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祥
气象学家开始瞎子摸象:天空无云地球暖
2019-2-27 18:41
阅读:3855
标签: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 云的双重作用, 火山喷发, 生物灭绝

气象学家开始瞎子摸象:天空无云地球暖


       5600万年前,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激增,短短几千年内气温陡升5℃。陆地上动植物被迫向两极迁移,海洋生物则因为海水酸化和缺氧而大量死亡。这一事件在世界各地的地层中留下了丰富的证据,史称“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国外研究发现,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导致气温升高,再加上云量减少带来的恶性循环,足以解释5600万年前地球的温度骤升。这一成果,在2月25日发表在了《自然‧地球科学》这本顶级刊物上。

1给出了地质旋回与地球自转周期的相关关系,热幔柱强烈喷发导致海洋升温、温室气体排放和大量生物灭绝。5600万年前地球的温度骤升与5500万年北大西洋火山边缘以及生物灭绝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现代气象学家一叶障目,只见白云,不见火山,忽视火山作用,忽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源泉,忽视海洋增温排出的温室气体。所谓模型推演不过是瞎子摸象,纸上谈兵。

表1  地球自转周期与地质旋回

Table 1  Earth’s rotation periods and geological cycles

时间   地球自转  全球气候   生物灭绝事件            

/Ma                                               形成物   体积/106km3

140    加快      温暖期  

 

120    加快      温暖期    不明显 (水下喷发)     翁通爪哇海台       36

110    加快      温暖期  大规模生物灭绝        凯尔盖朗海台      变小

65     加快高峰  温暖期  恐龙灭绝,所有物种近  德干暗色岩        变小

              一半灭绝                        

55     减慢      变冷    许多深海有孔虫类和    北大西洋火山      变小

                           陆生哺乳动物灭绝      边缘

15     减慢      变冷      大规模物种灭绝        哥伦比亚河溢       1.3

                                                       流玄武岩

-8     减慢      大冰期

 

已有的研究表明,陆地和海洋含碳量远高于大气,存储在海洋中的碳只要释放2%,就将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一倍。白垩纪大气碳含量是目前的8~10倍,末次冰期高峰时大气CO2CH4含量分别比现在减少30~40 %50 %。构造运动释气和海洋增温排气是主要原因。


图1  巨大火成岩省和全球变暖


       该研究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承认自然因素可以导致大规模全球变暖,排除了人为作用的虚构,强调了云的作用。我们研究的云的双重作用有截然不同的结论(见下文)。        


相关博文:

“好晒啊,云赶紧遮住太阳就好了”——对不起,以后可能没有云了

果壳网1小时前

我要分享

“向白云大声地呼喊,说声我爱你”

如果云知道,想你的夜慢慢熬嗷袄~~~”

在不少 暴露年龄 脍炙人口的歌曲里,都不难找到“云”的身影,仿佛云理所当然地存在于我们的世界。

然而,最近,科学家们发现,如果全球温度继续升高,天上的层积云将可能迅速消失。到那时,地球将会迎来高达12℃的升温——这种变化无疑是毁灭性的。

5600万年前,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激增,短短几千年内气温陡升5℃。陆地上动植物被迫向两极迁移,海洋生物则因为海水酸化和缺氧而大量死亡。这一事件在世界各地的地层中留下了丰富的证据,史称“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当时二氧化碳激增的速度,只有今天的1/10

留存在地层里的历史记录,让气候学家有机会检验他们的气候模型。然而,即便考虑了当时地球上跟今天不同的地理、海洋和生物环境,气候模型根据二氧化碳增加而推演出来的气温升高速度,仍然远远落后于地质记录里的实际气温增幅。他们的气候模型,似乎漏算了某个重要的因素

这个因素,可能是云。

自然界里美丽的云 | unsplash.com

在如今的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2/3的地表被云层覆盖。相对于颜色更深的陆地和海洋,白色的云层会反射更多的阳光。然而,随着地球变暖,云也会变少。这会带来一个恶性循环:气温升高→云变少→反射阳光减少→吸收阳光增多→气温升得更高→云变得更少……

这一效应此前在较为粗略的模型中就有显现,但直到现在,气候学家才有能力使用超级计算机,细致地模拟升温过程中云量的具体变化。确切来说,他们模拟了高度较低、降温效果最显著的层积云

在3*3千米的天空范围内模拟层积云(仰视视角) | A World Without Clouds / quantamagazine.org

把这一因素纳入气候模型之后,他们发现,对于当年的那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气候模型的结果终于跟地层里的记录对应上了。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导致气温升高,再加上云量减少带来的恶性循环,足以解释5600万年前地球的温度骤升。

这一成果,在2月25日发表在了《自然‧地球科学》这本顶级刊物上。

但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值得兴高采烈,反倒有理由让我们更加忧心忡忡。因为接下来,气候学家就把经过检验的气候模型,套用到了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

计算机模拟显示,云盖的消失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存在一个临界点——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到1200 ppm,层积云就会变得不稳定而迅速消散。前面说过,今天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激增的速度,是5600万年前“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的10倍。仍像现在这样照常使用化石燃料的话,超过这个临界值大概用不了100年的时间。

气候变化对云的影响 | A World Without Clouds / quantamagazine.org

如果只考虑温室效应临界浓度会让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4℃。可别小瞧了这个数字。跟上一次冰河世纪相比,今天地球的平均气温不过高了4.5℃而已。5600万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赤道区域变成不毛之地,海洋生物大规模死亡,也只是因为气温升高了区区5℃。

而现在,如果新的气候模型是正确的,超过临界浓度之后,云盖会迅速消失,让地球表面吸收更多的光照,导致平均气温在温室效应已经升高的4℃之上,再飙升大约8℃

那可就是12℃的升温呀!这样的气候剧变,从各个层面上说,都将是毁灭性的。

当然,乐观一点来看,新的气候模型可能也未必准确,更何况还有差不多100年的时间,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大概没什么机会亲眼看到那一天的到来。大概率来说,这件事与你无关,可以高高挂起了。

只不过,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的话,人类文明的末日大概就真的不远了。

作者:steed

编辑:喵酱

一个AI

怎么,活不到100年以后就觉得气候变化跟你没关系了嘛?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NcvlHf


地表水拯救了地球:温室效应会使地球变为金星吗?

已有 644 次阅读 2019-2-10 15:27   

地表水拯救了地球:温室效应会使地球变为金星吗?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

 

据网上资料,金星是一颗类地行星,因为其质量与地球类似,有时也被人们叫做地球的姐妹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没有磁场的行星。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轨道最接近圆形,偏心率最小,仅为0.006811

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确实,从结构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的半径约为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径3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0.88倍,质量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

虽说如此,但两者的环境却有天壤之别:金星的表面温度很高,不存在液态水,加上极高的大气压力和严重缺氧等残酷的自然条件,金星有极少的可能有生命的存在。由此看来,金星和地球只是一对貌合神离的姐妹。

金星周围有浓密的大气和云层。只有借助于射电望远镜才能穿过这层大气,看到金星表面的本来面目。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最多,占97%以上。时常降落巨大的具有腐蚀性的酸雨。金星表面温度高达500大气压约为地球的90倍(相当于地球900深海中的压力)。

金星地表没有水,空气中也没有水份存在,其云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而且较地球云层的高度高得多。由于大气高压,金星上的风速也相应缓慢。这就是说,金星地表既不会受到风的影响也没有雨水的冲刷。因此,金星的火山特征能够清晰地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金星是温室效应的试验场

 

金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并含有少量的氮气。金星的大气压强非常大,为地球的92倍,相当于地球海洋中1千米深度时的压强。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温室效应在金星上大规模地进行着。如果没有这样的温室效应温度会下降400。在近赤道的低地,金星的表面极限温度可高达500。这使得金星的表面温度甚至高于水星虽然它离太阳的距离要比水星大的两倍,并且得到的阳光只有水星的四分之一(高空的光照强度为2613.9 W/㎡,表面为1071.1 W/㎡)。尽管金星的自转很慢(金星的一天比金星的一年还要长,赤道地带的旋转速度只有每小时6.5千米),但是由于热惯性和浓密大气的对流,昼夜温差并不大。大气上层的风只要4天就能绕金星一周来均匀的传递热量。

金星浓厚的云层把大部分阳光都反射回了太空,所以金星表面接受到的太阳光比较少,大部分阳光都不能直接到达金星表面。金星热辐射反射率大约是60%可见光反射率就更大。虽然金星比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要近,它表面所得光照却比地球少。如果没有温室效应作用,金星表面温度就会和地球很接近。

人们常常会想当然的认为金星的浓密云层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事实证明这是非常荒谬的。与此正相反,如果没有这些云层,温度会更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存在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才是吸收更多热量的真正原因。

金星表面的温度很高,是因为金星上强烈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金星上的温室效应强得令人瞠目结舌,原因在于金星的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00倍,且大气97%以上是保温气体”——二氧化碳;同时,金星大气中还有一层厚达2030千米的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二氧化碳和浓云只许太阳光通过,却不让热量透过云层散发到宇宙空间。被封闭起来的太阳辐射使金星表面变得越来越热。温室效应使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65485℃,且基本上没有地区、季节、昼夜的差别。它还造成金星上的气压很高,约为地球的90倍。浓厚的金星云层使金星上的白昼朦胧不清,这里没有我们熟悉的蓝天、白云,天空是橙黄色的。

 

温室效应会使地球变为金星吗?

 

二氧化碳(分子式为CO2)和水汽等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有效地吸收地球表面、大气本身相同气体和云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重新发射红外辐射,其中有一半返回到地表,在夜间持续辐射,使地表不致因缺乏太阳辐射而变得太冷。温室气体这种保护地热量散失的作用,叫温室效应。正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存在,使地表维持15的平均温度上,否则地表温度将是-18,这为人类和整个生物圈提供了一个温暖的环境。这个效应主要归因于水汽的作用。

伴随全球变暖导致的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不断攀升的地球表面温度已经变成人类命运的噩梦:温室效应会使地球变成金星吗?

我们在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在最初阶段可以起到增温作用,伴随全球变暖,大量水蒸气形成。水蒸气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能使全球变暖加剧,当大气中水蒸气的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形成云层遮蔽太阳光,使气温变冷,因此,水蒸气具有致冷和致暖的的双重身份。当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化为微粒冰晶的时候,也会对太阳光产生反射作用,起到降温效果。大量降水会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酸雨,将二氧化碳带回岩石圈和海洋。一个寒冷的时期在自然的调节作用下可逆地发生了。我们称之为水蒸气的双重效应。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1294.html

金星地表没有水,空气中也没有水份存在,所以,金星的温室效应越演越烈,而地球因为有地表水和大气水,可以有效阻止温室效应的恶性发展,形成冷暖的良性周期循环。

只要地球地表和大气中有水存在,水蒸气的双重作用就回不间断地起作用,地球就不会变成金星。

 

火星为什么没有水

 

金星本身的磁场与太阳系的其它行星相比是非常弱的。这可能是因为金星的自转不够快,其地核的液态铁因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磁场较弱造成的。这样一来,太阳风就可以毫无缓冲地撞击金星上层大气。最早的时候,人们认为金星和地球的水在量上相当,然而,太阳风攻击已经让金星上层大气水蒸气分解为氢和氧。氢原子因为质量小逃逸到了太空。金星上氘(氢的一种同位素,质量较大,逃逸得较慢)的比例似乎支持这种理论。而氧元素则与地壳中物质化合,因而在大气中没有氧气。金星表面十分干旱,所以金星上岩石要比地球上的更坚硬,从而形成了更陡峭的山脉、悬崖峭壁和其它地貌。一条从南向北穿过赤道的长达1200千米的大峡谷,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峡谷。

 

火星为什么有浓密的大气

 

我们在2006年发现,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的轨道偏心率分别为0.2060.0070.0170.093,大气浓度分别为极其稀薄、浓密、标准、稀薄。两者成反比的原因是,较大的轨道偏心率使行星在接近太阳时像彗星一样丢失一部分大气。

地球轨道偏心率在冰期时增大为0.0607,使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变低,降低了对地球表面的保温作用,导致10万年周期致冷作用的增强。由于地球轨道偏心率10万年周期项振幅不到近日点进动2万年周期项振幅的一半,其引起10万年冰期周期的作用受到质疑[17]。大气浓度变化、地壳均衡运动和强潮汐变化三种作用能增强10万年周期作用,给出10万年冰期周期的合理解释。

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轨道最接近圆形,偏心率最小,仅为0.006811。这是它有浓密大气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815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9877.html

 

水循环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

 

金星地表没有水,空气中也没有水份存在,其云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而且较地球云层的高度高得多。由于大气高压,金星上的风速也相应缓慢。这就是说,金星地表既不会受到风的影响也没有雨水的冲刷。因此,金星的火山特征能够清晰地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金星没有板块构造,没有线性的火山链,没有明显的板块消亡地带。尽管金星上峡谷纵横,但没有哪一条看起来类似地球的海沟。

迹象表明,金星火山的喷发形式也较为单一。凝固熔岩层显示,大部分金星火山喷发时,只是流出的熔岩流没有剧烈爆发、喷射火山灰的迹象,甚至熔岩也不似地球熔岩那般泥泞粘质。这种现象不难理解。由于大气高压爆炸性的火山喷发,熔岩中需要有巨大量的气体成分。在地球上,促使熔岩剧烈喷发的主要气体是水气,而金星上缺乏水分子。另外,地球上绝大部分粘质熔岩流和火山灰喷发都发生在板块消亡地带。因此,缺乏板块消亡带也大大减少了金星火山猛烈爆发的几率。

我们在最新的博文中指出,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美国华盛顿大学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伴随着海底地壳运动,数量惊人的海水正涌入地球内部。科学家通过布置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底地震仪发现,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间俯冲带被灌入的海水量是预计的3倍。这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确切证据:数量惊人的海水正涌入地球内部,并在地下受热膨胀,为地震火山提供了确切的爆炸动力。我们在2016年就提出,地震和火山动力同源,全球地震带和火山带几乎完全吻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8408.html

水循环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冷暖交替、火山喷发、地震活动、构造运动和板块构造,都离不开水的参与。火星因为没有充足的水,所以没有大冰期和温暖期的交替,没有剧烈的火山喷发,没有板块构造,没有线性的火山链,没有明显的板块消亡地带。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2.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5. 杨冬红, 杨学祥, . 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3): 1023~1027Yang D H, Yang X X, Liu C.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6, 21(3): 1023~102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1497.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6458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