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
唐朝的鱼纹盆:确定尺度是容易的
2024-2-17 18:13
阅读:1784

张老师博文内容丰富,今天在  千载种鱼忆范蠡(之二十三)  见到一幅照片

https://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0132870243

屏幕截图 2024-02-17 172528.png

211B011A-8FD0-44F0-A68C-0B0882F314F4.jpeg

鎏金银双鱼纹大盆直径27.7 cm,就是唐尺30.8 cm 的九寸整( 27.72 cm)。照片纵横比例大致协调,中心圆环内侧直径四寸、波纹或云纹外侧直径五寸、盆沿内径七寸半,都是准确。

鱼盆基于尺寸设计制作,而不是巧合:外径27.7 cm 精确,图上估算的两个整寸就算偏差±3 mm 即一分,倘若没有尺度,巧合的几率大致是 1/30 * (1/5)^2 ,小于千分之二,且不说盆沿内径七寸半。

器物精美,则尺寸严谨。实测这件大盆或许能有六七个数据——另有底径、深度、通高等,计算公因子、确定所用尺长30.8 cm 是容易的。

尺八锅都不知道? (删减重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17019.html

作为制度的尺长是精确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厘定唐朝尺度30.6 cm 稍欠准确。笔者基于器物测算,认为唐朝沿用隋大尺29.6 cm 只是在前,后调整为30.8 cm,调整时间玄宗开元九年”尚属猜测,但在代宗大历十年之前似可肯定

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科学出版社,2001. (2020年印刷本)

附录:《唐会要》卷66 太府寺条有“(玄宗)开元九年(721年)敕格权衡度量。……调钟律、测晷景、合汤药及冕服制用之外,官私悉用大者。京诸司及诸州,各给秤尺及五尺度斗升合等样,皆铜为之”,或只是校核尺长:天文乐律用小尺24.65 cm,其余用大尺29.6 cm。

 (代宗)大历十年(775年)三月二十二日敕:“自今以后应付行用斗秤尺度,准式取太府寺较印,然后行用”。至十一年十月十八日,太府少卿韦光辅奏称:“今以上党羊头山黍,依汉书律历志,较两市时用斗,每斗小较八合三勺七撮;今所用秤,每斤小较一两八铢一分六黍。今请改造铜斗斛秤等行用”。制曰:“可”。至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敕:“公私所用旧斗秤,行用已久,宜依旧,其新较斗秤宜停。”斗秤改制未能实行,但不能确定此前是否调整尺度。

《唐会要》,王溥( 922~982年)撰,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 961年)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尤明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42195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