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时光小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up 编辑人生。

博文

让“个体”回归心理学的核心地位

已有 3204 次阅读 2019-7-27 10:57 |个人分类:书天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阿德勒, 活出生命的意义, 自卑与超越, 书博会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的名著,开篇就提出本书的终极问题:生为何来?这几乎是人人都会面临的人生之问,尤其是当下普遍迷茫的年轻一代。阿德勒给出的终极答案是:“生而为人,我们唯一的要求,同时也是最崇高的赞誉,莫过于人人都成为一个可靠的工作伙伴、一位亲密的朋友,成为婚姻家庭关系中一位值得信赖的伴侣。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或许可以这样说,他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人类同胞’这一称号。”这个答案即使是放在当下,面对纷繁芜杂的新思潮和多元文明体系的巨大挑战,仍然具有积极且显著的意义。因为阿德勒倡导通过个人的不断创造和追求,超越自卑情结,完成具有社会适应和社会服务价值的生活任务(工作、爱情和友谊),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吗?

阿德勒己也活出了生命的意义,他的一生也是他践行自己所提理论的直接受益者。曾经磨难重重的童年,令阿德勒产生了补偿动机:一定要努力超越别人!为此他终生不懈奋斗:成功摆脱了童年的软弱自卑,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发表大量作品,独树一帜创立个体心理学学派,对荣格、霍妮、沙利文等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启发。

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阿德勒以大量的诊疗案例分析了人生的三大主要羁绊——安身、立业、持家,又加上他善于运用明白晓畅的语言,不知不觉中就向我们普及了心理知识。与那些简单的心灵鸡汤或心理自助类读物不同,阿德勒的写作,既深入浅出,又高屋建瓴。人人都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也是能够畅销近百年的原因之一。

我在阅读书稿时总感觉这些人物或事件就在身边,于是产生强烈的“共情”感,进而促使自己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阿德勒说人类的底层驱动力源于自卑?童年的经历如何影响着此后的心理发展?我们该如何将生活风格引向积极有用的方面以实现有意义的人生?

带着这些思考,我会在阅读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处方”。当那些曾经的困扰,终于在书里得到解答时,不禁由衷的感恩阿德勒。同时庆幸自己人到中年,终于读到了,理解了,接受了。这些处方的共同点是让“个体”回归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于是便能轻松够跨越中西方文化的障碍。比如阿德勒认为儿童在家庭子女中的排序会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发展,当第二个孩子的到来把原来处于家庭“C位角色”的长子推下了中心宝座,长子“通常要经历一场悲剧”。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身边越来越多的同事和朋友成为了“二孩家长”,这时家长要如何帮助原本习惯获得“独宠”的孩子调整其心理适应和生活风格,以避免“一场悲剧”? 相信广大焦灼的中国家长一定能从书中得到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活出生命的意义》英文书名为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此前中文译本一般译为《自卑与超越》。作为一本公版的畅销书,《自卑与超越》这个书名已经深入人心。囿于形式上需要沿用“西方心理学名著译丛”的既有风格,《活出生命的意义》在装帧设计上少有创新机会,若想要在竞品中胜出,则必须在译文质量上下足功夫,才能实现“人有我优”的效果。

正如柴晚锁老师在《译者序》里写的:“兼顾内容准确性及译文可读性,既不因文害义,也不为义舍文。总体而言,我们的理念是在不歪曲原文核心信息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归化策略,以适应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及语言审美感受。”我以为,柴老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本文已经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19-7-24 第17版,发表时有删节。

 



《活出生命的意义》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柴晚锁、吴维中 译

书号:978-7-301-30492-1

定价:59元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7877-1191270.html

上一篇:“科学元典丛书”有了彩图珍藏版
下一篇:"无心插柳“,恰逢其时—— 一套心理学丛书的策划与出版
收藏 IP: 124.205.35.*| 热度|

1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