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u1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yu111

博文

《为了挽救地球,请不要种树》!?——科学的全面性 精选

已有 22035 次阅读 2014-9-26 11:55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联合国峰会, 地球, 环境, 污染, 碳排放

To Save the Planet, Don’t Plant Trees - NYTimes_20140919.pdf

这周各国首脑在美国纽约参加一个联合国举办的地球气候问题峰会,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控制地球上不断升值的碳排放。老同学W寄来一篇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为了挽救地球,请不要种树》!(To Save the Planet, Don’t Plant Trees)。见附件。

文章说会议将号召全球做两件和树有关的事:不要砍树,要植树。要用树来清除空气中的碳和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度。

然而这篇文章却谈到了树的另一个作用:增加地球表面温度和污染空气。文章指出环境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树是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能的重要物质(也许是主要物质)。树在热带地区有降低当地温度的功能,而在寒冷地区则会增加当地的温度。树除了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通过呼吸作用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地球上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还不到地球表面总氧量的1%。而不同的植物却会向空气里排放各种挥发性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和汽车和工业排放的各种气体混合在一起对人的健康和全球生态的健康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篇文章的观点和我们以往对植物的看法非常不一样。植物和地球表面温度和空气质量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和认识的要复杂的多,而人的认识能力却总是片面和有限的。种多少树?在哪里种?种哪种树?都会对地球表面的温度和空气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我们没有能力全面掌握自然规律的时候,人类应该怎么做?

还是2500年前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聪明: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

还是2500年前中国的老子智慧:自然、无为。

对地球生态来说,不管是修水库建电站,还是铺马路造高楼,还是种植物治沙漠,人的任何一个作为都是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大作为就是大破坏。大砍伐是大破坏,大种植也是大破坏,在一个地区大砍、在另一个地区大种,砍掉了自然森林改种单品种经济作物更是大破坏。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两面性,人在不能全面认识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时候,还是越少作为越好,人只需要作为得让自己能存活和安康就好。否则,就是在循环污染和循环破坏生态平衡,在治理一种污染的同时却产生另一种污染。

今天的科学技术在深度上已经发展到让人类认识了夸克和星系,认识了基因组和脑结构,然而在广度和全面的理解上,在运用这些知识指导人类的行为和进行社会的管理上却止步不前甚至在倒退。人类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认识竟然远不如2500年前没有现代科学知识和工具的苏格拉底和老子深刻。

唉,还是基因强大,还是自然强大。

人啊,还是要在自然面前谦虚点。多研究、多学习,少应用、慢应用、慎应用。


补记:

看了一些评论,觉得需要做几点说明:

1、我认为老子的“无为”和“自然”不能被分开解读而把“无为”简单和孤立的理解为“不作为”。老子的“无为”是和“自然”连在一起的“无为”。我的理解是不要自以为是的“为”,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为”,即少为、慢为、慎为。自然界生命的演化不就是这样“为”的吗?

2、为了对植物和地球表面温度和空气质量的关系有更全面和正确的理解,请大家去读我附上的原文。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是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讲的有道理,和我们以前对植物的认识不一样,我们有必要了解事情的另一面,从而能科学地、全面地看问题。

3、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要“大作为”,但却忽视了“大作为”和“不作为”一样都是极端。很多人也为人类所取得的一些成就而飘飘然,自以为是地认为“人定胜天”,但却忽视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人定胜天”和“不可知论”也一样是极端。现在人类社会遇到了许多问题,是需要回顾历史,重新全面审视人的作为给人类带来的利和弊的时候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6037-830959.html

上一篇:鲁迅和愤青——和博“客”文克玲探讨“愤青”的定义
下一篇:“赢”与“嬴“
收藏 IP: 203.110.178.*| 热度|

40 吴飞鹏 魏东平 李志俊 曹聪 闵应骅 陈昌春 鲍海飞 科学出版社 张庆费 刘克 任国玉 喻海良 张云扬 蔡小宁 薛加民 闫尊强 翟远征 陈敬朴 廖晓琳 关法春 冯永忠 蒋永华 黄永义 贾伟 王铮 余海涛 王勇 王云才 钱磊 董全 马红孺 孙华 强涛 biofans chenhuansheng shenlu yunmu aliala ahsys taosh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