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考古学内部的行规(?) 怎能说是陋俗

已有 2070 次阅读 2023-10-15 16:12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近来晚上只是看些闲书。昨天睡前在网上图书馆读到文[1]——2010年曹操墓真伪的大讨论,竟然笑出声来。考古学内部的行规竟然是,不,怎能是陋俗?!张国安先生想来不直接从事考古发掘啊()

屏幕截图 2023-10-15 080444.png

[1]   张国安. 颠覆曹操墓.  东方出版社, 2010. P23. 

  我们都是相信专家的,至少最初是相信专家的,只是偶尔也会有些失望。

因测算响堂山北齐石像碑适用尺长 28.1 cm,发现度量衡专家误判北朝尺长。基于十余座墓穴和几十件器物判断,北魏定尺度28.0 cm,为东魏和北齐、西魏和北周以及隋初期沿用。部分地域社会用尺或许达到28.2 cm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所说三国和晋朝的尺度皆24.2 cm 有误,不再赘述。现在的问题是,(1)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六月曹操下令营造高陵,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病逝,二月入葬;(2)十月曹丕以魏代汉; (3) 汉尺23.1 cm,魏尺24.0 cm(4) 西高穴M2的墓室以及器物适用尺长24.0 cm,是曹操墓吗? 

2    洛阳的曹休(?-228) 墓[2], 墙厚之外简报数据都圆整到5 cm,仍可以判断适用尺长24.0 cm,如耳室长2.4米十尺、宽1.45米六尺过1 cm、高1.9米八尺欠2 cm;北侧室长、宽3.6 米十五尺;南双侧室长3.6 米十五尺,宽1.65米七尺欠3 cm,中间隔墙厚0.85 米三尺五寸过1 cm;前室残存砖壁厚0.96 米四尺,其余墙厚皆0.48米二尺。

前面曾说明,发掘者判为曹魏的三座墓葬适用汉尺23.1 cm,似乎汉尺使用至曹魏分际。当然要测算更多墓葬。可惜,多是劳而无功。

[2]  严辉,史家珍,王咸秋. 洛阳孟津大汉冢曹魏贵族墓. 文物, 2011,(9):32-47+1

[3] 王咸秋,严辉,吕劲松. 河南洛阳市西朱村曹魏墓葬. 考古, 2017,(7):71-81+2

2015年洛阳西朱村大墓[3]出土有大量六边形石牌,此前只有2009年安阳西高穴大墓有出土。前室内壁东西长4.4、南北宽4.9米,顶部大部分已坍塌;后室平面呈方形,内壁边长约3.6米,完全坍塌。这样的数据不足以判断尺长。 屏幕截图 2023-10-15 112200.png

R-C.jpg

大墓虽经盗扰,仍出土石璧、石圭等器物400 或500余件;可惜,简报[3]介绍石牌长8.3、宽4.6~4.9厘米,其余只有照片而没有形体参数;又看了几篇相关文章,只有失望。

部分墓砖有“永寿元年沈淮”的戳印,永寿为东汉桓帝年号,元年(155年)为曹操生年;但简报[3]基于墓穴和器物形制断为曹魏中晚期,主持者认为“墓主极有可能是曹淑和甄黄这两位早殇的孩童。曹淑为魏明帝爱女,于太和六年(232年)夭折”[4]。赵超先生支持这个判断[5],但也有专家猜测墓主为曹丕之弟曹彰(189~223)魏明帝即曹丕之子曹叡(204-239)

[3] 王咸秋,严辉,吕劲松. 河南洛阳市西朱村曹魏墓葬. 考古, 2017,(7):71-81+2

[4]  王咸秋 .洛阳西朱村曹魏一号墓墓主考. 华夏考古, 2021,(3):88-93+116

[5]  赵超. 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石牌定名与墓主身份补证. 博物院, 2019,(5):29-36

3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通常的说法。不过,测算数十座墓穴、数以百计的器物后觉得,秦国和韩国之外列国皆使用周尺21.5 cm至国灭。秦国不尊周制在BC350 年定尺度23.1 cm,而韩国在韩桓惠王三年(BC270年)前改用秦尺。后者证据似不够充分。2008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新郑胡庄两座大墓”,或是韩桓惠王之夫妻墓;可惜至今未见发掘简报,只有类似于新闻报道的概述和纪实。

屏幕截图 2023-10-15 134845.png

陈梦家先生说“南京大学藏 寿州铜尺 22.5 cm”[6],但翻过几本度量衡书籍均未见介绍。我觉得楚国也是使用周尺21.5 cm 至国灭。安徽淮南正在发掘武王墩大墓,说是考烈王或幽王墓。见到发掘简报就能判断楚国后期尺长:如果不是 22.5 cm,则适用该尺的青铜器很可能是“潍县造“;如果不是秦尺23.1 cm,那么适用该尺的铸客铜器表明楚亡之后太后仍在。我得耐心等待(),只是期望不要在三年前的博文下面添加勘误。  

[6]  陈梦家. 战国度量衡略說. 考古, 1964,(6):312-314

铸客和剑客——从青铜器读出的历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255666.html

铭文和铸客——从青铜器读出的历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256557.html 

4     张国安先生所说“考古学内部的行规”,或许就是“合适的时间和以合适的方式逐步公开发掘结果”。 

注:考古发掘多是墓葬被盗之后,劳心费力而充满失望乃至绝望,些许收获乃是学术研究之材料,滞后公开合情合理。不过,“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郑州洛达庙遗址发掘报告. 华夏考古, 1989,(4):48-77”发表1956年至1958年期间三次考古发掘的资料,实在有些过晚——我读出了尺长从15.8 cm 到19.7 cm 的变更而印象深刻。

郑州洛达庙遗址经历夏商更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289732.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405987.html

上一篇:再说西晋的尺长
下一篇:南唐的尺长31.4 cm (修改)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23 王从彦 宁利中 刘进平 周少祥 刘炜 高宏 杨学祥 郭战胜 李学宽 何青 朱晓刚 周忠浩 刘全慧 王成玉 郑永军 杨正瓴 刘钢 孙颉 窦华书 段含明 史永文 谢钢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