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海飞
寻觅与希望之地
2019-3-8 12:43
阅读:4489

寻觅与希望之地

鲍海飞 2019-3-8
            
很少有人会光顾它了,甚至想起它了。或许,它早已被人忘记了。

           它曾经是学者向往之地,如今却不知道在何处了,或许只成为记忆和游历中的圣地了。

 有很长时间不去图书馆了。其实,想去也去不成了,图书馆已经搬家到遥远了。
   
再想,即使不搬迁,也很少去图书馆了。网络,网络,网络已经成为所有。
   
有了网络,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有了网络,就没有了图书馆。图书馆早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我的存在不关乎你的灭亡,但真的不关乎吗?

 

         曾经有一段时间,图书馆成了沙龙的地方,也就仅此而已。图书馆不在身边,总感觉,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什么。

 毕竟,有许多书籍网络上是看不到的,原版书籍更是看不到的。有时候,非常迫切要查阅某一本书,或者期刊。

 曾经读博士的时候,在读书馆里查资料,看文献,复印,那一摞一摞的图书和期刊,搬运起来真的很费力,但感觉有一种成就感。沉甸甸的书籍,仿佛就是金子,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怀抱着那些书,或捧在手里,一瞬间,仿佛和那些作者、先生是如此的接近。

 失去了图书馆,我们似乎感觉没缺少什么,但似乎又失去了很多东西。

 那种宁静似乎很难再找到,那种找个宁静安详的读书的地方没有了,一个可以彼此间悄悄地进行讨论的地方没有了。

 查书的冲动没有了。有的,就是无尽的鼠标点击,网页查询,那里似乎蕴藏着一切财富和资源。

 

 不过,一旦踏上去图书馆的路,那便是求学求问之路。心中装载着一个问题,迫切需要答案。打开图书馆的门,要小心翼翼,首先要环顾四周,然后再缓慢地走进去,步子要轻、沉稳。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仿佛是森严林立的卫士,又仿佛是一个个伟岸的巨人。你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和注视,而你也要以一种虔诚的心去对待他们。驻足、环视、徜徉流连,查阅、翻阅、片刻的思考和小憩。

 一旦查阅到心仪的书,一本往往是不够的,还要再拿几本,于是找一个大书桌,抱过去。拿起书,有一种厚重感。不仅有一种厚重感,还有一种历史感,不仅有历史感,还有一种敬畏感。每一本厚重的书,那里面都装载着多少先人的智慧、先人的努力和先人的坚持。

 褪色的封面,淡旧的文字,发黄的纸张,翻开来,还有油墨印刷独有的气息与味道;前言,目录,著者在展示他探索的历程;开篇语,章章节节,作者在与你深入浅出地分享着他的心得体会,分享着他的探索脚步,分享着他的精神世界,分享着他的辛勤收获。而你或焦虑、或忧郁,你的一个一个疑问,一个一个不解,渐渐地,或许得到了解答。

 夕阳下,洒进图书馆的阳光洒在书上,也洒在你的身上。那一本本书宛若灯塔或启明星,一直在前方时明时暗地指引,又仿佛如黑暗中的篝火在闪烁着噼噼啪啪与你交流沟通对话,而你神情肃穆、侧耳聆听。

 新的书,旧的书,一本本,一卷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只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还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不只是心灵的启迪,还有科学的传播、历史的传承和思想的飞扬。

 据报道,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由苏美人在公元前5000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建立。1845年,英国考古学家按照《圣经·约拿书》中的记载,进行了长达6年的发掘,一个叫做‘亚述巴尼拔图书馆’从此大白天下。挖掘发现有近三万‘册’书,但结果是竟然都是泥做的---泥版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介绍说:“图书馆中的藏书门类齐全,包括哲学、数学、语言学、医学、文学以及占星学等各类著作,几乎囊括了当时的全部学识。其中的王朝世袭表、史事札记、宫廷敕令以及神话故事、歌谣和颂诗,为后人了解亚述帝国乃至整个亚述-巴比伦文明提供了钥匙。” 尽管经历过战火和岁月的洗礼,但由于它‘土’,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偶尔的一本书,就可能一下子解决许多心头的疑问。历史记载一个小故事,哥白尼曾经陪同两个神职人员一起查阅书籍,一位神甫从书架上漫不经心的检索书,拿到手中,站在身边的哥白尼突然一把从神甫手中抢过书来,原来那正是他要寻找的埃及古代历法上十二个月份名字的来龙去脉。这对他后来《天体运行论》写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图书馆有一个好处,就是它有一个宽敞的大空间,还有宽敞的桌子。可以伏案疾书,记录笔记,还练了书法。你还可以随便翻翻,看看封面,某些期刊,闲散杂志等等。而原本的办公桌上,计算机却霸占了一切。你若想写写什么,必须换个位置,或者推开键盘,拿走鼠标。这或许也是另一种“痛,并快乐着。”这或许是另一种“有所得,必有所失。”舍鱼而取熊掌也。

 真的是“舍鱼而取熊掌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与运动联系在一起的。走起来,才能有发现,走起来,才能有收获。据说,男人的智慧是在脚上,男人的智慧在腿上。走四方,才是好儿郎。懒惰的心灵,懒散的四肢,一屋走不出去又何以走天下。到图书馆的路上不仅仅是去寻求答案,还是在运动。这一路,你还流连了风景,开阔了视野,呼吸了新鲜空气,健身益脑。这一路,你或许可能还有所邂逅:一位前辈的身影,一位同学的身姿,一位心仪已久的人。我就曾经在图书馆遇到了一位前辈大师,大师是被人搀扶着走进图书馆,然后走到了书架前,几个人为他拍照,然后离去。而我远远地看着,后来别人告诉我,那是某某大师。

 到图书馆走走,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辐射。计算机的辐射,手机的辐射,射线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而且一天一天离我们越来越亲近,我们也愈加爱不释手。其实不能抱怨什么,人就是喜新厌旧。


        
图书馆并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里面也没有万能的解药。但它是书籍的汇集地,它是知识和智慧的启示和展示之地。拷贝和粘贴不是目的,‘寻章摘句老雕虫’也不可取。带着希望去的,可能会失落而归,盲目的转转,却可能还会有所收获。在你没有头绪时,在你苦恼时,在你为某个问题去寻求答案时,图书馆是你心动的方向和心灵的慰藉。我国研究黄土成因与气候和环境演变的刘东生先生就是在利用出国的机会,利用闲暇时间去查阅当地图书馆里的资料,偶然查阅到一个十分有用的公式,进而利用这个公式很好解决了地球上黄土的起源与演化的问题。反之,你若没有查到文献和资料,没有得到你的预期,这可能还是件好事了。或许,你将会有机会去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发现一个新的答案,从而又为其他人提灯引路。有一天,你的书或你的文章也会屹立在林立的图书馆的书架上,成为别人智慧的启示。图书馆也是为有心人准备的。

 

 图书馆不是世外桃源,但又是世外桃源。闲暇时,偶尔到图书馆去散散步也好。没有人打扰,也不打扰别人,追求一下那独有的宁静和自我,烦闷的心情会得到缓解,紧张的神经也会得到极大地松弛。

 置身于此,无论它是否美丽与壮观!不梦想有悦耳悠扬的笛声琴声,嘉宾高朋满座,欢歌笑语,高谈阔论,而是梦想着思想的悠扬,思绪的飞扬。生活是多样的,生活是丰富的,网络为什么把我们关在斗室里?还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关在了网络里?

 

         月光,洒在图书馆的大楼上,与它里面漫射出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多么温馨与诗意,那是知识的灯光,那是智慧的灯光,那里有学人的思想。

        朝霞,阳光照射到图书馆的路上,映照在路边的小草上,露珠又是多么晶莹安详。

 

《老中医》里面有一句台词,在阳光下生活该有多好,多温暖!图书馆何尝不是一个阳光普照的地方,它的温馨,它的书香。还有它的智慧,它的视野。

          谁说失去的永远失去。我在记忆中寻找回来的世界。利与弊,是与非?时间之魅!

 在图书馆里安安心心,捧读圣贤之书,真的是一种享受,虽然我不曾经历他的经历,不曾穿越他的穿越,但我似乎在和他们一起驰骋驾驭。在迷茫的时候,读书是散心、安心和养心之道。

 数字时代,网络时代,纸版的书籍,更具有价值,更具有触摸感。

 走进图书馆,选合意的书,如知音,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开阔了胸襟,闪亮了眼睛,智慧了头脑。

 走进图书馆,走出图书馆。走进图书馆是寻觅之路,走出图书馆是希望之路。

(闲暇偶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鲍海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8905-116640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