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工程师:红利与精神

已有 2826 次阅读 2020-8-19 21:07 |个人分类:思维秀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网曾经发表过“工程师红利”主题的文章《中国“工程师红利”会被加班文化扼杀》(王元丰,北京交通大学)(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6140-1091203.html)。把红利、加班与精神联系起来,可以促进思考。

      我作为一个基层工程师,“加班”最厉害的是1994年夏季到冬季。连续八个月出差。有半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当年,还曾经为自己中队的兵短期被别人瓜分(升级为光杆司令)而郁闷过。现在看来,那是漫长的外业期间“难能可贵”的只上“八小时班”的日子。那段日子,超负荷工作几乎成了习惯。星期天(包括大小礼拜)的观念非常淡薄。只要天气许可,就肯定外出了。那个时候,仗着全中队的作业人员没有三十岁以上的人,精力旺盛,白天一旦出测,就只有午餐时间是休息时间了。用成语“赴汤蹈火”来形容,并不过分。汤,是落汤鸡的汤(庆幸:汤不是开水,是雨水)。共和国军人在测量外业中个个成为“ 落汤的雄鸡”(中队里面没有女性),不是新闻。在正午滚烫的水泥地上,安置仪器,进行只能徒步推进的等级水准测量,也不是新闻。由于头顶的高压线捣乱,自动安平水准仪受到了影响,往返测的高程差之差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只好改用三角高程导线完成工作,才是新闻。作业中(计算机)软件突然失灵,或者尺台突然踪影不见了,是新闻。亚热带的炎炎烈日,可谓热情有余、荷尔蒙味道十足。水准测量推进过程中,遇到没有树荫、只有扬尘的路段,也是家常便饭。外业结束后,哪个作业人员不是黑得流油?哪个不是,脱了好几层皮?(这就是他们最廉价的奖赏吧)

     那个时候,哪里知道什么是工程师红利?什么是人口红利?只知道尽快完成选点、埋石、观测、计算、成果整饰等任务。作业人员的工资、津贴都无法按时发放,只能到年底结算了(零花钱,可以借账)。外业中,除了炊事人员花伙食费、司机的油料消耗等,“自主消费”的时间几乎都找不到(省钱了)。我的头发,曾经好几个月都没有修理(与心态也有关)(又省钱了),如果不是经常活动的话,没准会有鸟类来搭窝。我们中队、队、大队(目前已经消失,合并到其他单位了)的所谓红利,无非是国防、是国家安全。这个“利”是无法估算的。从纯粹经济利益的观点看,是无法理解的。许多年,都是千方百计获取数据,然后上交、上传......(也有福利——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见过一些胜景,用的还是工作时间)这是一种事业。即使是后来离开军队到了“事业单位”的卫星观测站,也是无法收获“工程师红利”的。有的时候、有些地方,工程师是有某种低人一等的、被歧视的感觉的。何况,前面既没有高级、也没有优秀、更没有“研究员级”"教授级"等修饰语。工程师自身,收取的是负红利吧?

    即使是这样,那些夜工作者中的工程师,那些经常加班的工程师,那些经常被俯视、歧视、斜视、白(眼)视的工程师,依然在痴心不改地坚守着各种岗位,或者是以工程师为职业,或者是以工程师为职务,或者是以工程师为职称。那些由于初始学历偏低、由于出身不是名校、由于处于非主力地位和非主流状态的工程师,有多少是在忍辱负重到奔头、到秃头、到白头、到光头啊。若干年前,曾经路遇这样的(伤心)老工程师。若干年后,发现身边就有这样的(寒心)老工程师。或者,干脆,自己已经成为其中伟大、光荣的(铁心)一员了。

    可是,即使是这样。一旦进入工位、进入值班状态,他们还是摆脱不了“工程师精神”的束缚,“认真、细致、准确、及时”几十年一贯制。爱较真、不留情面、不会拐弯等老毛病永远在犯,永远是无可救药。因为一次次、不同形式的(骨子里的)较真得罪了人,吃了亏,仍然是我行我素、我思我素、我写我素、我签我素。这样的人是问心无愧的,虽然问起工资单来“亢龙有悔”,问起级别来从不抬头。

    事业单位,比如院校、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等,如果片面地以经济利益衡量其价值,会让一些人步入歧途。如果为了获取超额利益 ,说假话、办假事、弄假数字,这样的人已经不配做工程师了。利用职权,迫使工程师作假的人,对工程师精神是极大的伤害。一个脱离工程一线好久的人,自己写不出来工程论文,却暗示或者直接说出来要在(下级)工程师的论文上署名,这样的上级之人格改如何评价呢?

   总之,敬业的、自愿加班的、乐在其中的工程师,是幸福的。被迫加班、苦熬日子的工程师是悲惨的。眼中只有利益的工程师,只想盘剥工程师的人,都是远离工程师精神的。真正领会、践行和坚持工程师精神的人,是值得嘉许的。尽管他们未必有这样那样的光荣称号,未必有这样那样的亮眼光环,只要是尽心尽力、称职的、忠于职守的,他们的职业精神就是值得传承的。伟大的工程,凝结着他们的平凡与高尚、低微与显赫。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1247042.html

上一篇:[转载]“中国工程师”是工匠精神最有力的标本 | 访谈
下一篇:科学家有多少摇篮?
收藏 IP: 223.72.23.*| 热度|

6 尤明庆 郑永军 范振英 王安良 周健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