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涛
大学老师的暑假,怎么过才更有价值?
2018-8-1 15:16
阅读:24248

老文最近写了一篇文章《看这点就可判断一所大学能否“一流”》,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面去了,我非常赞同。以前我说过,看一个大学青年老师有没有潜力,关键看他寒暑假在干什么?如果青年老师能用假期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来加班,一心扑在教学或科研上,那才能算勉强合格。

我曾经在四个学校呆过一年以上,简单说说我的感受吧。 第一个是世界一流A大学,一年四季你在学校里面,你感受不到什么差别,可能学生会有点差别,对于researcher真的丝毫感觉不到差别。周一至周六食堂定点开门,周日或者公共假日会不开。如果你希望周末或者假日进行测试,或者使用公共仪器平台的话,只要你有预约和使用权限,都可以。我经常会在晚上11点半散步回到住所,回看实验楼仍然是灯火通明,科研氛围和干劲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第二个是国内一流B大学,C9联盟。当时我所处的工作地点应该是全校最好的一个楼,楼的设计非常合理,办公区和实验区分离,却可以通过天桥相连。我当时负责测试组内的单晶样品,所以每周六早上很早就要来,有的时候周五晚上就睡在办公室。每次我都觉得我来得够早了,但是4楼都有一个“傻瓜”在唱歌,而且唱得贼难听。这虽然是一个小故事,但是间接表明了科研氛围真的很好。

第三个是国内很有名气C大学,当时在这里读的本科。这里有着一般理工科学校的严谨,但是科研实验室这一块并不太好。我后来听以前老师说,现在好一点了,所以学校的排名也从100名开外,闯进了60名左右。我记得我当时晚上9点的时候拍了一张实验大楼的照片,取名叫《一片漆黑》。

第四个是国内一流学科D大学,学校其实很不错,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在奋斗,拼命在追赶。但是我有一个要吐槽的点,就是暑假、寒假都太长,学校食堂、小卖部、科研仪器等配套跟本科生学期一个进度的game over,这怎么行呢?

在组会上,我给学生算了一笔时间账,一年365天,共计52周,暑假放掉7周,寒假放掉5周,国庆放假1周,加上其他的公共假期放掉1周,这就只剩下38周了,如果一周工作5天,实际工作190天,用190天除以365等于多少呢?52%!这个数字是不是很惊人,一半都放掉了!所以研究生绝对不能按照本科生教学日历的时间来做科研,谁这么干,谁就准备关门大吉吧!

说完上面的话,再来说“大学老师的暑假,怎么过才更有价值”这个问题就一目了然了,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合理加班彰显时间价值。大学老师的暑假应(bi)该(xu)要加班,我不赞成一年365天,工作365天。在填基金申请的时候,有一项是工作投入,有老师会写80%,就是八成,这其实也不多嘛,但是实际上八成大概是290天,这意味着你全年周一至周六工作,才能满足要求,显然很多研究生和老师是做不到的。我们课题组的管理是这样:暑假放2周,寒假放2周,国庆放1周,公共假期合计放1周,再给学生15-20天的灵活假期,这样全年52周还剩下43周左右,然后周一至周六工作,工作258天,用258天除以365天约等于70%。这是最低要求,当然肯定是我自己先做到,才会要求研究生跟着做到。灵活假期由学生自主安排,比如学生寒假家里有事,他可以合并寒假,这样他可以休息一个月。由原先的52%到现在的70%,我认为这是合理加班,加班不是目的,不要为了加班而加班,而是向时间要效率,向时间要成果。

积极充电提升成长价值。新时代知识更新快,作为大学老师,不学习不行,学习慢了也不行。我们自己也要不断地进行充电学习,下学期有门新课,你不学习,显然不行。学习的形式可能更加多样,包括外出培训、参加会议以及走访友邻课题组等。其中参加会议应该是比较高效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的科研都是百花齐放,很多同行做得又好又快,你必须听了他的报告,在学习的基础上去交流,才能收获更多,才能快速成长。套用一句大白话:“充电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主动反思体现创新价值。平时忙忙碌碌,填这个表格,写那个材料,很少静下心来主动反思,反思本科教学中的问题,反思怎么把研究生带好,反思科研项目的纵深推进,反思日常的工作流程是否合理,伴随着深入思考问题,往往改进措施和创新方案就会浮出水面。关于填表的这个事情,我就是一年暑假反思出来的,一般事务性表格,几分钟能填好,我就花几分钟迅速填好。如果十分钟以上填不好,我基本都不会在工作时间去填,而是会选择晚饭后或散步后的垃圾时间去填。如果需要做长时间的设计,或者长时间的计划才能填好的申请书,我一般都是在上下班的公交或地铁上先阅读填写说明,再在脑子里面做个框架,需要调动的资料,我会零星的记在笔记本特定的一页上,等酝酿得差不多了,然后再找大段的时间去填写。这时候往往很快就写好了。反思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你反思好了,思想理顺了,做事情也就越来越顺。

大学老师的暑假,怎么过才更有价值?过得有价值很重要,但是活得有价值也很重要,我想说,英文中早有“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这样的谚语,只工作不娱乐,聪明小孩变傻瓜。还是要在加班之后,抽时间陪陪家人。此外,最近有几部电影不错,欢迎各位大学老师去看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陶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138-112702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