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全球变暖的最后一博:2019年或2020年最暖

已有 25010 次阅读 2018-12-27 10:36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19年最暖, 自然周期, 拉马德雷周期, 月亮赤纬角周期, 太阳黑子

 全球变暖的最后一博:2019年或2020年最暖

                                  杨学祥

 

关键提示:AccuWeather高级气象学家Brett Anderson认为2019年最终会成为全球变暖效应下2个最高温年份中的一个。”厄尔尼诺现象的全球温度影响有时会延迟。因此,尽管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已经结束,但2020年可能会比2019年更温暖。Anderson说,2019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3570.html

尽管我们在2008年就预测了2014-2016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9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20143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3570.html

 

相关论文

 

自然降温的新证据:近16年全球变暖停滞

杨冬红1,2, 杨学祥3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长春  130026

2 吉林大学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026

3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6

 

    综合分析了与近10(1999-2008)全球变暖停滞有关的几个问题。首先,1999-2008年全球平均温度增量接近零,这1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其次,自然变化如强潮汐、地震、火山活动、太阳辐射、ENSO及大西洋洋温盐环流变化可能影响全球平均温度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但是不大可能改变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其三,PDO可以解释准60年的气候周期变化,强潮汐和强震可以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导致全球气候变冷,强潮汐、强震与冷气候一一对应。其四、最新研究指出,1997~1998年赤道太平洋进入一个持续很久的低温状态,抑制了全球变暖的速度。海水温度的波动被称作拉马德雷现象(PDO),这种现象是解开“间断”谜团的关键。其五、德雷克海峡海冰控制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跷跷板运动”。

关键词  全球变暖停滞,太平洋十年涛动,潮汐,地震,太阳黑子

The new evidence of natural cooling: the pause of global warming from 1997 to 2013     

YANG Dong-Hong1, 2, YANG Xue-Xiang3

1 Research Center of Palaeontology & Stratigrfaphy,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6,China

2 Key-Lab for Evolution of Past Life and Enviroment in Northeast Asia, Ministry of Eduation China,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 China

3 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6,China

 

Abstract: Issures related to the pause of global warming in the last decade are reviewed. It is indicated that: 1) decade of 1999-2008 is in cold phase of PDO, so temperature increment is near zero. 2)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strongest tide, earthquakes, volcanism, solar radiation, ENSO, and Atlantic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can impact the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However, it will not mask the global warming trend for a long time. (3) PDO CAN explain an intriguing 60-year cycle in the world’s temperature. The strong tides and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ocean bottom can bring the cool waters at the deep ocean up to the ocean surface and make the global climate cold. So, earthquake, strong tide and global low temperature are close together4) Now, as the global-warming hiatus enters its sixteenth year, scientists are at last making headway in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heat. In 1997–98, the equatorial Pacific is into a prolonged cold state that has suppressed global temperatures ever since. This variation in ocean temperature, known as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 may be a crucial piece of the hiatus puzzle. 5) The sea ices in Drake Passage play an important in seesaw between Pacific Ocean and Atlantic Ocean..

Key words: pause of global warming;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tide; earthquake; sunspot

 

1 引言

 

16年(19972013年)全球变暖的停滞已经成为当前气候学研究的热门问题,10年前相关理论就已预测到这一现象必然发生。

“拉马德雷”(Lamadre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在气象学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英文缩写为PDO),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Lamadre 已经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冷位相”发生在1890年—1924年和1946年—1976年,期间拉尼娜得到增强;“暖位相”发生在1925年—1946年和1977年—1999年,期间厄尔尼诺得到增强。Lamadre是西班牙语“母亲”的意思,即她是El Nino(圣婴)和La  Nina(圣女)的母亲,其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20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1925~1944年,1978~2000年。它们与PDO暖位相1925~1946年和1977~1999年对应;而明显变冷的20世纪初期和60年代,与PDO冷位相对应。一个推论自然产生:2000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变冷应该是自然的发展趋势(杨学祥,2004;杨学祥等,2005),“潮汐调温效应”(Keeling, 2000;杨冬红等;2011)、“深海巨震调温效应”(郭增建,2002;杨冬红等,200520062011)、“德雷克海峡海冰开关效应”(杨学祥,2003;杨学祥等,2005;杨冬红等,2007)、“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杨学祥 等,199619981999)是其动力机制。

推论提出十年后,PDO冷位相时期的自然降温被实践证实:近16年(19972013年)全球变暖的停滞。

 

2 16年(19972013年)全球变暖的停滞

 

由于全球温室气体迅速增加,但1999-2008年全球平均温度增量接近零,说明自然变化如火山活动,太阳辐射、ENSO及大洋热盐环流变化可能影响全球平均温度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王绍武 等,2010)。近10(1999-2008)全球变暖停滞客观存在,这等同于自然的降温因素也客观增大。


1  1975-2008年全球温度矩平(相对于1961-1990年平均)(灰色),去掉ENSO影响的全球温度矩平(蓝色),以极1999-2008年温度变化趋势(包括误差范围)(红色)(Kerr, 2009; 王绍武 等,2010)。

Fig 1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anomalies (relative to 1961-1990)(gray),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anomalies after the effect of ENSO has been subtracted (blue), and temperature tread of 1999-2008(red) Kerr, 2009; 王绍武 等,2010.

 

16年(19972013年)全球变暖的停滞已经成为当前气候学研究的热门问题。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仍在继续,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在不断升高,但是全球平均温度却没有显著升高。为此,提出来各种各样的解释,如太阳辐射减弱、小火山活动不断、特大地震集中发生、强潮汐降温、拉马德雷暖位相转为冷位相及热量向深层海洋传输等((Keeling, 2000Easterbrook D J20012009;郭增建,2002, 2007Michael Jet al, 2002; 杨学祥,2004;杨学祥等,2004, 2005;杨冬红等,2005, 2011, 2013a, 2013b, 2014Knight J et al, 2009; Lean J L et al, 2008, 2009; Swanson et al2009Foster G et al, 2011; Gusmas V et al, 2013; Meehl G A et al, 2011,2013, 2014; Watanabe M et al, 2013; Yu Kosaka et al, 2013Jeff2014Xianyao Chen et al2014Matthew et al2014Kerr R A, 2009; Sarah, 2011; 曲维政,2011)

研究表明,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信风大幅加速,使得温暖的表层海水被推入海洋深处,从而减少了流到大气中的热量。反过来,太平洋海面温度的降低促使其他地区气温进一步降低,现在还不清楚是什么导致太平洋信风加强(Trenberth et al2014England, M. H. et al2014)。

事实上,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得到增强,必然有赤道信风增强。相反,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增强,必然有赤道信风减弱。1909-2014年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可参见表1(吕俊梅 等,2005

1  PDO的冷暖位相下El NinoLa Nina事件发生年份(吕俊梅 等,2005

Table 1 The year when El Nino and La Nina events occurred in cold and warm phases of PDO (Lv X J, et al, 2005)

PDO冷暖位相

         厄尔尼诺事件年份

   拉尼娜事件年份

1909-1924年(冷)

191119131918

19091910191619221924

1925-1945年(暖)

1925192919301940

193819421944

1946-1976年(冷)

 

1951195719631965

196919721976

19491954195519561964

19671970197119731975

1977-1999年(暖)

19821986198719911997

198419881999

2000-2030年(冷)

2002,2004,2006,2009

20002005200720102011

注:最后一栏是笔者添加的。

 

另一项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的提高自1999年以来放缓了,原因就在于大西洋海面以下水温的提高。全球变暖的主要缓冲器是大西洋。研究显示,过去14年间,大西洋洋面以下300米的海水吸收了本应让地表温度提高的大量热量。海洋储存热量的一大关键机制是洋流,洋流会像传送带一样将盐度高的热带海水输送到大西洋北部水域,并在抵达那里之后下沉,热量也在这一过程中沉入海底。自然循环模式使得这种“传送带”模式的速度在上世纪90年代加快,并于2006年开始降低。与此同时,自1999年开始,大西洋储存的热量可能达到1036J,而同一时期大气温度基本保持稳定不变。与此相反,他们的数据显示太平洋却没有储存多少热量(Xianyao Chen et al2014)。

事实上,由于北部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印度洋和太平洋表面的大部分热量是通过大西洋来向北极输送的,大西洋洋面以下300米的海水吸收了本应让地表温度提高的大量热量就是必然的,它包括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吸收的热量(见图2)(杨学祥,20022003)。北太平洋通过白令海峡向北极输出的热量为10TW(1TW = 1012W),南太平洋向南极和大西洋输出的热量为1190TW,是前者的119倍。而北大西洋输出的热量包括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量,其中向北极输出的热量为260TW(Houghton1998)。


2海洋热输送的数量估计(Houghton,1998

Fig 2 The amounts of the heat energy by ocean carriedHoughton,1998

 

将大西洋不断变暖的水温与全球气候变化一起模拟的结果发现,大西洋上空的空气上升,而太平洋上空的空气下降,就像跷跷板一样,但没有找到证明“跷跷板”机制的决定性证据(Karl Stein et al,2014England, M. H. et al2014)

事实上,北太平洋对北极的半封闭状态和南太平洋对南极的开放状态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构造基础,它导致北太平洋海表热能的积累和周期性向南太平洋输送。南极海冰和南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德雷克海峡冰冻线的季节性北移,关闭了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开关,导致秘鲁寒流的对应增强,是拉尼那事件发生和秘鲁沿海表层水季节性降温的主要原因,我们称之为“德雷克海峡海冰气候开关效应”。这表明,北太平洋向南太平洋输送热量的波动性是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发生的本质原因,相应的海洋环流在温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发生(杨学祥,20022003;杨冬红 等,2007)。

观测发现,2003年以前的过去三十年来,南北两半球的亚热带太平洋海域与赤道太平洋海域之间的环流速度有所放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了变化,从亚热带到达赤道海域的海水减少了25%。赤道太平洋海域的海面水温过去30年来已上升了0.8摄氏度。太平洋环流速度放慢,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厄尔尼诺现象越来越频繁而且持久有关(Michael J2002;杨学祥,2003)。

事实上,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对应太平洋环流速度放慢和赤道太平洋海域的海面水温增加。此时,南极大陆的海冰也相应减少(周秀骥 等,1996)(见图3)。全球迅速变暖,厄尔尼诺强烈发生,太平洋环流速度放慢,南极海冰相应减少,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减少,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特征。20世纪最强的两次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暖位相时期,分别发生在1982-19831997-1998年。

105km2

   

         3 南极大陆海冰净冰面积指数历年月平均距平累计变化趋势(周秀骥 等,1996

           Fig3 Trend of sea ice changes on South Pole continentZhou X J et al, 1996

 

从图3中可以看到,南极半岛海冰变化在1973~19945月期间是一个大的单峰期,最高峰期在19803月,比其它地区滞后4~5年,最低谷值在19945月,比其它三个区滞后6~7[2]。以此速度计算,南极半岛海冰将在2000年以后开始增加(杨学祥,2003)。

由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在南半球彼此相连,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畅行无阻,形成开放性的西风漂流。因此,南太平洋的环流速度与南极半岛的德雷克海峡海冰状况密切相关。如果德雷克海峡被海冰封闭,南太平洋的环流速度就会大大增加。反之,南太平洋的环流速度就会减慢,热能输送就会减弱,能量就会积累在南太平洋(杨学祥,20032004 杨学祥等,2005 杨冬红 等,2007a)。

值得关注的是,太平洋环流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变慢,与此相反,大西洋自然循环速度在上世纪90年代加快,并于2006年开始降低。原因就在于德雷克海峡的海冰控制作用:海冰增多,堵住德雷克海峡的海水通道,南大洋环流减慢,太平洋热能向大西洋的输送量减少,导致大西洋的热环流速度减慢,热积累减少,而太平洋内部环流加快和能量积累增多;两者呈现一升一降的跷跷板现象。根据图31973-1980年南极半岛的海冰逐渐达到极大值,堵住德雷克海峡的海水通道,减少了热能向大西洋的输送,导致南太平洋内部环流加快,热量积累增多,向南极大陆的热输送增大,使南极大陆变暖海冰融化;而1980-2000年南极半岛海冰融化,扩大的雷克海峡的海水通道,增大了太平洋热能向大西洋的输送,减弱了南太平洋内部环流,导致大西洋热能增多,太平洋热能减少。这就是“跷跷板现象”的地球物理机制。

最新的研究表明,太平洋的自然可变性是“变暖停滞”发生的主要原因。PDO冷位相是导致深层海水上升以及其他气候变化趋势的启动机制,包括快速变暖的北极和近期逐渐变冷的欧洲冬季,这种模式每隔20年到30年就会变化一次(Trenberth et al2004)。

1998年,全球平均温度创历史新高。在此之后,全球变暖停止。“全球变暖间断”是赤道东太平洋长达十年的气候变冷所致。海水温度的波动被称作PDOPDO冷位相是“全球变暖间断”的关键(Jeff2014)。

PDO冷位相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杨冬红等,20062007a200820112013a2013b;杨冬红,2009)。

 

3 变暖停滞的动力机制

 

变暖停滞的研究导致主导权之争:是太平洋推动大西洋,还是大西洋推动太平洋(Trenberth et al2014Xianyao Chen et al2014England, et al2014)?

海洋储存热量的一大关键机制是洋流,洋流会像传送带一样将盐度高的热带海水输送到大西洋北部水域,并在抵达那里之后下沉,热量也在这一过程中沉入海底(Xianyao Chen et al2014)。为什么会集中到大西洋北部水域,仅凭温度和盐度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关键的原因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北部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大西洋北部的开放状态,导致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能在南大洋向大西洋输送,形成全区规模的温盐环流通道(杨学祥,20022003)。热盐环流的显著现象表现在大西洋,但其主要动力集中在太平洋。

实验表明,海冰在海洋表面有利于海洋的冷循环;海底火山爆发,有利于海洋的热循环。在两极,海水在结冰前因密度最大而沉入海底,周围热水流来补充,形成海水冷循环,使海洋地层水越来越冷,可称之为“海底藏冷效应”;相反,太阳辐射将赤道海洋表面的海水变热,并不构成海水流动的动力,所以,洋流需要风力的推动。海底火山喷发,加热底部海水,导致低密度热水上升,形成热循环,可称之为“海洋锅炉效应”。这是中生代大规模海底火山喷发与最热气候对应的原因(杨学祥 等,1998,1999;杨冬红 等,2013a,2014)。

风力推动洋流只能影响到海洋的表层,潮汐震荡和海底地震及其导致的海啸才能将海底冷水上翻到表面,冷却大气和增大深海水温,分别称之为“潮汐调温效应”和“海震降温效应”(郭增建,2002Keeling et al2000;杨学祥等,1996199819992005;杨冬红等,200520062007a2007b20082011a2011b2013a2013b;杨冬红,2009)。

大西洋两岸构成的圆心角小于45°,大西洋的东西潮汐振幅较小;太平洋两岸构成的圆心角岛屿180°,太平洋的东西潮汐振幅达到最大值,可是更多热能进入深海。全球地震火山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对太平洋也最大。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与冷气候有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郭增建,2002;杨学祥等,2005)。

目前处于200年周期的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55年周期的PDO冷位相时期,两者有充分的历史数据表明是变冷时期。今后20年气候不再变暖,即变暖已经停止,变冷变为短周期的必然趋势,现有的气候模型忽视了这些自然因素。

但是,目前也处于1800年潮汐周期最弱时期,潮汐总体偏弱使海底冷水上翻数量减少,全球气候仍处于变暖高峰,变暖总趋势在400年内不会改变(Keeling et al2000;杨冬红等,20062007a2007b20082011a2011b2013b2013b2014;杨冬红,2009)。

强潮汐和强震周期性地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与此同时,海洋底层冷水也将同时升温。真正能反映气候变化的指标是海洋底层水增温的的速度,今后深海温度测量的大量数据才能证明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海洋底层水增温幅度是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准确指标,仅当海洋底层水温从-2℃上升到15℃(相当于从第四纪冰川期返回到中生代温暖期),海洋的降温作用才会停止(杨学祥等,1996a1996b199819992005;杨冬红等, 2011a2011b2013a2013b2014)。

 

2 太平洋十年涛动、气温与地震海啸对比

Table 2  Contrast among low temperature, 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strongest earthquake and tsunami

时期

1889-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全球气温

20世纪初低温

40年代增暖

60年代低温

80年代增暖

低温?

流感爆发

 

 

1889-1890

1900

1918-1919


1957-1958

1968-1969

1977


2009

2015

2024

中国

气温

时期

1903-1918

1919-1953

1954-1986

1987-2004

2005-

冷暖

  低温期

 高温期

 低温期

 高温期

低温?

最强

地震

时间

地点

震级

1906-01-31

哥伦比亚

Ms 8.6


1960-05-22

智利

Ms 8.9


2004-12-26

印度尼西亚

Ms 8.7

海啸死亡人数

500-1500


1061


200000

特大地震

8.5

1890-1924

6次(3

1925-1946

 11)次

1947-1976

117)次

1977-2003

  

2004 – 2002

 66)次

注:括号()内为国外数据。

 

4 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和证据

 

研究表明,在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强潮汐、火山活动、流感和瘟疫多次强烈爆发(马宗晋 等,1995),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一一对应,多因素叠加增大了太阳辐射变化的作用(见表3)(杨冬红等,2011a2011b2013a2013b2014)。1996-2008年已进入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病毒爆发将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仅仅是一个最初信号。

3 太阳黑子火山活动、流感、瘟疫、气候变冷和潮汐的对应关系

Fig 3 Contrast among sunspot, low temperature, strongest earthquake, pandemic influenza, pestilence and tides

太阳黑子

超长极小期

时间(年)

潮汐极大年

  流感

瘟疫

火山活动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62





沃尔夫

1280-1350

1264


14世纪

1275-1300


史玻勒

1450-1550

1425

1510

 

1580

持续300

1440-1460

1470-1490

1570-1600

小冰期

蒙德

1645-1715

1629

1675,1733

1742,1743

1665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20

1770

 

 

1889-1894

 

 

1894

1810-1820

1850-1860

1870-1890

1900-1920

小冰期

21世纪

1996-??

1974

2009

??

1980-??

变冷?

 

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更加敏感。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EBV)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60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分钟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射、γ射线也可使之灭活。EBV在血液样本或病尸中可存活数周;4℃条件下存放5周其感染性保持不变,8周滴度降至一半。-70℃条件可长期保存。显然,低温和低紫外线是埃博拉病毒爆发的有利条件。

4-51976年以来埃博拉病毒爆发与太阳黑子极值、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对比,初步结论是:

其一、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埃博拉病毒经历了连续14年的最长间断期,其它时间爆发强度也不大,处于相对平稳期;

其二、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埃博拉病毒爆发连续间断期不超过3年,爆发强度成倍增长,处于相对活跃期。

其三、太阳活动进入21世纪超长极小期,根据历史记录,病毒将有30-70年的集中爆发期。


4 太阳黑子,拉马德雷冷位相和埃博拉病毒爆发的对应关系(据网上资料归纳)

4 Contrast among sunspot, cold phase of PDO and Ebola virus (from Internet-work)


5 1976-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的时间分布(网上资料)

Fig 5 The time of Ebola virus occurred from 1976 to 2014 (from Internet-work)

 

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气候迅速变暖;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变暖已停止16年,极端变冷事件频繁发生。埃博拉病毒怕热喜冷的特性得到实践证明。

埃博拉病毒与太阳黑子极值关系可从图4-5明显看到:在1955-2014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中,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时的最低值对应2014年埃博拉病毒最强爆发;1969年太阳黑子峰值时的次低值对应1976年埃博拉病毒第三位爆发(1969年无资料);2000年太阳黑子峰值时的第三低值对应2000年埃博拉病毒第二位爆发;而1979年太阳黑子峰值时的最高值对应1979年埃博拉病毒低位爆发,1989年太阳黑子峰值时的最高值对应1979年埃博拉病毒没有爆发,即1979年和1989年太阳黑子峰值时的最高值对应1980-1993年长达13年的埃博拉病毒爆发间歇期。


6  1955-2014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网上资料)

Fig 6 The changes of sunspot number from 1955 to 2014 (from Internet-work)

 

2014年埃博拉病毒猛烈爆发,与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有关。太阳活动对流感爆发的影响人们早就发现。在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太阳活动减弱,辐射出的紫外线也减弱,这有利于微生物和病毒的滋生和繁殖。

 

5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的连续三年最热纪录让全球变暖起死回生

 

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在28.6-18.6度之间变动,振幅变化超过三分之一)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另两个重要因素是,厄尔尼诺导致气候变暖,拉尼娜导致气候变冷;海洋及其边缘特大地震和海啸是导致航洋表面海水降温的原因。

综合分析表明,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6月至2000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中国北方的干旱在2014年已经发生,2014-2016年全球气温将有明显上升趋势。2014-2018年特大地震会有干扰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60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事实上,我们在2008年、2012年、2014年、2015年最早提出了2014-2016年最热年的预测。

我们早在2008年就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

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6月至2000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12年印尼苏门答腊4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们在20143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2014年最热年预测

20142月以来,美国、德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或科学家纷纷表示,今年很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从而造成气候异常。更有科学家称,今年或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4-02/073029846564.shtml

2014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2522日指出,准备迎接最热年。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在南(北)纬18.6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18.6度向北(南)纬18.6度震荡一次,震荡幅度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变冷作用减弱。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

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它不仅与1997-1998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也与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

200412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6月至2000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8.5级以上地震功不可没。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气候自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但在2013年,这两种气候现象均未出现,全球气温却在升高,表明8.5级以上地震和月亮赤纬角极小值也是全球气温变化的重要因素。因为200420052007201020112012年都发生了8.5级以上地震,而2013年没有发生。

我们在2014720日指出,2013年的最热年是2014年更热年的前兆,如果2014年不发生8.5级以上地震,发生最热年的概率更大,会超过2013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3176.html

 

2015年最热年预测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候科学家2015312日在最新一期的科技公报上正式宣布,厄尔尼诺事件再次到来,2015年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http://news.163.com/15/0313/14/AKJHR1E600014SEH.html

http://www.qh.xinhuanet.com/2015-03/15/c_1114640762.htm

早在2015125日我们就指出,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blog-2277-862543.html

 

2016年最热年的预测

20150723日广州日报报道,美国政府机构今年初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是全球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热年”。不过,这一纪录有望在2015年再次被刷新。但这一纪录也不会保持太久。科学家们预计,2016年将成为下一个“最热年”。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ul/2015/07-23/7422305.shtml

我们在20143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最热年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之末、拉尼娜事件之初

1997-1998年发生20世纪最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1998年是最热年。

2015-2016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2016-2017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2016年刷新最热年记录的可能性非常大。

2014年最热年、2015年和2016年可能的最热年将验证和继续验证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2014-2016年最热纪录频发

20150723日广州日报报道,美国政府机构今年初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是全球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热年”。不过,这一纪录有望在2015年再次被刷新。但这一纪录也不会保持太久。科学家们预计,2016年将成为下一个“最热年”。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ul/2015/07-23/7422305.shtml

 

结论

 

综合分析表明,1999-2008年全球平均温度增量接近零,是2000年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必然结果。自然变化如强潮汐、地震、火山活动、太阳辐射、ENSO及大西洋洋温盐环流变化的叠加是影响全球平均温度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的原因。拉马德雷现象(PDO)和月亮赤纬角周期,是解开“变暖停滞”谜团的关键。单独一种因素不会造成如此强烈的影响。

尽管潮汐处于200年和60年的短周期高值,但潮汐依然处于1800年长周期和18.6年月亮赤纬角周期的低值,所以400年内不大可能改变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变暖可持续到24世纪,在3107年达到变冷高峰。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短期变冷长期变暖的全面准备。

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一般持续40-70年,这意味着1996-2066年期间流感和埃博拉病毒将猛烈爆发。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长度不是固定的,在9-13年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1年。从1996年太阳黑子谷值到2008年太阳黑子谷值,历时12.4年,大于11年的标准,表明1996年开始地球已进入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见表3)。潮汐在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达到最强,由于潮汐强度的长期减弱,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要小于18-19世纪道尔顿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不可能再现17-18世纪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再现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需要在3107年附近。

在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强震、低温、流感、瘟疫等重大灾害频繁发生,2009H5N1甲型流感爆发和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是最初的预警信号,16年全球变暖停滞是最新证据,它们预示自然变冷过程正逐步加强,甚至可能超过人为的增暖作用。

全球持续变暖论的主要错误是忽视气温的自然周期:

1800年的强潮汐周期;

200年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60年的地球轨道近日点周期;

18.6年的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11年的太阳黑子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本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57km;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2000年)分别缩短了7644km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等人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太阳黑子极小期和潮汐极大期都能使气候变冷[5],海洋及其边缘发生的强震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也可以使气候变冷[6,7]。太阳黑子极小期、潮汐极大期、低温和强震的同时出现符合自然变化规律。

美国科研人员预测,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些科研人员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鲁塞斯市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学分会年会上发表3份研究报告说,人们熟悉的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低温、强震和更大旱涝灾害的准备。

变冷的自然周期不能忽视,2019-2020年最暖预测将会变为全球变暖的最后一次赌博。

 

参考文献

1.       Easterbrook D 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 253

2.       Easterbrook D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3.       Eland, M. H. et al. 2014. owdown of surface greenhouse warming due to recent Pacific trade wind acceleration. Nature Clim. Change 4, 222–227.

4.       Foster G,Rahmstorf S. Global Temperature Evolution 1979-2010[J]. 2011. Environment Research Letters, 044022.

5.       Gusmas V,Doblas-Reyes F J,Andreu-Burillo  I. 2013. Petrospective Prediction of the Global Warming Slowdown in the Past Decade[J].Nature Climate Change, 649-653.

6.       Jeff Tollefson. 2014. Climate change: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heat. Nature 505(7483)276278.

7.       J. Houghton. 1998. 变暖[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30, 53, 83.

J. Houghton. 1998.Global warming. Beijing: Meteorological Press,30, 53, 83,..

8.       Karl Stein, Axel Timmermann, Niklas Schneider, Fei-Fei Jin, and Malte F. Stuecker, 2014: ENSO Seasonal Synchronization Theory. J. Climate27, 5285–5310.

doi: http://dx.doi.org/10.1175/JCLI-D-13-00525.1

9.       Keeling C D, Whorf T P. 2000.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PNAS, 97(8): 3814~3819

10.   Kerr R A. What Happened to Global Warming.Scientists Say just Wait a Bit[J].{H}SCIENCE,2009.28-29.

11.   Knight J,Kenneby J J,Folland C. Do Global Temperature Trends over the Last  Decade Falsify  Climate Predictions.In  State of the Climate in 2008[J].BAMS,2009,(08):S22-S23.Lean J L,Rind D H. How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Alter Global and Regional Surface Temperatures:1889 to 2006[J].{H}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2008.L18701.

12.   Kosaka, Y. & Xie, S-P. Recent global-warming hiatus tied to equatorial Pacific surface cooling. Nature 501, 403–407 (2013).

13.   Lean J L,Rind D H. 2008. How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Alter Global and Regional Surface Temperatures:1889 to 2006[J].{H}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 L18701.

14.   Lean J L, Rind D H., 2009. How will Earth's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 in Future Decades [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ersL15708.

15.   Matthew H. England,      Shayne McGregor,   Paul Spence, et al. Recent intensification of wind-driven circulation in the Pacific and the ongoing warming hiatus. Nature Climate Change 4, 222–227 (2014) doi:10.1038/nclimate2106

16.   Meehl G A,Arblaster J M,Fasullo J T. 2011, Model-based Evidence of Deep-Ocean Heat Uptake During Surface-temperature Hiatus Periods[J].Nature Climate Change, (01):360-364.

17.   Meehl, G. A., Hu, A., Arblaster, J. M., Fasullo, J. & Trenberth, K. E. 2013. Externally forced and internally generated decadal climate variabi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decadal Pacific Oscillation. J. Clim. 26, 7298–7310 .

18.   Meehl, G A. 2014. Haiyan Teng, Julie M. Arblaster.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of the observed early-2000s hiatus of global warming. Nature Climate Change  doi:10.1038/nclimate2357

19.   Michael J. McPhaden and Dongxiao Zhang. 2002, Slowdown of the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in the upper Pacific Ocean. Nature, 415: 603-608.

20.   Sarah I,Adam A. S, Jeff R. K,et al. 2011, Solar forcing of winter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Nature Geoscience, 4: 753–757.

21.   Swanson K L, Tsonis A A. 2009,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36: 6~11

22.   Trenberth K E,  John T. Fasullo, Grant Branstator        & Adam S. Phillips. Seasonal aspects of the recent pause in surface warming.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4) doi:10.1038/nclimate2341

23.   Watanabe M,Kamae Y,Yoshimori M. 2013.Strengthening of Ocean Heat Uptake Ef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Climate Hiatus[J].{H}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 3175-3179.

24.   Xianyao Chen, Ka-Kit Tung. 2014, Varying planetary heat sink led to global-warming slowdown and acceleration. Science, 345 (6199): 897-903. DOI: 10.1126/science.1254937

25.   Yu Kosaka, Shang-Ping Xie. 2013. Recent global-warming hiatus tied to equatorial Pacific surface cooling. Nature. 501: 403–407.

26.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Guo Z J. The great earthquake in ocean and its margin is one of thermostats for adjusting climate. 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in Chinese), 2002, 24(3): 287

27.   郭增建, 郭安宁, 周可兴. 2007. 地球物理灾害链. 西安地图出版社, 111~114, 146~158   Guo Z J, Guo A N, Zhou K X. 2007. Geophysical Disaster Cain (in Chinese). Xian Map Press, 111~114, 146~158

28.   吕俊梅, 琚建华, 张庆云等.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ENSO循环的特征.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2): 238~249

LV J M, JU J H, ZHANG Q Y,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SO Cycle in Different Phases of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2005, 10(2): 238~249

29.   马宗晋, 杜品仁.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5. 10: 99~102

Ma Z J, Du P R. The problems on recent crustal movement (in Chinese).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5. 10, 99~102

30.   曲维政,黄菲,杜凌, 等。火山活动的周期性及其在若干气候要素中的反映。地球物理学报。2011, 54(3)643-655.Qu W Z, Huang F, Du L, et al. The periodicity of volcano activity and its reflection in some climate factor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1, 54(3)643-655.

31.   王绍武, 罗勇, 唐国利 . 2010, 10年全球变暖停滞了吗?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2): Wang Shaowu, Luo Yong, Tang Guoli et al. Does the Global Warming Pause in the Last Decade: 1999-2008?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arch. 6(2): 95-99. doi10.3969/j.issn.1673-1719.2010.02.004

32.   杨冬红,杨学祥. 2005,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西北地震学报. 27(1): 96

Yang D H, Yang X X. 2015. Testing the theory that great earthquake in ocean and it’s margin is thermostats for adjusting climate. 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in Chinese), 27(1): 96.

33.   杨冬红, 杨学祥, . 200412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3): 1023~1027

Yang D H, Yang X X, Liu C.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6, 21(3): 1023~1072

34.   杨冬红, 杨学祥. 2007a,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2(5): 1680~1685

YANG D H, YANG X X. 2007,a Australia snow in summer and three ice regulators for El Nino event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2(5): 1680~1685

35.   杨冬红,杨学祥。2007b.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J]。沙漠与绿洲气象。13):1-8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2007b.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pandemic influenza. 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 1(3): 1-8

36.   杨冬红, 杨学祥. 2008.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3(6): 1813~1818.

 YANG D H, YANG X X. 2008.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3(6): 1813~1818

37.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Yang Dong-hong. 2009. Tidal Period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D]. [Ph. D. thesis]. Changchun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3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2011.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544):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 X X. 2011.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54(4): 926~934

39.   杨冬红, 杨学祥. 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81):58-70

Yang D H, Yang X 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81):58-70.

40.   杨冬红,杨学祥. 2013b.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8(4): 1666-1677.

Yang D H, Yang X X. 2013b.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8(4): 1666-1677.

41.   杨冬红, 杨学祥. 2014,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2014,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 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9(2): 610-615.  DOI: 10.6038/pg20140218

42.   杨学祥, 陈殿友. 1996, 地核的动力作用地球物理学进展.  11(1):68-74.

Yang X X, Chen D Y. 1996. Action of the earth core (in Chines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11(1): 68~74

43.   杨学祥, 陈殿友. 1998,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 99~104, 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1998, Geodynamics of 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in Chinese).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Press, 2, 99~104, 196~198

44.   杨学祥, 陈殿友. 1999,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 地质论评, 45(增刊):33~42

Yang X X, Chen D Y. 1999.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in Chinese), 45(supper): 33-42.

45.   杨学祥. 2002, 厄尔尼诺现象的构造基础与激发因素. 西北地震学报, 24(4):367-370

Yang X X. 2002. Tectonic Basis and Excitation Condition of El Nino. 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in Chinese), 24(4): 367-370.

46.   杨学祥.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世界地质, 22(4): 380-384.

Yang Xuexiang. 2003. The reason for the velocity in Pacific circumfluence becoming slower. Global Geology[J], 22(4): 380-384.

47.   杨学祥. 2004, 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 世界地质, 23(1): 28-34

Yang Xuexiang. 2004, Energy exchange among atmosphere, ocean and lithosphere[J]. Global Geology(in Chinese). 2004, 23(1): 28-34

48.   杨学祥, 韩延本, 震等. 2004,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地球物理学报, 47(4): 616~621

    YANG X X, HAN Y B, CHEN Z, et al. 2004. New Evidence of Earthquakes and Volcano Triggering by Strong Tid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47(4): 616~621

49.   杨学祥, 杨冬红, 刚等. 2005, 连续18暖冬终结的原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35(增刊): 137~140

Yang X X, Yang D H, AN G, et al. 2005, Why the "Warm Winter" for 18 years is over. Journal of Ji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in Chinese), 35(supper): 137~140

50.   周秀骥, 陆龙骅 主编. 1996,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 12, 380, 381~392.

Zhou Xiuji, Lu Longhua, et al. 1996. Research in function and influencing between South Pole and global climate [M]. Beijing: Meteorological Press, 2, 12, 44, 133, 380, 381~392 (in Chinese).

 

相关报道

 

联合国机构称2019年会是史上最热一年:强厄尔尼诺重现 全球变暖是罪魁祸首

 Evelyn Zhang 2018-12-25 20:25:25 来源:前瞻网 E623G0

科学家们警告称,全球变暖加剧了厄尔尼诺现象,2019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高温的一年。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候预测中心,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形成并在北半球持续到2018-19年,而持续到2019年春季的可能性为60%。

厄尔尼诺现象是常规气候模式的一部分,当热带太平洋的海面温度长时间升至高于正常水平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它可以持续4-16个月,并且通常对全球温度产生明显的变暖效应。

它与拉尼娜现象相反,后者发生在当太平洋中部的海面温度降至低于正常水平时。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报告,这些变暖和变凉的阶段是太平洋地区发生的反复出现的气候模式的一部分,被称为厄尔尼诺-南部涛动(ENSO)。

根据AccuWeather高级气象学家Brett Anderson的说法,2015年底至2016年初的强烈厄尔尼诺现象,将全球气温提升至2016年最温暖的记录。

“但是,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厄尔尼诺现象,我仍然怀疑2016年仍然是全球有记录以来第二个最温暖的年份,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稳定增加,使得热量更接近地表。”Anderson表示。

然而,自20184月下旬以来,热带太平洋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海面温度在2017-18年拉尼娜现象后恢复到中性水平,这意味着没有拉尼娜现象或厄尔尼诺现象。

“回顾这些数据,从中度到强势的厄尔尼诺现象继续趋势变暖。如果这个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现象至少达到中等强度并持续至少9个月,那么我认为2019年最终会成为全球变暖效应下2个最高温年份中的一个。”

厄尔尼诺现象的全球温度影响有时会延迟。因此,尽管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已经结束,但2020年可能会比2019年更温暖。

201810月的全球海水温度是10月份有记录以来第二高的温度。海洋可以储存大量的热量,因此到2019年世界的海洋可能会保持接近或创纪录的温暖,这将进一步加剧全球气温的变暖影响。

Anderson说,2019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

“我还没准备好说这将是有史以来最温暖的纪录。虽然我相信它至少会排在前三位,无论厄尔尼诺现象如何,”Anderson表示。“现在判断这一年是否会创下纪录还为时尚早,明年三月的时候或许就能下个定论。”

根据今年822日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的一项研究,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更为严重,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这些影响可能会更加严重。

新兴研究表明,对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典型大气响应正在发生变化,美国的预期天气可能不符合传统的ENSO模式。

根据AccuWeather远程气象学家Max Vido的说法,AccuWeather远程团队密切关注将气候变化与ENSO模式的长期趋势联系起来的持续研究。

“在制定我们对美国的季节预测时,我们会在预测温度和降水异常与30年正常(1981-2010)水平相比时考虑长期气候趋势,”Vido说。

该团队越来越警惕最近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中的全球天气模式与传统的预期模式有何不同。

“因此,我们承认曾经传统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不是假设某个ENSO阶段会导致特定的季节性天气模式。这一点都是我们季节性预测的因素,”Vido说。

截至201811月,厄尔尼诺现象还没有正式开始,关于这波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和“寿命”仍然存在疑问。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数据,2014年、2015年和2017年均排在全球,海洋和陆地相结合的前四个最热的年份,数据可追溯至1880年。

Anderson说:“不难看出,从另一个厄尔尼诺现象中可以看出,2019年甚至2020年的‘变暖’潜力增加,应该是一个很可能的年份。”

根据Anderson的说法,自2001年以来,在136年的历史记录中,18个最热的年份中有17个都发生在2001年以后——除了1998年,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厄尔尼诺年。

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对极端天气事件产生深远影响,如热浪、野火、干旱、洪水和暴风雨。

美国政府于201811月发布了一份报告,强调了这些影响。该报告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健康、当地社区、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201810月以来,热带太平洋中东部的海表温度一直处于较弱的厄尔尼诺水平。然而,大气层尚未对这种额外的变暖做出响应,高层风、云和海平面的压力模式尚未表现出典型的厄尔尼诺现象特征。

WMO预测结果表明,这将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发生变化。201812月至20192月期间“成熟”的厄尔尼诺现象估计约为75-80%,其中约有60%的概率会持续到20192-4月。预报员根据Climate.gov的数据,估计2018-2019年北半球冬季厄尔尼诺现象有80%的可能性。

厄尔尼诺现象的模型预测范围从只是一个温暖中性的条件,通过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海面温度达到高于平均值约0.8-1.2℃。目前,强烈气候事件(热带中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上升至至少高出1.5摄氏度)的可能性很小。

科学家们预计,2018年全球范围内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灾难,将使今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排行第四的高温灾难之年。数十亿吨的碳排放仍在继续,温室气体浓度达到创纪录水平,这意味着它们的加热效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但是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否会导致2019年创造新的纪录还有待观察。

“预计厄尔尼诺现象的预测不会像2015-2016年的事件那样强大——它曾导致了世界不同地区的干旱、火灾、洪水和珊瑚死亡变白等现象。即便如此,它仍然可以显著影响许多地区的降雨和温度模式,对农业和粮食安全部门以及水资源和公共卫生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与长期气候变化相结合,从而推动全球2019年温度升高。”WMO气候预测和适应部门主任Maxx Dilley说。


在主要观测计划和协调研究计划的支持下,ENSO理解和建模方面的科学进展改善了业务监测和预测能力,帮助全球为大雨、洪水和干旱等相关灾害做好准备。

WMO的更新基于来自世界各地的预测模型和专家解释。它被联合国系统内的规划者使用,并补充国家气象水文部门和WMO区域气候中心发布的信息,作为灾害管理者、政府进行国家一级决策的信息来源,用于气候敏感部门的规划。”

 

全球季节性气候最新信息

 

WMO 201812月至20192月的全球季节气候更新(WMO El Niño/La Niña Update,November 2018)基于由世界各地WMO认可的中心运行的全球预测模型集合。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

预测亚洲、欧洲、北美洲、加勒比海、非洲、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群岛和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地面气温高于正常水平的偏差。例外情况主要包括南美洲南部、北美洲东南部、欧洲西北部和亚洲中南部的部分地区。在20188月至10月期间,在大多数高于正常趋势的地区,其温度也高于正常水平。

预计加勒比、中美洲、南美洲北部的部分地区、东南亚的近海岛屿、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南部、一些南太平洋岛屿、非洲西南部和非洲赤道东部的部分地区、南美洲亚热带西南沿海和南美洲南部等地区的降雨量低于正常水平的可能性更大。

北美南部的部分地区、南美洲东南部、北美洲西北部、亚洲中部和北部、亚洲西南部部分地区东部海洋大陆部分地区以及欧洲部分地区等这些地区的降雨量都高于正常水平。非洲北部热带地区的部分地区有利于近乎正常的降水。

这些全球预测提供了大规模模式的预测,需要进一步校准和优化以获得区域和国家规模的更准确额预测。WMO区域气候中心、区域气候展望论坛(RCOF)和美国国家气象水文部门负责执行这些任务,以提供更详细的展望。

国家气象水文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未来几个月ENSO状况的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与澳大利亚南部和东部内陆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斐济、汤加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中部太平洋岛屿的温暖干燥状况有关,一般没2-7年会发生这种自然现象。

在北半球的冬季,通常在非洲东南部和巴西北部观察到比正常情况更干燥的情况。通常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热带南美洲(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的西海岸以及从巴西南部到阿根廷中部观察到比正常条件更潮湿的情况。东非部分地区和南亚最南部地区的降雨量通常也高于正常水平。

厄尔尼诺现象与加拿大西北部和阿拉斯加州较温和的冬季有关,因为来自北极的冷空气涌动较少——这是由于阿拉斯加湾/北太平洋的大规模低压区域造成的。

重要的是要强调这些是典型的影响——而不是具体的预测——并且实际情况根据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和时间而变化。其他因素(如印度洋偶极子IOD或北大西洋涛动/北极涛动AO)也会对季节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包括降水和地表温度在内的全球尺度季节预报通常由WMO认可的中心使用复杂的大气-海洋耦合模型生成,其中考虑了ENSO以及其他气候驱动因素。目前有13WMO全球长期预报中心,其产品由远期预报多模式集合牵头中心(https://www.wmolc.org/)整合。

 

气候变化下,2019年将出现全球饥荒?

 

据彭博社预测,到2019年底几乎全球都将面临粮食短缺。厄尔尼诺现象将引发洪水、森林大火、全球饥荒和国际冲突,使难民人数增加。

厄尔尼诺加上不断加剧的全球变暖,将使2019年成为整个观测史上最温暖的一年。酷热将摧毁澳大利亚的谷类作物,巴西农业地区的降雨将被干旱所取代,危害大部分大豆和玉米收成。

东亚则相反,会降下暴雨,摧毁从日本到印度整个太平洋沿岸的部分稻米。到明年秋季,全球粮食库存将大幅减少。

国际小麦价格将飙升至创纪录水平。贫困国家根本无力以新价格购买粮食,东非和北非将爆发人道主义灾难。小麦第一大进口国埃及将出现“类似于引发2011年全面起义的可怕骚乱”。

彭博社强调,与厄尔尼诺相关以及分析人士描述的所有气候灾害都曾在不同年份发生过。但是,根据上面的气候预测,受影响的并不覆盖全球每个地区,因此对各地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https://t.qianzhan.com/caijing/detail/181225-8a3687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3570.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53772.html

上一篇:12月26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12月27日早报
下一篇:12月26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12月27日午报
收藏 IP: 119.51.67.*|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