害人民健康利益的违法行为,让真正的中医药服务惠及人民群众。

2019年将纵深推进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学科内涵传承是基础,疗效是关键,人才是第一要素。聚焦队伍建设、推动改革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将通过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继续推进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的评选表彰。建立多学科、跨领域共同参与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于文明并反复强调,中医药事业一直受到党中央关怀和人民群众喜爱,中医药发展一定会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服务于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体现中医药学特色优势、彰显时代文化价值,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这也是新时代下,每一位中医药人肩负的光荣使命和责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167173.html

上一篇:[转载]中药材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五)
下一篇:[转载]潘桂娟:日本汉方医学的起源与兴衰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