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还是少一点“可歌可泣”

已有 4168 次阅读 2010-7-31 08:45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社会, 可歌可泣

吕乃基

在汶川地震、王家岭矿难、全国各地水灾(百年、千年一遇)、大连输油管爆炸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以下均包含她)们之所以可歌可泣,是因为面对极端环境,向自我挑战:向生命的极限,以及向自我存在的价值挑战。

这样的挑战显示了中国人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显示了为了他人和国家的生命财产而自我牺牲的精神,因而可歌可泣。前者,博主已在美国工人有力量和中国工人有生命力文中作了初步说明。在某种意义和在某种范围内,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力量恰成反比,社会地位越低,生命力越强。社会地位越高,当然未必生命力弱,但因难得处于艰难环境,其生命力可能会弱。

是否可以认为,所焕发出来的可歌可泣的生命力,不是因其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就是被置于抢险救难的突发事件中。如果是这样的话,可歌可泣的前提岂不就成了恶劣的环境如地沟油之类,以及在同一年中恰逢如此之多的百年一遇?这样的前提难得是我们所希望的吗?难道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消除这样的前提吗?处于危难中的生命需要救助,救助者的生命难道不同样值得敬畏?

与此成为对比的是,西方人也每每向生命力的极限挑战,如蹦极之类,这里的区别是,西方人一般而言所面对的自然环境正常良好,人为制造出某种极限,也就是主动制造挑战。

至于向自我存在的价值挑战,这一点与千年来的传统有关,那就是“否定自己”。想起中世纪一位神职人员的话,否定了自己,便顺从了上帝,可见你应该把自己看得很渺小,这样,在上帝的眼中,就是大的。中世纪早已远去,但似乎气息尚存。

此外,可歌可泣多半与政府的动员有关。所有的抗震救灾难道不都是政府出面?百年一遇越多,突发事件越多,政府的动员功能便越发得到强化。动员功能本来主要用于战争时期,在和平建设时期,政府越是常态,显示出社会越是稳定高效。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革政府过于强大的功能。然而,随处可见、接踵而来的百年一遇,政府机器开足马力隆隆前行。

 

无疑,感人的事件可歌可泣,但博主依然冀望少一点可歌可泣,多一点生活常态,因为这是社会前行的标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348732.html

上一篇:看山,看电影“唐山大地震”之前的预习
下一篇:论“底”(8):旷野上的门
收藏 IP: .*| 热度|

21 曹聪 周可真 刘俊明 武夷山 阎建民 梁进 朱志敏 王修慧 杨秀海 逄焕东 吕喆 苗元华 李志俊 蔣勁松 伍光良 侯成亚 丛远新 孟羽 王永林 刘广明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