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jia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jia2009

博文

中国高校发展的一个特点 精选

已有 17774 次阅读 2009-7-31 10:2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科研, 学科建设, 学科交叉

刚读了科学网新近对中国“兴办世界顶级大学”的一番讨论,很欣赏金拓老师的“要有脱俗的思想境界”这么一个提法。说实话以前一听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口号我就摇头,因为它有些不着边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难以一蹴而就。而真正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文环境(或者说“软环境”)恐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由我们的主观愿望和“时间表”可以决定的。

现在想想,不论选择什么目标,中国的高校还是在脚踏实地的往前发展着,而我们也不必太介意一些口号提得是否太“好高骛远”了 – 都是为了发展嘛。在国内工作期间我脑子里有过不少尚未想明白的问题,今天凑个热闹,说一个出来供大家讨论,也听听大伙儿的高见。

如果我们在地图上看一下国内重点高校的分布,你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它们基本上都坐落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而伴随着这个现象的是这些高校规模越大,其科研产出的人均效率反而越高。这一个“怪异”的现象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 没听说“体量大”和“效率高”会一直呈正相关趋势,但仔细想想还是“情理之中”的。规模越大的重点高校越能争取到国家和地方投入,而身处大城市更能吸引到人才。跟西方高校的财源不同,我们高校“捐赠”少,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和“地方”两块,地处经济发达省份/直辖市的高校在“地方投入”这个举足轻重的资金来源上又得天独厚。高投入导致人才密度提高再导致高产出,所以就形成了中国高校的“马太效应”- 领导们使劲地把大学的盘子做大,而越是规模大的学校在吸引资金、师资、学生等方面越容易做得好。所以985高校与非211的普通/地方高校的相对发展差距只怕是越拉越大,而尤其是身处最发达城市的少数985高校在投入上左右逢源,发展上一花独秀或者说已经达到“一骑绝尘”的境界!

中国知名大学趋于“大而全”这个特点是近几十年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和高等教育“定向性”布局的一个结果,它已经成型且日趋“牢固”。我一直在思考的是中国高校在往世界前列冲击的过程中这个“结构性”的特点有什么优势可言?会给自身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个人的猜测是放眼若干年以后,我们的高校中恐怕无法发展出一些像普林斯顿、斯坦福大学这样的精品学校,也无法建立一些像杜克那样远离中心城市的一流大学,甚至难以建立顶尖的如医学、法律等“小而精”的专科大学。那么我们的“世界一流高校”将会是什么样的呢?“大而全”不见得是坏事,如果规模和综合是我们眼下的基础,我们也许可以重点做“交叉”,未来新知识的产生将主要来源于学科交叉和综合。目前国际国内的高校都在将树状的运行模式改为平面式的运行方式,成立院际交叉性的研究院和中心,以推动创新。但这种模式在国际上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交叉平台与原有院系之间的成果分配和资源争夺始终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我们应该考虑穿越国外高校现有的发展方式和过程,进到下一步去 - 考虑推翻(至少一半以上的)现有学科布局,裁撤现有的系,大规模地成立全新的交叉学院并以此为基本管理单元实行滚动式发展和更新。举例来说 - 将一部分数学、物理和工程类专业学科组或教研室与医学或生命科学学科合并,成立“医学工程学院”等有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新学院,每隔几年作评价和调整。

未来的大学生都将是复合型人才,本科生双学位也许是最基本的要求,用人单位如果需要“专”一些的人才,就招硕士、博士。也许这样的新型大学跟社会需求对接得更好,也许这是我们在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一个立足方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5898-246645.html

上一篇:科研上的“加减法”
下一篇:科技论文的一个关键
收藏 IP: .*| 热度|

9 王鹰 黄志伟 王永晖 苗元华 兰轲 刘广明 pengzhijian jjpz xueke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