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地球内部也存在巨大海洋:地球形变导致内外海洋循环

已有 2048 次阅读 2021-11-27 18:15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地球内部也存在巨大海洋:地球形变导致内外海洋循环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美国研究专家在一项新的研究报告中推断地球的覆盖层位于地壳与地心间储存估计比地球表面海洋总量还要多上三倍的丰沛储水区。这惊人的储水区在地表下700公里深处,在上地幔与下地幔中间的区域,经年累月看似平静。

       有报道称,2021 年多灾多难,各国频频传出噩耗,就连南太平洋也不太安稳,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海水正在以每百万年3000万亿吨的速度消减,折算下来,每年会有30亿吨海水被吞噬。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却从未听说过海水消失,但现在,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计算表明,由于日地月位置不同,地壳容积变化最大可达229km3,上地幔容积变化为204km3,下地幔容积变化为104km3,由此形成“地球的呼吸"。

       对潮汐运动的最新计算结果表明月亮在赤道时产生的半日潮使大气对流层、水圈和液核分别有54181864432753103 km3的体积绕固体地球向西运动形成赤道高空风、西向海潮和液核表层西向漂移由于大陆地形的阻挡形成大气、海洋和液核的涡旋、湍流和异常大潮以及冷暖海水的上下和东西向振荡与混合岩石圈和下地幔分别有275410599 km3的体积胀缩是其中熔融部分流动、上涌和喷发的动力太阳相对地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摆动使流体相对固体南北振荡与混合地球在春分和秋分扁率变为最大形成赤道大潮两极高纬地区分别有66059985251368 km3体积的大气、海水和液核流体通过临界纬度(35o)流向赤道并在科里奥利力和西向引潮力作用下加速向西漂移使各圈层自转速度变小差异旋转速度增大高纬地区排气排液活动强烈其中大气对流层日长增加最为显著97s, 是岩石圈日长增加值(0.00027s)的359259地磁活动在两分点达到最大值是其证据[1-3]潮汐形变引起的全球性地壳容积和地表面积变化的计算实例,可参看文献[4]. 

       这表明,无论是地表海洋,还是地下海洋,它们都在循环运动,动力来自日月潮汐引力产生的地球潮汐形变。我们称之为“地球的呼吸”。

       NASA的SABER卫星首次观测到因周期性的高速太阳风而产生的地球上层大气层的“呼吸”——一种膨胀和收缩的活动。根据美国最新的卫星观测结果,地球大气层正在有序地扩大和收缩,平均每九天就有一个周期!地球似乎在缓慢地呼吸,地球每天都在波动,在0.5到0.8米的范围内波动。

       随着太阳的27天的自转周期,这些太阳风通常以9天为周期冲击地球。高速太阳风有时候显示出的是七天的周期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8792.html

        太阳风对地球内外磁层的冲击也会产生同样的效应。


相关报道

地球内部也存在巨大海洋专家称其是地表海洋的三倍!

美国研究专家在一项新的研究报告中推断地球的覆盖层位于地壳与地心间储存估计比地球表面海洋总量还要多上三倍的丰沛储水区。

这惊人的储水区在地表下700公里深处,在上地幔与下地幔中间的区域,经年累月看似平静。

地球内部也存在巨大海洋专家称其是地表海洋的三倍!.jpg


由美国西北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史帝夫?雅克布森与新墨西哥大学地震学家布兰登Schmandt带领的研究团队推测这些水分被锁在一种名为尖晶橄榄石又称林伍德石的矿物结构中。

尖晶橄榄石是一种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下所产生的矿物,有着罕见结晶状结构,外观与橄榄石相似。

https://news.4399xyxy.com/r/edb04e7d89706465.html?from=sgxxl&page=index&area=dabiao&index=0&usid=%u5C40%u57DF%u7F51i9f0

马里亚纳海沟每年会有30亿吨海水被吞噬

已有 791 次阅读 2021-9-27 09:07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马里亚纳海沟每年会有30亿吨海水被吞噬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有报道称,2021 年多灾多难,各国频频传出噩耗,就连南太平洋也不太安稳,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海水正在以每百万年3000万亿吨的速度消减,折算下来,每年会有30亿吨海水被吞噬。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却从未听说过海水消失,但现在,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KC7OAI705356HAK.html

     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地球各圈层的扁率不断变化,引起各圈层容积相应改变,其中,地壳容积的改变会造成火山喷发和海水消失等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

      1. 潮汐造成地壳的膨胀和收缩的交替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全球地震每年约发生近1500000次,平均每天4000余次,其中有感地震和弱震占到99.898%。其中年平均次数的详细数据如下:5.0-5.9级地震为1669,67次,6.0-6.9级地震为148.58次,-7.0-7.9级地震为14.33次,8级以上地震为1.33次。

日月引潮力使地球海洋潮汐半日产生60厘米的震荡起伏,固体地壳半日产生20厘米的起伏震荡,是小地震发生的主要动力。大震的发生次数很少,需要长期的应力积累,潮汐是激发因素。潮汐造成地壳的膨胀和收缩的交替,是海底扩张的周期性动力。

当潮汐形变导致地球扁率变大,赤道和低纬度圈扩张;当潮汐形变导致地球扁率变小,赤道和低纬度圈收缩。一张一缩形成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见图1


潮汐形变导致的海底扩张.

2.     地壳潮汐形变的数值计算 

对潮汐运动的最新计算结果表明月亮在赤道时产生的半日潮使大气对流层、水圈和液核分别有54181864432753103 km3的体积绕固体地球向西运动形成赤道高空风、西向海潮和液核表层西向漂移由于大陆地形的阻挡形成大气、海洋和液核的涡旋、湍流和异常大潮以及冷暖海水的上下和东西向振荡与混合岩石圈和下地幔分别有275410599 km3的体积胀缩是其中熔融部分流动、上涌和喷发的动力太阳相对地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摆动使流体相对固体南北振荡与混合地球在春分和秋分扁率变为最大形成赤道大潮两极高纬地区分别有66059985251368 km3体积的大气、海水和液核流体通过临界纬度(35o)流向赤道并在科里奥利力和西向引潮力作用下加速向西漂移使各圈层自转速度变小差异旋转速度增大高纬地区排气排液活动强烈其中大气对流层日长增加最为显著97s, 是岩石圈日长增加值(0.00027s)的359259地磁活动在两分点达到最大值是其证据[1-3]潮汐形变引起的全球性地壳容积和地表面积变化的计算实例,可参看文献[4].

对于一个封闭完整的弹性地球, 上述计算值只能给出地球弹性形变的规模. 但是, 对于岩石圈具有复杂断裂系统的地球, 上述计算值就给出了地下流体流动、上涌和喷发的可能性和规模.

       3. 结论

        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海水正在以每百万年3000万亿吨的速度消减,折算下来,每年会有30亿吨海水被吞噬。其实,潮汐引起的地壳和海水的物质交换数量远远大于这一数值。相互之间有进有出,这一数值不过只是最终净变化。变化周期为13.6天、30天、半年、一年、18.6年。我们称之为地球的呼吸。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宋秀环刘淑琴.  地球潮汐形变的数值评价.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7,17(2):53-58.

2.       杨学祥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23(2): 77-80.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http://www.geophy.cn/CN/volumn/home.shtml 

http://news.sina.com.cn/c/t/20120627/152316.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892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622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5825.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14137.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1年11月27日晚报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1年11月28日早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2 范振英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