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基础与应用,本该相伴行

已有 3402 次阅读 2022-4-4 23: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我国的心理学研究报告中,几乎所有作者都会提到,自己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少看到作者自己或他人在实践中应用有关研究发现的情况。是这些研究发现都不能应用于实践,还是研究者本人或他人根本就没想着应用这些研究发现?两种情况大概都是存在的。或许可以认为,我国的心理学研究者需要转换思路,从强调基础研究转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这涉及我国心理学领域整体研究观念变革的问题,特别需要相关经验的启发和借鉴。20世纪下半叶,关于小脑刺激的研究与实践,正是这样的相关经验。

话说世纪20~60年代的小脑深脑电刺激研究发现,使慢性小脑刺激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癫痫和脑瘫及精神障碍的方法。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库珀(Irving S. Cooper, 1922-1985)开创了临床应用小脑深脑刺激的先河。库珀的工作和兴趣都集中在运动疾病的治疗上。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库珀开始在小脑皮层的上部和前部放置电极,试图治疗像癫痫和痉挛性脑瘫这样的疾病。他的理论基础是关于小脑刺激的工作、浦肯野细胞的抑制性。他的治疗手术涉及在小脑表面植入电极,提供慢性高频刺激,成功操纵小脑刺激的抑制机制。

库珀的医疗实践受到了批评,这主要与手术的内在生理基础有关,即电极阵列附近的浦肯野细胞实际上被抑制了。同时,手术的安全性也受到了质疑,批评者援引一项在猴子身上进行的组织学研究:刺激小脑后,猴子的浦肯野细胞数量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水平降低。此外,库珀手术的可靠性也受到质疑,因为几项双盲研究未能重复他最初的结果。对于脑瘫病人,大多数研究表明,慢性小脑刺激后仅有弱的效果,其原因包括电极放置、刺激强度、被试选择。

库珀的临床结果显得缺乏可重复性。相应地,在20世纪80年代,把小脑刺激作为脑瘫治疗方法的手术不断减少。同样地,库珀采用小脑刺激治疗癫痫,双盲研究中的可重复性也较差。尽管如此,库珀继续从事小脑刺激的工作。经过25年的实践,他得出结论:慢性小脑刺激作为一种治疗工具,具有适度的效果。库珀指出,要获得有意义的结果,选择合适的病人并且密切监测是很重要的,例如,像脑瘫这样的疾病,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颇为不同,很难确定一种通行的手术方案。

尽管库珀的工作饱受争议,采用小脑刺激治疗与脑瘫有关的运动功能障碍,就是在2000年之后,也继续得到一些神经外科医生的推广。虽然没有库珀最初报告的那样激动人心,但是,研究报告显示,慢性小脑刺激能够使75%的接受治疗者病情改善,像痉挛、步态失调、呼吸功能障碍等症状减少。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小脑刺激对病人的心理功能也有好的效果,包括焦虑水平降低、视觉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侵入式小脑刺激在早期很快也用于行为调节。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希斯(Robert G. Heath, 1915-1999)及其同事在实验动物和一些精神病患者身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记录,他们由此认为,小脑在功能上与边缘系统相关联。因此,希斯指出,小脑深部核团,包括顶核(the fastigial nucleus),在情感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以这些观察为基础,希斯在小脑的前后表面植入电极阵列,治疗一些行为障碍,涉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伴有行为病理的癫痫、有严重脑损伤的病人。他对这些个案的报告显示,抑郁症、癫痫、脑损伤病人的行为都得到了改善。

尽管希斯报告了有希望的结果,然而,他在小脑刺激方面的研究,却没有多少跟进的研究和实践。这是因为20世纪50年代,随着反精神病学运动的发展、药物替代品的引入,以及希斯一些工作的争议地位,致使采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的实践减少了。不可否认,希斯的工作是首次尝试用小脑刺激技术在实践上调节行为,代表着小脑刺激研究发现的一种新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动物研究表明,对颅骨的持续直流电刺激能够以极性依存方式(polarity-dependent manner)改变皮层的兴奋性。阴极刺激通常导致神经超极化,从而降低皮层的兴奋性,而阳极刺激表现出相反的效应。经颅极化很快就被作为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用来治疗那些抗拒传统疗法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且在前者中观察到了不错的效果。

然而,由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替代品的兴起,这项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被放弃了。随着经颅极化的兴趣在这个时期的下降,一种不同的非侵入式刺激在1976年由巴克(Anthony Barker)及其同事引入研究。这种技术称为经颅磁刺激,主要原理是法拉第的电磁学。法拉第使用磁铁和线圈表明,一个变化的磁场会在导电材料中产生电流。巴克及其同事成功地把这一原理应用于神经元,1985年,他们研制了第一台可靠的经颅磁刺激仪。

20世纪90年代,电和磁两种方法均被用来对小脑进行非侵入式靶向研究。研究者使用经颅极化方法,通过头皮刺激人类的小脑。这种技术采用单一的高压放电,克服头皮和颅骨的保护性电阻。为了量化小脑神经电刺激的效果,研究者测量运动皮层的磁刺激引起的肌电反应。研究表明,小脑经颅电刺激改变了运动反应,即,前臂屈肌和第一骨间背侧肌的肌电反应减少。

虽然在调节运动反应上是成功的,但是,这些研究中使用的电刺激技术会引起颈部肌肉收缩和疼痛。为了避免被试感到疼痛和不适,随后的研究试图用磁刺激重复经颅小脑激活的现象,并取得了类似效应。

20世纪90年代的后5年,小脑经颅磁刺激被用来确定小脑后部参与控制视觉扫视和平稳眼球追踪。此外,小脑经颅磁刺激的临床潜力也开始在运动功能障碍中进行探索。例如,对于遗传性脊髓小脑变性患者,经过小脑的经颅磁刺激,共济失调步态(ataxia gait)能够得到改善。

由上述小脑刺激在20世纪60~90年代的研究与实践,至少可以对我国的心理学研究提供如下的启发和借鉴:

其一,任何研究和应用都可能受到批评。如果担心受到批评,那么,几乎所有研究和应用都无法开展了。特别地,一些研究和实践会被其他情况冲击,此时,更需要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实际上,不少研究和实践还有回归的现象,若干年后会重新流行起来。

其二,应用研究者应当敏锐地看到有关的基础研究发现,并且勇于把研究发现应用于实践;基础研究者在研究中,也应当充分考虑自己研究发现的应用前景。其实,一些研究者既从事基础研究,也从事应用研究,相应地,更能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

其三,无论是基础研究者还是应用研究者,均需要不仅考虑直接应用本领域的研究发现,而且考虑应用其他领域的研究发现,甚至是许多年以前的研究发现,因此,了解甚至熟知广泛的科学原理,对于研究者而言,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总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至少在我国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原本就应该相伴而行,相得益彰。对心理学研究来说,从事基础研究需要考虑应用问题,从事应用研究更需要关注基础研究,并且善于把基础研究的发现应用于实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32514.html

上一篇:刺激有差异,频率很关键
下一篇:知晓其原理,方可真理解
收藏 IP: 113.13.45.*| 热度|

14 侯丹 杨韩 宋玉 李世斌 王平平 张晓良 张俊鹏 杨正瓴 李学宽 孙颉 贾玉玺 王福明 刘秀梅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