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加工流畅性,学好的真经 精选

已有 2025 次阅读 2022-7-24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们存在明显的熟悉效应,刚接触一样事物时,往往觉得别扭,随着接触次数或时间的增加,对相应事物的感受就会顺畅多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加工流畅性(processing fluency)问题(Alter & Oppenheimer, 2009)。当然,事物本身各种属性的流畅性也存在差异。人们要想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就得把身边的有关事物变得加工起来能够流畅。

例如,对于学生的学习材料,像语文、数学、英语等教科书,在学习的过程需要反复接触,比如阅读,特别是朗读,把不熟悉的变熟悉,把不流畅的变流畅。一般来说,对于熟悉的、流畅的材料,学生接触起来是愉快的,也更可能自如地、恰当地运用。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除了周日,每天都有早自习,安排的内容就是朗读语文课文。第九册前面两课要求背诵,我就一遍一遍地读,逐渐达到会背。随后的课文,我也一遍一遍地读,不知不觉地,我也都会背了。有天早上,语文老师大概看出我在背课文,就让大家安静,然后叫我起来背诵。我背完第一课,老师让我背第二课,我背完第二课,又让我背第三课,……一直让我背到第六课,连练习中的短文都背了出来。如果不是到了放学时间,老师可能还会让我背下去。

这样学习的效果是,我对语文的兴趣十分浓厚,写作文时非常轻松。尤其重要的是,我觉得学习是非常愉快的,不仅学习语文是这样,而且学习数学也是这样。次年的小升初考试,我的成绩是当地最好的。

我上初中三年级时,每周一、三、五的早自习是英语,二、四、六的早自习是语文。无论是英语还是语文,安排的内容均是学生自己朗读——其实,初中一、二年级也是这样。在英语的早自习中,我也会先读和记生词,不过,我主要是朗读和背诵课文。任教英语的老师要求大家会背课文,在课堂上叫人起来背诵。大家会背的情况不同,每当其他同学背得不流畅时,老师就让我起来背。因此,初中英语第五册的全部课文,我都能轻松地背诵下来。

这样学习的效果是,我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自己也十分享受学习英语的过程。在中考前,当地最好的高中举办了一次“数理化英语四科全能邀请赛”,要求各初中推选20名最优的应届生参赛。我是本校唯一获奖并被录取的考生。

因此,就学习语文和英语的体会而言,我深刻认识到,背诵教科书中的课文是学好相应科目的一条捷径。当然,我也知道一些人反对死记硬背。其实,那时能够入选教科书的课文,质量都是有保障的。多读这样的课文,从而记住这样的课文,这个过程是自然的,就是获得中文或英文的表达模式,就是获得中文或英文的语感,就是把已有的课文变得流畅,就是使自己能够流畅地生成平时所需或考试所需的语言材料。

前几年,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材料,内容是我国心理学领域一位新秀的获奖报告。他介绍说,自己在读本科阶段,就是背本专业的教科书。在博士生入学考试时,他的专业课得了满分——命题教授阅卷给出满分的理由是,考生所答比自己作答都好。他到美国交流,那里的心理学同行感叹他的心理学知识太渊博了,并称他是“心理学百科全书”。

总之,对于学习材料进行背诵,就是不断加工相应信息的过程,使各种新的材料变得熟悉和流畅,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有时,我甚至想,某些科目大家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困难,至少一个原因是,它们的学习材料(比如,教科书)表达得不太便于阅读,尤其不太便于朗读和背诵。由此,可以做个推论:如果那些显得难学的科目采用便于阅读、朗读和背诵的方式来表达,那么,它们的难度将会显著降低,从而,将会有更多的人可以较为轻松、愉快地掌握它们。

参考文献

Alter, A. L., & Oppenheimer, D. M. (2009). Uniting the tribes of fluency to form a metacognitive n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3(3), 219-23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48645.html

上一篇:学习有启发,思路若奔涌
下一篇:乡下爷爷收,自我中心性
收藏 IP: 116.1.49.*| 热度|

18 侯丹 李世斌 王平平 宋玉 杨韩 孙颉 陆仲绩 宁利中 陈新平 张俊鹏 杨正瓴 张晓良 王安良 程少堂 谢钢 白龙亮 李毅伟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