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脱碳入硅”与演艺界赚大钱

已有 3597 次阅读 2018-6-20 15:42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脱碳入硅, 思维方式, 崔永元

吕乃基

日前,崔永元在演艺界掀起不大不小的波澜,涉及税收、公平、人身攻击等等,有关部门也站出来为其中一方背书。

人工智能是围棋大赛以来,科技界热议的话题。

上述两件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有交集。

鲍捷提出人类的四种思维方式[1]

50万年前人猿相揖别之时,人类继承哺乳动物的思维方式(请注意,这一说辞没有任何褒贬之意,只是叙述事实)。至今,人类察言观色的能力、喜怒哀乐等情感,大部分源自哺乳动物。

随后是5万年前形成部落和民族的语言。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固然,研究表明,哺乳动物,乃至低等动物,特别是群居动物,或多或少也具有语言功能,但毕竟与人类相距甚远。

5千年前出现的文字,可以说彻底区分人与禽兽。然而文字的出现,也导致人类社会的某种分野:有文字者先进,有语言而无文字者落后;即使在有文字的民族,还有不识字的个人,被称为带有贬义色彩的“文盲”。

5百年前,随着微积分和牛顿力学等近代科学兴起,在自然语言之外出现了科学概念和形形色色的符号,出现了更为抽象的哲学概念,创造和懂哲学概念和符号者为阳春白雪,余者归入下里巴人。

在这四种思维方式之后,50年前出现的计算机语言、算法、编程,或许可以看作第五种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的进阶有以下特点。

其一,虽然,50万年、……50年,这些数字只是概略而言,却大体上构成了等比关系,意味着人类新思维方式的出现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由此推理,围绕5年前出现的“通证”(Token),可能形成第六种,或许是属于人类社会的最后的思维方式。

其二,上述四种,或六种思维方式;人类持由低到高,各种思维方式的人数大致构成由大到小的金字塔,大多数人持第一、二种思维方式;少数持高端思维方式。就个人而言,即使持高端思维方式,也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进行高端思维。平素里,武侠、八卦、游戏,与喵星人为伴等等,便是疏导长期高端思维所致心理紧张之良方,近日的世界杯,更是四年一度声张哺乳动物思维方式——这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基础——的盛宴。

按鲍捷的说法,由“碳基”(DNA、蛋白质)构成的生命,本来只是适应于哺乳动物的思维方式,在发展出语言和文字后,已是勉力而为,只有越来越少的人,以及在越来越短的时间段,继续向高端攀登。于是,脱碳入硅,硅基生命,在所难免。

非此即彼?鲍捷似乎没有看到某种中间状态,如植入芯片的“电子人”,没有看到基因编辑可能对人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变化,以及没有看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亦此亦彼的量子计算机。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现今社会的大部分人群,以及在大部分时间内,更倾向于动用已经存在了几十万年之久,以及毫不费劲的哺乳动物的思维方式。由此不难理解,为何歌星表演、通俗歌曲、大部分非后现代的文艺演出,以及家长里短情感类的影视作品,会拥有那么多的观众和听众,以及有那么多人愿意为此花钱和花时间。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科学家得不到如此关注,更不可能得到如此多的收入。因为他们工作的内容,需要动用第四层次的思维方式!

虽未作统计,但可以有相当把握说,当下中国留恋前三十年的人群,大多习惯于哺乳动物的思维方式。

顺便说,中国的语言,抑扬顿挫,附有更多情感;中国的象形文字,具有更直接的视觉效果;由此可以得到的一点推论是,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与哺乳动物的思维方式具有更多的血脉联系,因而上述状况在中国得以进一步放大。有关部门强调“感动”中国,中国人民的“感情”,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次崔永元引发事件的推演中,可见有关部门介入的身影。

问题是,如果上述状况得不到改变,那么更多的国人,或将趋之若鹜,涌入演艺界,以迎合大多数习惯哺乳动物思维方式者的需求;而大多数习惯哺乳动物思维方式者,也耽溺于小沈阳和冰冰之流的表演之中,不思进取,乃至失去自我。

面对上述状况,政府理应有所作为,但不是为演艺界站台,而是以二次分配改变改变科技界与演艺界收入之悬殊,进而改变初次分配,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策上引导国民的思维方式,进而价值观的提升。


[1]脱碳入硅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09/18/35919193_644195474.s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1119947.html

上一篇:区块链4.0:区块链+人工智能(下)
下一篇:人类历史的时间箭头
收藏 IP: 121.237.97.*| 热度|

2 范振英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