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转载]人类历史上最大地震有多可怕,海水突然消失,海底鱼虾乱跳

已有 2132 次阅读 2020-11-25 18:44 |个人分类:防灾信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人类历史上最大地震有多可怕,海水突然消失,海底鱼虾乱跳

202011/2510:55

一提起“地震”,大家能想到的,除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大地震,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唐山大地震了。在那场7.8级的地震中,共有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在人类地震史上死亡人数位居第二,仅次于1920年同样发生于我国宁夏的海原地震。

(智利大地震后的狼藉场面)

不过,在地震强度等级上,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才是人类科学观测史上,所记录到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仅一个月的时间里,智利南北1400公里的狭长地带,累计发生了数百次地震,其中超过8级的3次,超过7级的10次,9.5级地震为人类史上罕见。

一、地震的成因。

在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的大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几个地震带上,而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就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南美洲西海岸地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主要由于太平洋板块向环太平洋周边地区俯冲造成,这种俯冲因其结构和运动方式允许更多的应力积累集中释放。智利大地震正是由纳斯卡板块向南美板块下俯冲造成,因此成为地球上最强烈的地震之一。

(地震导致的路面开裂)

二、地震的双重伤害。

为时一个月的智利大地震,导致数万人死亡或失踪,近200万人无家可归。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智利人民饱受地震和火山灰双重伤害。

其中9.5级的地震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其震中靠近智利瓦尔迪维亚,位于圣地亚哥以南700公里处的海底。

强震持续11分多钟,造成的震害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在短短几分钟内,瓦尔迪维亚的电力和供水系统被完全摧毁,整个小镇大约40%的房屋被毁,火车站也因此中断运行。

大震过去后,惊慌失措的人们,还没有从废墟中爬出来。一些在码头工作的工人,惊讶地发现,海水突然急剧退落,曾经几十米深的海底转眼间暴露在人们眼前。一些大胆的人甚至开始下到海底,捡拾搁浅的鱼虾,他们没有意识到,灭顶之灾即将到来。

大约15分钟以后,退去的海水突然骤然上涨,高约几十米的水墙呼啸而至,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智利和太平洋东岸的城市和乡村。

那些原本躲过地震的港口码头工人及海边游客,瞬间被吞噬。停在港口的船只,沿岸的建筑物被击得粉碎。那些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转眼间又被海浪埋于海底,而那些埋于废墟中尚未死去,等待救援的遇难者,也被海水淹死。整个太平洋东岸,以蒙特港为中心近800公里的区域,几乎被汹涌的海浪洗劫一空。

(受到海啸危害的日本岛)

三、地震引发的海啸危害。

由于此次大地震发源于深邃的太平洋海底,所制造的巨大海水涌浪,除肆虐太平洋东岸外,还以每小时600公里的速度,向其它三个方向快速前进。其侵袭范围远达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南部,连遥远的阿拉斯拉和阿留申群岛都没能幸免,甚至在距震中1万公里的海面,仍有70厘米高的巨浪。

海浪到达日本岛时,其浪高达到7米到8米,日本的本州、北海道等地受到海啸的极大破坏,数百名在海边劳作的日本人,被突如其来的海浪卷入大海。沿海几千所住宅被冲走,2万多亩良田作物被淹,15万人流离失所,几乎所有的港口和码头都遭到破坏。

我国沿海由于外围诸岛的缓冲保护,所受到的影响极小,但仍然能感受到海浪的变化。

四、反思和启示。

尽管智利大地震给当地造成严重的伤亡和损失,但和其巨大的震级相比,其伤亡人数仍然远低于人们的预料。那些建筑物虽然破坏严重,但真正倒塌的也只是极少数,这是因为作为强地震带上的智利人,在建筑施工和设计时,都严格执行抗震标准。

可见,加强抗震设防,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是智利大地震人员伤亡极低的根本原因。这也警示人们,特大地震虽然是罕见事件,但仍然需要建筑监管部门和施工企业,严格执行抗震标准,不可自认为远离地震中心而麻痹大意,心存侥幸降低成本和抗震质量。

https://new.qq.com/omn/20201125/20201125A03YAB00.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259843.html

上一篇:11月25日太阳黑子监测和新冠疫情发展数据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0年11月26日早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2 周少祥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