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翰
延缓接受效应 精选
2021-7-23 23:47
阅读:7945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时会听到或者说出:“这也太突然了吧,我连个思想准备都没有!”言外之意是,如果相应的事情或话题“不太突然”、人们“有了思想准备”,那么,这些事情或话题(包括改变),就容易被接受。实际情况也往往真的如此。

几年前,一位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提出,本班学生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都要先跳绳5分钟,然后才离校。

学生们听了,一片反对声:“不干!”“跳什么绳啊?”“放学就是放学!”……

班主任见此情形,微微一笑,不再多说什么。

两周后,她让文体委员用班费买来跳绳,中午、下午放学时,她组织大家跳绳5分钟。学生们也都接受了——后来,这个班的学生对跳绳十分喜爱,可以集体跳出各种花样来。

实际上,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都有惯性,人们也有强烈的动机保持各种惯性,往往反对任何改变,哪怕这些改变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当某种改变显得不太突然时,人们也能接受或倾向于接受这种改变。

刺激由于出现过而更容易被人接受的这种心理规律,不妨称为延缓接受效应。它就是用时间来冲淡或缓和一种提议、一种改变,亦即让人们对有关刺激因时过境迁而不再特别敏感,从而,降低引起对抗情绪的可能性,同时,也使个体在心理上有所准备而容易接受相应的提议或改变。

既然人们在接受新鲜事物或各种改变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酝酿过程,如果我们希望别人接受提议、做出改变,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延缓接受效应,先向有关的人吹吹风,打个招呼,做个铺垫,过段时间再提议、再执行

例如,作为教师,我们想提出或推行一种管理规定或改革方案,推测学生会有较大的抵触情绪,我们不宜马上强制推行。根据延缓接受效应,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管理规定、改革方案,介绍给学生,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从而,当我们真正提出或推行这种管理规定、改革方案时,学生不致感到过于突然而拒绝,相反,他们通常也就接受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672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