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晨光
从我的投稿经历看为什么科学院也要成立哲学所
2020-10-24 02:40
阅读:3365
标签:科学哲学, 期刊

    我以为主要原因是要加强科学哲学研究,特别是要科学研究和哲学研究并行, 而不是一部分人搞科学研究, 另一部分人搞(科学的)哲学研究(这种研究也是需要的, 但是是不够的)。虽然中国有科学哲学期刊,比如:自然辩证法研究, 自然辩证通讯,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详见:https://wenku.baidu.com/view/c041b2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e.html

但是很专业的文章还是发表不了。 我的文章就是——涉及语义信息论,颜色,概率和逻辑。虽然前沿, 但是结论并不公认,如果编辑和审稿人缺少研究背景, 对稿件价值还是不好判断。

      我写了篇关于确证和乌鸦悖论的文章,我的一位朋友是某科学哲学期刊副主编,但是看了我的文章还是摇头, 说公式太多,没人看懂,没人审稿。果然,我先后投稿三次,有的没经审稿就拒绝了,说不适合本刊主题(归纳确证和乌鸦悖论问题居然不适合科学哲学期刊!) 有的石沉大海。无奈之下只好投稿境外英文。碰壁一次, 第二次终于在Entropy上发表了, 而且评价很高。文章见:https://www.mdpi.com/1099-4300/22/4/384

之所以发表, 看来是因为Entropy的审稿人熟悉信息论和熵,而我用的是语义信息论方法——用样本(证据)优化大前提的可信度,从而得到确证度。这样的文章,在国内确实很难碰到能理解的编辑和审稿人。

   这篇文章发表引来一哲学期刊编辑的关注 我应邀发表了另外一篇:https://www.mdpi.com/2409-9287/5/4/25 

中文名: P-T概率框架用于语义通信,证伪,确证和贝叶斯推理 见:http://www.survivor99.com/LCG/CM/P-T/index.html 

这篇涉及概率, 逻辑,信息论,归纳, 证伪,物理学熵,色觉模型,统计学习等。要在国内它更难发表。 

      科学院的人肯定也有人有类似经历。

     另外, 国际科学哲学研究成果的普及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最近看到一位专家说, 有研究生实验结论不支持理论,写不了文章, 希望再做类似实验, 使理论得到支持。专家说,这是因为不懂科学哲学、 如果知道Popper的证伪思想,就不需要再做实验,一个实验就能说明理论有问题, 再做支持的实验也没啥用!

      我以为,不光要加强科学哲学研究, 也要增加科学哲学中文期刊。有人认为好文章不多, 增加期刊也没啥用。 但是我要说,不是好文章不多, 是没有缺点的好文章不多。 如果我们能容忍不太完善的有创新思想的文章发表,这样的好文章还是很多的。以前有个《潜科学》杂志, 发表了很多有创见的文章(我的关于色觉模型的最早文章就是在潜科学发表的,色觉模型见http://www.survivor99.com/lcg/books/color/index.htm  )。  潜科学读者作者众多。但是可能因为有的文章有缺点或反主流,比如关于全息论的文章,争议也很多。我以为应该容忍更多不同声音。

    我期待科学院的科学哲学期刊问世, 希望看到更多涉及科学研究前沿的科学哲学文章发表。也希望它面向所有研究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鲁晨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56-125555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