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舌尖上的……

已有 3471 次阅读 2012-6-4 08:29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西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

吕乃基

《舌尖上的中国》正在热播。科学网上有章婷很不错的一篇:http://bbs.sciencenet.cn/blog-728247-575608.html

博主感到,《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秘诀有三:

其一,《舌尖上的中国》说的是“舌尖”。人皆有舌尖,再加上“食色性也”。“色”不能说,不好说,“食”,可以吧。说到底,食,就其“基本面”而言,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底层,凡人皆需“食”。在此意义上,舌尖就相当于微软的操作系统,或者说是电脑7层中的最底层。至于是甄嬛还是“假环”,穿越是回到侏罗纪公园还是黑客帝国,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高层,电脑7层的嵌入层,充满个性和变异,所以围观者寡。此剧,则凡有舌尖者都看,甚至老外,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二,说起烹饪,中国有的是高档饭店,还有国宴大师,而《舌尖上的中国》说的却是最普通不过的平民百姓之食,贴近你我的日常生活,不那么高高在上,亲切感油然而生。正因为贴近底层,于是,看来“人皆如此”之食,却又这般充满个性。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别的什么国。想想吧,在以方便面、汉堡包为食的国度,吃着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炸鸡腿,有底气、有素材拍这样的片子吗,甚至可以说,他们有“舌尖”吗?嘿嘿,舌尖,配的就是中国!而且深深嵌入于各地历史地理和文化之中。这样的“嵌入”,如此的个性,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舌尖”更具中国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特色的舌尖,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其三,眼下的中国人看了之所以泪水伴随着口水,还在于“眼下”特定的语境。其一,食品安全。看看吧,这些传统的做法,如此之土,既没有对营养成分一五一十细究,也没有有关部门的检测监督,却没有谁(例如方舟子)对此提出任何疑义。只见众“吃货”纷纷陶醉于期间……。这就叫做“天人合一”。一方面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浑然一体,与人文历史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又远离茹毛饮血和粗制滥造,如此精致,点点滴滴在舌尖,岂止舌尖,直达心间!其二,漂泊的人生,冷漠的人群。看看吧,在传统的制作——那里是“制作”,分明是艺术——中,在享用的过程中,故乡的云回到了港湾,冷漠被亲情和热情融化。这就是“归零”,对现实的反拨。博主曾写过“归零:以汶川的名义——汶川地震半年祭”。地震,代价太大,而且时时“好了疮疤忘了痛”,总不能“七八年再来一次”;舌尖,既无需代价,又可一而再再而三,且兼及口水和泪水。

有关部门刻意为之的“灌输”和“弘扬”未见其效,舌尖,却在不经意间奏“香”人间的华章,而且拨动游子心底的思乡之情。说到底,舌尖,没有什么特殊的意识形态;然而却传递了实实在在的意识形态——中国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既天人合一,又如此精致;以及自古以来的亲情。和谐而精致的生活,加上亲情,特别是放大了的亲情,这正是中国得以走向世界的普世价值。

中西文化比较,且从舌尖开始。

 

顺便说,我家领导说:“你压根儿没有舌尖,只有肚子,只有饿和饱两种感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578323.html

上一篇:退休杂感
下一篇:文革重演,从“青春无悔”开始
收藏 IP: 114.221.182.*| 热度|

8 吴飞鹏 刘洋 吕喆 张玉秀 刘广明 曹聪 王桂颖 柏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