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tangell 孤独的心灵,蕴藏着热烈的爱。

博文

说侠

已有 3943 次阅读 2010-12-8 22:20 |个人分类:夜雨醉话|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逆旅寻欢, 谈东论西

侠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可以说是一个儒墨道的混合体。他有儒家的忠勇仁义,有墨家的助弱兼爱,有道家的任性而为。如张良一般,“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是很多人可梦而不可求的一种人生境遇。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的大丈夫。

==========================================

一个人,要能被称之为侠,可以身无分文,可以手无寸铁,但是勇气是他必须有的。勇气的来源有很多种,有人是因为有钱,有人是因为有权,而侠的勇气是来自于对正义的认识和坚持。这种对正义的坚持,最早就是来源于儒家,所谓“浩气长存”是也。

 

对于侠的勇气,在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和唐代传奇中,侠有重言守诺的江湖义气特点,但表现出来的只是好勇斗狠的流氓行为。“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随着宋明儒学的兴起,侠的勇气有了新的来源——义。朱熹就将勇的最高境界定为义与不义。从这时候开始,侠便开始具备了更多的忠义色彩,《水浒》中一百零八好汉之所以能称之为好汉,与其忠义不无关系,他们的造反目的在小说中也被赋予了“清君侧,振朝纲”的忠义色彩。

 

到了郭靖这里,他有重言守诺的江湖特色,对华铮的婚约决不反悔,即便违背了他的本心。在郭靖身上,真正让人认其为侠的,是忠义。身为曾经的金刀驸马,他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蒙古军团的强大,明知据守襄阳百死一生,依然毫无畏惧,“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郭靖,就是这样的一个大丈夫。文天祥,杨涟,史可法……都是这样的大丈夫。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墨家的天下大公。

==========================================

说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最早也是最经典的例子应该就是墨子和公输盘为了宋国的一番争斗。“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宋何罪之有?……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墨子·公输》)当听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墨子从鲁国赶了十天十夜的路到楚都去阻止,并置个人安危与不顾。楚宋交战,与鲁无关,更不关墨子什么事情。为了一个“理”字便可奋不顾身,成为了后世侠的一个人格特征。有人说杨佳是侠,可我看来虽然他为的是公理(讨一个说法),可却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一己之私,单单一个勇字,算不上侠。

 

侠与墨家的另一个共通点就是组织性,几乎所有的侠都是有组织的,就算独行侠,也一样会有师承门派。没有组织的人可以是一个武林高手,比如独孤求败,但却很难成为一个侠客。一句话,混江湖也得上面有人才行。

 

脱离了组织的侠,却依然有着天下大公的理想,这样的侠就不再是侠,而是大侠。萧峰,就是这样一个大侠,从离开丐帮再到反出辽国,所为的是两国不再交兵,是宋辽的天下苍生。五代之时的冯道,虽然无忠可言,却不愧一个侠字。

 

至情至性,功成身退。道家的顺其自然。

==========================================

远在庙堂之外的侠,遵循的除了基本的忠义之外,便是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世俗的礼法对侠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道家自由的向往,侠的武功中都有了许多道家的玄虚色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轻功就是一个典型。“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顺着自然的节拍,自由自在的前行远方,这是每个浪迹江湖的侠客的理想。

 

顺应自然,就是顺应人性,爱便爱、恨便恨。至情至性,成了侠契合于道家逍遥自适的人格特征。杨过断臂之时,与小龙女一番惊世骇俗的对话;孑然一身浪迹江湖十六年后等不到小龙女,断肠崖上纵身一跃……每每读到这些都令我激动不已。人生无大事,唯生死系之。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永恒追求,外化出侠的至情至性,毫不出奇。

 

道家多隐士,杨过和小龙女襄阳大战之后便不再理会江湖中事,神雕侠侣就此淡出江湖。令狐冲这个侠中浪子,历经几番情劫,也和任盈盈走上侠隐的道路。张无忌放着明教教主不要,天下朱元璋他要便给他。侠所追求的从来不是名利,功成之日,便是身退之时。张良之外,范蠡可算是一个例子。“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史记·货殖列传》)

 

侠,作为“替天行道”的代名词,已经成为了衡量时代特征的一个特有的中国文化符号。其实,从来没有什么侠客,有的只是人们心中的希望,和理想。

 

侠,只是希望和理想的化身,从来都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8438-391694.html

上一篇:曳尾涂中·我读《庄子》·开篇
下一篇:这是你们的错吗?
收藏 IP: .*| 热度|

5 蔣勁松 汤薇 刘进平 吉宗祥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