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宇
环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2011-12-10 16:51
阅读:5186
标签:循环经济, 长株潭, 城市群

     环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更得益于国家级及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先行探索和示范带动。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八市循环经济的高效发展已对大湘西地区和大湘南地区产生示范带动作用,进而全面提升了全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第一,初步探索了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体制创新方面,长沙、株洲、衡阳等市都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长沙市组建了长沙环境资源交易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机构。除了各市制定了一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规章之外,围绕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省政府制定了《长株潭环境同治规划》、《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等规划或方案。机制创新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创新是环长株潭城市群八市的基本思路,此外,出现了一些创新性做法。比如,株洲市成立了株洲循环经济投资公司;长沙市率先实行环境风险责任保险制度。

        第二,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园区发展趋于成熟。目前,湖南省共有循环经济试点单位30家,其中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6家,省级试点单位24家(试点园区7家,试点企业17家),这些试点单位大多数分布在环长株潭城市群之内。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株冶集团、智能化工、涟钢、泰格林纸集团、合磷化工、托普竹麻等试点企业,以及汨罗再生资源产业园、云溪精细化工园、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沧水铺循环经济工业园等试点园区发展趋于成熟,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且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带动效应。另外,中联重科、三一集团、浏阳制造产业基地等单位成功申报了国家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汨罗再生资源产业园获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这些单位将在再制造业、城市矿产等循环经济新领域创造经验。常德市作为全国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市,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已创造了许多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示范作用。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湘潭市湘江湾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标志着湖南省区域层面循环经济试点的开始。

        第三,彰显各地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现雏形。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我省生态农业的发展。我省先后于1994年、2000年、2005年启动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长沙县、南县、浏阳市等县市获批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桃源县、沅江市、安化县等县市获批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随着循环农业的提出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逐渐形成,包括稻鸭共作生态农业模式、湘中紫色土综合开发治理技术模式、庭院“三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技术模式、长株潭城郊高效集约设施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等。工业是我省近年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业,工业循环经济因行业不同和领域不同而出现了一些发展模式,也凸显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地区特色。比如,岳阳汨罗城市矿产回收利用模式、岳阳云溪精细化工循环经济园区模式、益阳沧水铺包装塑料再生资源产业园模式、浏阳机电产品再制造业模式、株冶集团的“铅锌联合冶炼”循环经济产业模式、智成化工的中成碱法回收烟气及烟尘治理等等。

        第四,有力地推进了各地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作。发展循环经济的直接效果是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以长沙市为例。2010年,长沙市被列为全国建筑节能试点城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19.76%,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能耗控制水平处于中部省会领先地位。在“十一五”期间,长沙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连续四年实现“双下降”,累计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38401吨,二氧化硫减排27185吨,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且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91.2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由2005年的不足40%提高到81.44%。单就节能指标来看,环长株潭城市群八市均完成了节能降耗“十一五”指标,长沙、衡阳、株州三市超额完成相对较多,分别超出目标0.760.650.47个百分点。

        第五,极大地促进了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域综合治理。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娄底、岳阳六市地处湘江流域,岳阳、常德、益阳为环洞庭湖三市。这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必将促进流域和湖区治理。实际上,各市均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流域及湖区治理的重要方法。自2006年开始,省委、省政府针对洞庭湖的污染状况和产业结构,采取有力措施,关停并转重污染企业,推行循环经济,使洞庭湖区水质状况实现好转并明显改善。2008年我省制定了把湘江治理成“东方莱茵河”的战略方案。2010年,国家批准湘江纳入国家大江大河治理规划,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成为国家层次的重大问题。湘江沿线的清水塘工业园、水口山工业园等重污染园区,都进行了循环经济改造,其间许多企业及园区都成为了省级甚至是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有力地促进了湘江流域综合治理,流域水环境质量逐步提高。

        第六,对其他市(州)循环经济发展产生了示范带动作用。在环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的示范效应下,湖南省其他市(州)循环经济发展也有质的提升。郴州市一直是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布局的重要区位。20071120日,永兴县获批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县,2009年该县又被列为全国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示范基地;20084月湖南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和郴州东江金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在此基础上,郴州还开展市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建设。目前,郴州基本形成了“三废回收企业—有色冶炼企业—建材企业”的循环经济工业模式。怀化、张家界、邵阳、永州、湘西五市(州)循环经济发展步入快速轨道。怀化工业园区、永州铜业循环经济工业园、金大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发展迅速,且涌现出一批以循环经济为主题的产业园区如邵阳大祥循环经济示范区、新邵县雀塘再生资源工业园等等。

 

注:本博文已另行成文被收录入张萍教授主编的蓝皮书《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11》,作者彭新宇、杨丽华、楚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彭新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3-51701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