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虫驱动大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yk97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博文

长白山之行

已有 2868 次阅读 2009-8-4 00:38 |个人分类:人生旅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片
传说中的天池,运气不错,让我遇上了不错的天气!
图片
长白地区人类历史上经历过几次的喷发,这些遗迹足以当证明!
图片
高山草甸景观与火山地貌的完美演绎!两个字--壮观!
图片
长白山高山草甸植被群落,开的花儿可真是令人神往,太美了!
沈阳会议结束后(2009,7,15-17),于2009-7-18独自一人奔向了长白山,它被朝鲜族人奉为神山,海拔2600多米,至高处留下了因18世纪中期剧烈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口,内积水,形成了令人神往的天池。天气明朗之日,天池犹如一块美玉,自然天成,仿佛是那天空的镜像。期许已久,一下车就迫不及待的奔向那最高点,目睹那传说中的美。今天天气不错,老天眷恋我的执着,周围都是人群,有中国人,还有很多来朝圣的朝鲜族韩国人。老人,孩子、学生等各种人群,更有替人摄影的摄影师的大声吆喝声,这种声音很刺耳,但他们破坏不了天池的处子之静,我找了一处偏僻之处,静静的面对天池,让那湖面吹来的冷风,渗入我的肌肤,我的心慢慢的与天池交融,她是那么处变不惊,那样的风姿卓然,偶尔拉过一片云彩之纱,犹抱琵琶半遮面。有人说看天池是要运气的,我相信。因为她太美了,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长白山作为中国新近活动的活火山,给中国研究火山地质地貌提供了天然实验场所,虽然大学时所学的地质知识已忘却得七七八八了,但是看到那些火山灰,火山弹、火山构造、火山遗迹,足已让我恢复地质记忆,追寻那壮观的时刻,反常场景。长白山的植被垂直带性给研究植被结构、区系、演替等提供了典型的条件,从下往上依次展现给人们的是: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暗针叶林带-高山岳桦林带-高山草甸带的系列。中国众多研究植物的科研院所都在长白山设置了各种各样,不同林带、林分,海拔、面积大小的样地,最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4年开始设置的大样地,面积达25 ha(500*500 m),开展样地的系统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为样地内开展各种研究提供了背景。大样地内主要乔木约有70多种,草本100多种,林相结构比较简单,层次清楚,成熟林的年龄大约在300年左右,林下植物丰富,郁闭度高。样地内每一棵植物都有明确的编码、空间定位,甚至连倒木都有编码和定位。2009年正值大样地5年一次的复查,我有幸在些期间到样地内考察学习,深感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与各位专家和定位站工作人员的交流(蔺菲,李步行,张健等),明白这其中有大量的潜在研究方向,很多都涉及到前沿、热点。尤其与程维信老师(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交淡,他不仅给我介绍了关于土壤根际研究的国际最新动态,更给我提供了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仪器“高分辨率扫描仪”,该仪器可以埋设在植物根际附近,用于监测植物菌根菌丝的时空动态变化,另一个自己的想法就是用于研究土壤中的节肢动物,例如食根节肢动物或害虫的时空动态,意义重大。另有一想法就是通过实地了解了大样地内倒木的具体情况,对于开展倒木生态学,倒木昆虫群落,多样性,倒木(不同成因,不同树种,树龄,生境)上昆虫群落的演替等。
通过对样地内土壤剖面的调查,该样地土壤剖面层次主要有O-OA-AB-B四个层,OA层的厚度大约20 cm,B层的淋溶淀积不显著,火山灰层的层次可能包含在OA层里,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
2009年7月21日晚6点多终于踏上了归途,从沈阳返回福州的火车。站立在车厢窗前,看着夕阳西下,天边红霞飞天,东北平原此时正是绿色的海洋,举目望去,一望无际的绿色漫延,大部分种植的作物都是玉米,大豆,水稻等。速生的杨树林斑块散缀其间,这是一种美丽的东北农业景观,绿色与天空的结合处,正是红色的晚霞,俗话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明天会是好天气,而我也正在行千里的途中。把目光收回近处的小村庄,不禁想起了那首印在脑海中的乡村小调“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袅袅的炊烟慢慢升腾,漫散,在村庄中形成了一个薄薄的烟层,如绢似纱,动态实足,飘洒之极,甚是喜欢。
记下这段,聊以表达自己的行程,打发火车上的无聊时光,夜色慢慢袭来,大地宁静,天籁之音开场,让心飞向远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46734-247273.html

上一篇:蚂蚁的“不要丢弃”信号
下一篇:学习笔记-景观生态学是可持续保护的基础-Dr. John A. Wiens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