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可变镜面曲率的“中国天眼”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图解,说明:若由球面镜,改用趋向于,抛物面镜,可看到任意远的星体

已有 2155 次阅读 2021-1-27 11:1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可变镜面曲率的“中国天眼”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图解,说明:若由球面镜,改用趋向于,抛物面镜,可看到任意远的星体

新华网,2021-01-21 11:11:26的一篇报道:

所谓:慧眼能,刺穿光年之外、看到“宇宙边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268462.html 

                           image.png               

  2019827日拍摄的中国天眼(检修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介绍了中国天眼的镜面,是中国技术团队首创,以2000多个液压促动器协同运动,带动 攻克超高强度、抗,反复拉伸,的钢索,编织的,索网上固定的4450个反射单元,精确定位,主动控制,变形反射面的曲率,

image.png


  2019828日拍摄的不同光线环境下的中国天眼(拼版照片,检修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实际上,这就具体显示了,镜面的4种不同的曲率。

因而,使望远镜,从过去固定反射面的同类射电望远镜,只能通过改变接收机的位置,扫描天空中约20度天顶角的带状区域,到现在,能主动控制、调节,到覆盖40度天顶角的广阔区域,与先进接收机配合,中国天眼就能捕捉更遥远、更暗弱的天体。

已经在直径约10万光年的银河系内发现一批脉冲星,又在遥远的河外星系探测到快速射电暴和中性氢发射线。

乃至认为:慧眼能刺穿光年之外?答案是不在话下。

只不过对天文学家来说,他们不愿意强调天体的距离。一是因为脉冲星等很难准确定位,多是根据色散估算距离;二是因为科学探索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眼下重点关注的是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天眼将来一定会瞄准更多河外星系乃至宇宙边缘。

其实,本博主已有多篇博文,例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263796.html 

具体论证了有关问题,即:

根据静止质量m0=0的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动量与其速度成正比的特性,并具体分析:宇宙间各星体发射或反射的光子,在近似真空的太空,运动到达地球观测点,都可在3位有效数字内近似地,被视为在均匀真空的太空中运行。

由于光子在均匀近似真空的太空中3维空间的运动速度,近似c0,不变,其光频率,随,运行的时间或距离改变,的规律应是始终一致的。

只要知道,星系发射光子的红移量,z=vt/(vt-v0)(频率v)λt/(λt-λ0)(波长λ),(λ=vc0),就能得到,该光子运动到观测系的,时间,t,或行程,d=c0t

2012年9月25日美国宇航局发布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10年名为eXtreme Deep Field,即XDF,的照片,

image.png


并宣称:

(1)所有这些图像都向我们展示了,“宇宙开始于137亿年前” (按最大红移量,z=22),就有了,“宇宙”的,所谓“始点”、“边界”。

(2)图像显示的星系却可以追溯到大约1320亿年前(按实测星系距观测点的距离d),竟然是,按最大红移量估计的,“宇宙开始”时间,“137亿年前”的,近10倍。

却,具体给出了:该观测系接收到,t=137亿年时,星系的红移量,z=22,而星系发射时,即,t=0时,当然是z=0

即已知:t0=0时,z0=0t=137亿年时,z=22

由此得到各星系光频率红移量z随传播,时间t或距离d=c0t如图,


image.png

 

图a

对于确定的波长L0,时间每增加137亿年(即:图a,t,每+1,即:时间是整数的137亿年),红移量,z,就都相等=22(见图a中,t=1、2、3、4)的曲线。

对于给定的波长,当观测点,红移量,z,愈大,则,该星体(即:z=0,处)距观测点,愈远;

因为,人类只有3种感色细胞,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能看到380nm780nm波长的光。人眼只能看出,频率从高到低,或波长从短到长,的蓝、青、绿、黄、橙、红,看不出,蓝外或红外,光频率或波长的光的一段,看不到“红外”或“蓝外”的部分。

 因此,按最大红移量z=22,并不能,如美国宇航局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10年名为eXtreme Deep Field,即XDF,的照片,而得出,所谓“宇宙开始于137亿年前”的错误结论;而且,若将图a中,t扩展到=10,z=22时,就是137亿年前,也解决了,图像显示的星系却可以追溯到大约1320亿年前,按最大红移量估计,“宇宙开始”时间,“137亿年前”的,近10倍,的矛盾。

因此,所谓:刺穿光年之外、“宇宙边缘”就是不了解这种规律,而造成的错误。

现在,中国天眼的巨大面积镜面,且能够主动控制调节其曲率,已能将过去固定镜面约20度天顶角的带状区域,扩展到现在,能主动控制、调节,到覆盖40度天顶角的广阔区域,与先进接收机配合,中国天眼就能捕捉更遥远、更暗弱的天体。

已经在直径约10万光年的银河系内发现一批脉冲星,又在遥远的河外星系探测到快速射电暴和中性氢发射线。

是非常重要的“创新”。

看来,现在,只增加了天顶角一倍,这是只改变为不同半径的球面的原因,若采用由球面镜趋向于抛物面镜,就可以看到趋于任意远的星体啊!

本文在科学网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268529.html 

 

这可由下图,说明:

 

 

 

 

 

 

 

 

                    A*          a*/2            0

  

image.png

            0              a/2      A

设“中国天眼”的直径为a,球面镜的,曲率半径=r1,可看到距其=D1,的天体、天顶角=θ1  曲率半径=r2,可看到距其=D2,的天体、天顶角=θ2,有:

tanθ1=a/(2D1), θ1=arctan(a/(2D1)),

tanθ2=a/(2D2), θ2=arctan(a/(2D2)),

当θ1=2θ2,arctan(a/(2D1))=2arctan(a/(2D2))

   D1=(a/2)/tan(2arctan(a/(2D2))),                                                                                                                                     当θ1=Nθ2,arctan(a/(2D1))=Narctan(a/(2D2)),

   D1=(a/2)/tan(Narctan(a/(2D2))),(即:D1随D2、 a和N,而增长的函数,是很有限的!)

若采用抛物面镜,就因,r1、r2,都是平行于:D1、D12,而D1可以任意远。

由“天体”向“天眼”的投射角,θ1*、θ2*,可见:在A*外天体,就超出了“天眼”的直径,只有“天眼”的直径足够大,才能看到该“天体”的全貌。

这也正是能拍出“第1张‘黑洞’照片”,的原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6-1269220.html

上一篇:有关“量子”的系列论述(2)
下一篇:有关“量子”的系列论述(3) 时空量子的“几何特性”
收藏 IP: 123.112.6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