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承泰
当年天安门广场的速成照相
2019-2-7 15:18
阅读:3866

 文革期间有幸到过首都北京的人,都要到天安门广场留个影作为纪念,大都经历过那里的速成照相。

当时的天安门广场上,还没有现在的纪念堂;广场四周没有栏杆,也没有进出的地下通道。行人都是通过广场周边道路上的斑马线,进入广场的。除了广场四面的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些宏伟建筑以外,尚引人关注的,可能就是在广场北侧,靠近长安街,从东往西一字儿排开的十几把大伞了。

走近一看,每把伞下是一个三脚架支撑的照相机,还有一张小桌,桌上垂下块布。布上面写着:××相馆天安门广场摄影点。三脚架支撑的相机,是当时正规相馆使用的大型相机,不是便携式的120135相机。相机上搭着一大块深色绒布,镜头正对着北面的天安门城楼,显然是以天安门城楼为背景的。照相时,摄影师钻入那块绒布里面,把自己和相机都用绒布遮住,造成一个人为暗室,在里面调整相机;调整好后,露出头来,拍照。

那个年代,能够自有相机的人极少。所以,想以天安门城楼为背景照相的人,特别是初来北京的外地人,大多要靠这些相馆摄影点,来留下宝贵的首都之行纪念。这样,每个伞的周围,便是一队几十上百人等着照相的长长队伍。照相师的工作繁重啊!

为了大家简便,速成照相于是应运而生了。

所谓速成照相,就是两个固定:一是相机固定,二是照相者固定。照相者的位置,是用粉笔划在地面上的,事先已在相机上调好了距离。照相时,照相者只需站在划定的线内,做出自己满意的姿态和表情,即可。而相机,则一要位置固定,二要事先就基本调好照相的各要素,如焦距、光圈、速度,都要调到最佳,以后只是视天气、亮度的变化,微调一下而已,确保一拍成功!

这样,只要照相者进入位置,照相师就看见人在最佳的取景点上。各项照相要素已经调好,只待照相者摆好姿势,做好表情,就可以按动快门了。咔嚓!

然后,“下一位!”

由于运用了流水作业法,照相速度极快,既满足了排长队的照相者的要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家都乐而为之!

好在那时大家的照相姿势大抵统一,都是立正式站立,手握毛主席语录本,眼望前方,一副高兴、幸福的模样,没有现在的各式搔首弄姿这样丰富多彩,所以拍起来容易得多。而照相师,在照相的同时,要随时关注天气、光线的变化,要与时俱进地调整相机的光圈、速度,才能够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啊!

那时的照片还不能立照立取,要由相馆冲印后,将底片和照片用信件寄给照相者。所以,照相者还需在一个空白信封上填写自己的收信地址和姓名,交给照相师旁边的工作人员。照相师和工作人员对拍摄的胶片进行编号、核对后,收费。然后,OK!回家去等着照片寄来吧。

我的第一张天安门照片,就是这样速成的,速成时间是19677月。

后来,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到上海。在外滩游览时,没有带相机,遇见了海式的速成照相。那位照相师用的是便携式相机,是120135相机,我则记不住了。我担心那位老兄的技术,特地要他照了4张,都是以东方明珠电视塔为背景的。也是在一个空白信封上,写上自己的地址和姓名,交了费。结果,回来后收到的,只有4张不清晰的照片,人脸和背景都模糊。与当年京式速成照相得到的清晰照片相比,相差不止一个档次!这几张海式速成照,就只有受到老压在箱底的冷遇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刁承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48125-116109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