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读写编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已有 3668 次阅读 2023-9-26 17:12 |个人分类:编作交流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做一个读者是最轻松的、最随意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搜集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作品,都可以拿来阅读。好比下馆子容易,做厨师难。只愿意吃菜,不乐意炒菜。我是一个“贪吃”的读者。有时候,吃了下去没有消化;多数情况下是暴殄了天物,对不住一部部杰作的作者,也对不住自己日渐憋屈的钱包和信用卡。在校园中、在旅途中、在网上、在书店和书市上, 搜集各类读物,貌似阅读的爱好者,却失之于过去散漫、过于不着边际、过于贪婪——一有机会就搜集质量参差不齐的“身边读物”。每当搜索之后,空手而归时,都会怅然。有时候,会将就着扛回来只在回家的路上翻越的书刊。卌载,积累了多少册、多少卷图书?心里没有数,只是知道大概买过哪些书。大概,书在哪里买过。如果说每一部书就是一种世间镜像,那么我在卌载积攒的镜像中近乎迷失了自我。书架,是我的迷宫、我的陷阱,我的沼泽。

       做一个编者,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短期的期刊、图书编辑生涯,觉得自我耗损太大。不过千日,我就逃之夭夭了。重返某编辑部的办公室后,再也无法进入情况。感觉是困扰比乐趣和收获小得多,对于拿“责编证”一直提不起兴趣来。有同事当面提意见,你应该提高业务水平了,我就当是耳旁风。我行我素,走下坡路。编者,也是需要大量阅读的,也离不开写作;当然,编者和单纯的读者、专职的作者之读与写的侧重点不同。

       做一个写作的人,看上去很迷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十年一遇地,偶尔挣一棵白菜钱的稿费。问题严峻了,经常写作动力不足。好比一些消化内科病人一样——胃动力不足,不足以消化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不够世故,多次把故事演绎为事故。自我安慰的时候,就把一些事故都称为写作素材。万物皆可入笔下,无奈笔力仅半两。无法操纵“如椽大笔”,连芦苇杆粗细的签字笔,都觉得沉重无比。有时候,几天不动。鼠标键盘,的确不如笔杆子好用,可前者省时、省力气。没电的时候,无法随时开机。有用也好、没用也罢,随身携带纸笔,终究要踏实许多。

       读而优则写?写而优则编?或者倒过来,而优则而优则。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着力点也可以不一样。

      如果读者、作者、编者是互相联通的三座山,应该先爬哪一座?或者让三者凝聚为一座?

     哪位大神法力无边?能把这三个角色像刘沉香对待华山一样,用巨斧劈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1403927.html

上一篇:挥汗如雨或风中站立
下一篇:月坛南街往事
收藏 IP: 114.244.114.*| 热度|

2 杨正瓴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