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都市红绿灯:大学核心功能在疫情中的艰难运转

已有 2030 次阅读 2022-4-13 11: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都市红绿灯:引子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5715&do=blog&id=1333371

就核心功能的运转来说,我所经历的疫情防控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3月9日-4月2日,是在竭尽全力在防范病毒入侵的同时,维护学校基本功能运转。

4月3日-今,是全力抗疫阶段,学校核心功能停滞中,还试图满足急切需求。


本篇主要聚焦第一阶段,致力于描述疫情中,同济大学如何艰难地维护其基本功能的运转。下一篇将致力于描述疫情封控阶段的衣食住行问题。

在第一阶段,除了3月13号白天转移博物馆隔离外,其他时间我们都可以在学校里自由活动。刚开始时,体育场所还关闭了,但因为学校核算检测结果都是正常,体育场所也有限制地开放了。当然,去校内任何场所,包括内急时去任何楼内上个厕所,必须要扫门口的场所码,才可以进入。门口还有专门的人负责登记,有时候你没有登记,负责人会在楼内把你找出来,让你登记。应该是万一楼内有异常,可以准确定位密接次密接的措施。

3月9日下班后,我接到办公室主任的电话,问我是否还在学校,如果在学校,就原地待命,不能回家,当夜,学校大致有5分之2的人滞留学校。校外人员也不得返校,但特特殊职能部门必须到岗:一个在保卫处工作的朋友,被单位紧急召回学校。当夜,学校全员检测核酸,各单位自主解决住宿问题。后来得知彰武校区有个密接,而他曾经在四平校区活动过,校内人员感染可能性极大,为了防止校内人员感染后成为传染源,学校封闭,出入严格控制。在确保出入校园的人员没有感染的情况下,校内人员可以在校内自由活动。

幸好,校内人员核酸检测都是阴性。3月12日,学校放了一批人回家。图书馆方面问我回不回家,说回家后就不能再进入学校,而留在学校,就会一直待在学校,直到疫情结束。

我当时还在修改基金申请书,所有资料都在办公电脑里,而且孩子老公都在外地,我回家也是一个人,就选择留下来。当时学校想要维持的运转规模还比较大,图书馆留下来的人员还比较多,包括资源采购和编目人员。后来大概核实那个密接感染了,而流行病调查显示他曾来过图书馆。12日半夜,疾控中心将流调结果通知学校,学校立马通知馆领导,让图书馆全体在馆人员待命,下一步根据疾控中心的建议,采取抗疫措施。馆领导也不知道具体抗议措施是什么,但又不能不准备,一夜无眠,压力巨大。我第二天去食堂吃早饭时被通知不准离开图书馆,并收拾东西,一旦接到通知,就准备转移。我当时没有弄清楚是什么意思,回来简单收拾了一下工作所必须要带的东西,把基金申请的相关内容发送到信箱,以确保转移后能够工作,以便在截止日期完成所有的修改工作,就接着工作。后来有人专门到我办公室通知我,要我把床褥洗漱用品都收拾好,也许要到别的地方去隔离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心里一下就没底了,很怕自己因此而修改不完基金申请书。但疫情就是命令,不得不赶紧收拾,因为当时春寒料峭,所以,把办公室能带的衣物都带上了,大包小包的收拾了9大包东西,最后,在学校巡逻车的护送下,转移到博物馆隔离。博物馆方面赶紧给我们腾房间。当时好像是要我们完全隔离,但当天晚上核算检测的时候,我们就被放出来去做核酸,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在学校范围内活动。下午通知我们说,图书馆完成消杀工作,我们可以返回图书馆居住。

同时,在学校的公众号里,也发布了这段时间各个职能运转情况的推文。教学科研工作小规模低速运转,所有课程是线上教学,学校对线上教学也有监督,学校很多群里都流转一个小视频,同济一个副校长潜入一个线上课堂,被上课老师发现,提溜着问校长有没有听懂,听懂了的话,复述一下课堂内容是什么,校长说听懂了,但没有复述。

应该说,这段艰难的时期,学校各部门都出色地完成了其职能。我把我所亲历的情况记录下来,以便后人需要的时候,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进行研究。

我所亲身经历的有三件事情:第一,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第二是科研部全校职工基金申请的组织工作,第三是图书馆阅览区域的巡视工作,

研究生培养工作:我之前在教育学科兼职带研究生,但没有岗位,也没有收入,名不正言不顺,后来准备走,就不再在教育学科带研究生。去年和学校达成双聘意向后,教育学科分派了一个专业硕士给我,专业硕士是要求和学生本身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来进行研究工作,我这个学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我和她商量做以人工智能为媒介融合探究课和小学生写话课的课题已经通过开题答辩。我建议她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写一篇综述,我们已经修改了一个来回,2月16日,她发给我新一稿,我当时正在写基金申请书,初稿还没有写完,心里就很焦灼,建议她再看看文献,自己再思索着看怎么修改,到3月8日,她和我沟通,说学校探究课改革,施行项目化教学,学校要明年才能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就完不成论文了,她问我能否用其他学校的案例。因为我们这个计划是实验性质的,如果不亲自做实验,会不会涉及科研诚信问题,如果违背科研诚信这一原则,会对她此后的职业生涯都有影响,所以,没有直接回答她,只说让我想想。当时还是歌舞升平,她还给我快递了很多水果和杂粮,祝我三八节快乐,我和她甚至期待着樱花开时,我和她抱着她的小孩在樱花树下徜徉。但第二天同济就封校了,她送给我的杂粮和水果,成为疫情封控期间我最大的支撑和快乐来源。

15日的,她发给我新稿,并打电话沟通了相关情况,说是她认识了一个小学校长,可以对学校实施这个项目的录像都给她,让她进行研究,而且,这个案例没有被研究过,也没有发表过文章,我想这也是一种获得研究资料的一种方式,如果得到对方的授权,应该不违反科研诚信的规则,就觉得可以试一试,嘱咐她要和对方充分沟通充分考虑对方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新的研究计划。3月16日,我递交了基金申请,17日,花了一整天时间修改她的新稿。这其间她的确看了很多文献,也请一个小学校长指点过,但基本概念内涵没有理清,各个文献间的矛盾冲突没有深度思考其内在的一致性,因而较之之前的版本,更混乱了。她发给我的稿件连格式也没有整理好,估计是她阅读了很多,也听了很多意见,各种矛盾冲突下,自己陷入困局当中,苦苦挣扎着不知该怎么修改。一到导师说可以指导自己修改文稿的日子,就赶紧一股脑地都抛给老师,期待着导师能把自己解救出来。学生陷入困局,期待老师解救,这应该是学生对导师的一种信任,但连格式都不整理,就感觉有些不尊重导师,格式整理又不是很难的事情。但因为第一次,就没有退回去。把各个概念冲突的地方,一一在稿件上标识出来,并给出必要的参考文献,并指出修改的方向。退回给她的时候,告诉她无论如何,发给导师的稿件要把格式和字体统一下来,显示你的认真和尊重。3月21日,她还就修改意见,和我沟通过,但之后直到现在,她没有发给我最新的版本。疫情越来越重的时候,学校要求导师填表汇报学生情况,我想学校可能指在校学生,而我的学生是在校外,就没有填。只是后来突然想起她住在浦东,是疫情重灾区,就担心她,问了问她的情况,得到她和孩子安好,和父母在一起,一边抢菜,一边线上上课,一边带孩子,而他们学校的教室都改为方舱医院,就告诉她这段时间把孩子带好,把工作做好,把生活安排好,论文的事情先放一放,等疫情结束,再商量该怎么修改论文和选题方向。

学校研究生复试招生工作也在线开展着,4月11日晚上近11点的时候,教育学科问我是否可以带一个学术硕士,12日晚上把学生名单确定下来了。当晚学生就和我沟通了研究兴趣,13日教育学科布置了书单让学生阅读,我也给学生布置了任务,想摸一下她的底,看看研究潜力到底如何。

基金申请组织工作:疫情迸发的时候,也正是基金申请最关键的时候。同济原定是3月10日封网。但3月9日学校准封控,一下子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今年基金申请参与人必须填写在线简历,我的项目参与人中,有一个学校中层领导和一个老外,很怕他们没有时间填写简历,就按照在线上生成的简历格式给他们制定了一份,结果系统竟然认出来不是在线生成的,只好请他们自己在线填写,学校这位参与人员白天开会,在封控的第二天检测完核酸,弄到晚上12点,才给我发过来简历。国外电话号码格式基金系统不认,个人信息总也保持不到系统里,截止日期都没有弄好,给科管部打电话,没有接,估计是封控时不在校,就不能进校了。无奈只好写信试试,结果就立马收到信了。最后通过和基金委沟通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没有赶上学校原定的截止日期,但好在学校没有按照原定日期封网,就匆匆提交了。提交后发现一个大问题,要按照往年的话,形式审核肯定就打回来了,心里担心不知道学校还进行不进行形式审核。但想着这是科管部这段时间的核心工作,他们肯定会把这件工作组织好,所以,就专心致志地修改,即使在被隔离转移的日子,都想方设法排除一切干扰修改申请书。果然,到基金委提交截止日期前,科管部负责组织基金申请的老师给我写了信,告知我问题所在,除了我发现的问题,还指出两个我没有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并在系统里做了退回修改后重新上传的处理。其间,我写给科管部的信,有时候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就给我回复一封空白邮件,仅仅告知我,他们知道相关情况了,会处理。最后还给我打了电话,提醒我务必一次修改好,他们马上要提交基金委,没有时间再退回修改了。疫情其间,他们把工作做得同样细致,同样周到,应该是克服了很多不便,才圆满完成了任务。

图书馆阅览区域的巡视工作:图书馆在13-14号因为密接人员到馆而到博物馆隔离后,所计划的运转规模不得不缩小。19日,图书馆开始安排职工轮岗值守,但学校要求严进严出,进来的条件非常苛刻,并且进来后还需隔离和做一次核酸。因此,图书馆鼓励(但不强求)目前待在校内的职工在家庭和个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坚持留守,学校将尽力为大家做好物资供应等服务。有家有口的人,都选择了回家,人手就有点紧张。原则上来说,留在学校里的人都要承担和机构核心功能运转相关的职责。图书馆也按照学校线上教学情况,安排了开馆闭馆时间,还专门开辟了线上课程听课区域。在各个校区被封控不得互动的情况下,还考虑为其他校区的学生提供找书送书活动,人手就更紧张,而这时期,阅览部只有部长和一个员工,阅览部部长告诉我就是全员在岗,这一工作都难以完成。

我的情况比较复杂,虽然我的编制在图书馆,也和学校签订图书馆和教育学科的双聘协议,但学校已经明确说明我将不在图书馆工作,双聘状态只是过渡,所以,图书馆方面也很难安排我的工作,而申请回家的人又很多,确知我不回去,就请我帮忙巡视阅览室,督促学生戴口罩。派给我的是10楼阅览室,我又申请了9楼。两个小时巡视一趟,一天六次,并登记巡视情况。

图书馆原来可以接待在馆人数是2千到3千座次,疫情其间大概调整到500座次,需预约进馆。我算了一下,大概是按照一张桌子一人的在馆密度核算的。

我在图书馆的工作,大多是在阅览部,但从没有以这样的形态工作过。就趁机观察了一下学生阅览的状态。巡逻几次后,就发现学生大多喜欢固定的座位,然后,在巡逻的时候,忍不住想,转角那个角落那个背影是否还如旧遮掩着窗外的风光?而那个挑染着红绿紫发色的女孩,是否还桀骜不驯地和那个男孩坐在一起?我是否还要棒打鸳鸯?而那个见到我过来就赶紧拉上口罩的人,是否会注意到我已经向他走去?

阅览室门口贴着的读者行为规范是:严禁馆内饮食,请全程佩戴口罩,间隔就座。我接受到的职责是提醒学生戴口罩,所以,学生都知道我的目的,看到我过来,就赶紧把口罩往上拉。本着防范疫情扩散保护读者的目的,我看到坐在一起的情侣,会提醒他们坐开,以免别的学生看到,也会扎堆而坐。有时学生看到我过来,就赶紧拿一杯水喝,还说自己在喝水,所以才没有戴口罩,虽然行为规范说严禁饮食,喝水也属于饮水,但在馆内读书几个小时,不允许人喝水,恐怕也不人道,所以,默许他们可以饮水。就提醒他们说,喝好水后就带上口罩。当然,我也会注意阅览环境,比如看到阅览室有点暗,就拉开窗帘(馆内晚上有保洁和职工住在阅览室,晚上就拉上窗帘了),或者找到开关,帮读者打开灯光等。

印象最深的有一对学生,我初次注意到他们是因为男的在给女的讲题,我提醒他们说要分开坐,他们说,等他们讲完这道题,就会分开坐。后来每每路过他们,就看到他们斜着相对而坐,很专注的样子,让我非常感动,忍不住想如果我年轻的时候,也能碰到这么一个男生,也能让我这么样地沉下心来,专注地研习,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我年轻的时候心浮气躁,一场接一场地谈恋爱,一直没有专注研习过什么,整个青春期都荒废过去了。虽然此后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才在近50岁的时候评了教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专注力越来越下降,就感觉如果他们能以这种势头学习下去,肯定会有非凡的未来,在如我这样的年纪,肯定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所以,每次巡视路过的时候,都特意留意他们的状态,目视他们专注学习的神态,是我对我已逝的青春的注目礼。有一次巡视的时候,看他们不在,就翻了一下他们的草稿本,看里面零零散散地画着曲线、数学公式和英语单词,勾连着他们专注的神态,感觉这里蕴藏着他们未来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有一天早上第一次巡视的时候,阅览室里没有多少人,就和他们交流了一下,得知他们是土木专业的,而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持有饱满的学习热情,他们这种学习状态并不稀奇。就和他们交流了一下我们这一代20多岁被虚度的年华:我这个50多岁的老女人注视着他们20多岁的青春年华,回顾自己的青春岁月,而他们20多岁的生命也对视着我这个50多岁的老女人,遥望着自己遥远还不可触及的50多岁,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慨!

当然,印象更深的是一个年龄很大的读者,不像是学生,但这段特别时期,似乎也不会是教工,因为校内教工大多会在自己的办公室处理自己的业务,不大可能成天成天地待在阅览室里。也是有一天早上,就沟通了一下,知道他是博士生,原来是辽宁大学的英语老师,现在外语学院脱产读博士。问他脱产读博士,家庭压力会不会很大。他说当时考上博士,导师建议他脱产来读,以便专注下来,用心研究,取得成就,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就和单位商量了一下,脱产来读了,等博士毕业,原单位还欢迎他回去继续工作。问他如果还回去工作的话,为什么还来读博士,回答说,人生该有的都有了,就剩下读博士这么一个梦想了,那就去读吧。他自己这么说,老婆和孩子都这么说,就来读了。

疫情封控,封不住追梦人的梦想,在被封控的校园里,我们依然迈开矫健的脚步,去追逐人生的梦想……不禁感慨万千,人生有梦,何惧之有!

从3月23日到4月2日,校园从准封控管理,到封控管理,我担任图书馆9楼和10楼阅览区域巡视员,其间学校还安排了各种应急预案,我还担任了10楼应急处理人员,负责疏散读者或者安抚读者。工作职责虽然只是提醒读者戴口罩,不起眼,但在疫情期间,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4月1日早晨,浦西全域动态管理,足不出户,同济大学是一户,同济职工还能在户内活动,校长一早就站在食堂门口,督促监督校内师生戴口罩,并派出巡逻人员,提醒校内走动但没有戴口罩的人员佩戴好口罩。不幸的是,学校千防万防,各项措施严密到位,4月2日,校内又查出一例,而这个人前8次都是阴性,也没有出过校园,莫名就被感染,校内不得不转入封控管理,户就从校区一户分割成一楼一户,师生员工禁足楼内,开始严格管控,各个环节都严密计划布控,一旦查出,立刻流调,隔离转移,但上海发布里,还不断有同济地址出现,那看不见的敌情就在周围伺机而动……我们举起大刀,却看不见敌人,所以,只有禁足室内,严格控制人员接触,严密防范,以防病毒扩散,我们就这样转入封控管理阶段,而封控管理的艰巨性,可能是管理学更困难的科学问题,下面的博文里,我会试图描述我所见到的封控管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5715-1333715.html

上一篇:都市红绿灯:引子
下一篇:朋友圈最具胜利色彩的抗疫礼包摆放图案
收藏 IP: 111.187.50.*| 热度|

12 尤明庆 刘立 杨正瓴 周忠浩 马丽丹 史晓雷 徐长庆 郑强 武夷山 李学宽 王启云 檀成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0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