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良
书会读完吗?
2019-9-22 14:42
阅读:2051

书会读完吗?

2019-09-22

王安良

这是我“读书”时最爱思考的问题之一。读高中时,总喜欢去县图书馆看书,阅览室那一排排书,既让我爱不释手,又眼花缭乱。尤其是那些大部头的书,《战争与和平》,《红与黑》,《家》、《春》、《秋》,四大名著,每一本都很厚,总也读不完。有时候,只好放弃“厚书”,转而翻翻《文摘》,资料卡片等内容。我还记得买或订购过很多期《知识文库》。

上了大学,开始一两年,学校图书馆仍是闭架式的,而且课业很重,借的书和去的次数都不多。后来,图书馆可以开架借书了,我进过所有的借阅室,看到那一排排书架,有不少上面都积满了尘土,估计除了图书馆员,不少书就极少有人碰过。那时候热爱读书,碰见喜欢的书,几天甚至一晚上就能读完。但我仍认为“书是读不完的。”

到了博士阶段,除了教材和专著,还要阅读大量的文章(中文和外文,外文主要限于英文。)和报告。除了本校,周围的图书馆和文献中心我都去过,尤其是航空和航天专门的情报研究所。有时候,为了获取一篇文献,至少要费去一天过得功夫。当自己开始“独立地”写、发文章后,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

书是可以被读完的。

“书是可以被读完的”,这个重要的发现,让我树立了读书的自信。自那之后,我认为自己的“读书生涯”真的结束了。

工作之后,延续了爱读书的习惯,各种门类的书,都会或多或少读一读,而且渐渐地购书越来越少,甚至电子书也不太想买。资料和文章倒是大多数不用费劲索取了,电子版越来越查找和获取方便,尤其是SCI。然而,阅读和整理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情。

以我感兴趣的传热学为例,并具体到接触热阻和沸腾换热,每年都有上千篇的SCI,光看题目都得花上一阵子时间。教材或专著也不少,往往给学生们一种困惑:书能读完吗?

我告诉我的学生们:书是可以读完的,文章也是。为什么呢?就任何一个专业门类来说,创新虽无止境,但当下的“天花板”是确定的。无论某本书有多厚,某篇文章有多长,写得有多么晦涩,你搜集到的文章数量有多少,只要肯下功夫,总能读“完”,读“懂”。包括小说和日记。

书不仅可以被读完,而且书也可以被写完。除了人生这部“书”。有的人即使死了,还被不断地书写,甚至已经符号化了,比如耶稣。我说的可以完成的“书”是当下有题目的具体的某一本书或某篇文章,只要你愿意下功夫,它总能被画上一个句号,哪怕是不那么完美的句号,也是可以完结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安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71524-119902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