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nrongchen

博文

水浒地理02:“花石纲”怎么回事

已有 4486 次阅读 2021-9-3 07:36 |个人分类:中学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生活极度腐朽糜烂。徽宗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建“寿山艮岳”。崇宁四年(1105年)使朱勔主持苏杭应奉局,凡民间一石一木可用的,即直入其家,破墙拆屋,劫往东京。这种运送花石的船队,号为“花石纲”。管理又趁机勒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成为方腊起义的导火索。

  玩石头玩垮大宋朝

宋徽宗喜欢稀奇古怪的石头。如果普通人最多玩个家破人亡,皇帝喜欢石头,问题就大了,因为他的家是国,他的人是民。宋徽宗喜欢石头,下面的人就要迎合。这就引出一场花石纲。花石纲是宋亡之始。梁小民,2014)

当时,成批的运送的货物称为“纲”。宋徽宗喜欢石头,崇宁四年(1105年)蔡京就投其所好,在苏州设应奉局,由蔡京的心腹朱勔主持,在江浙一带采集奇花异石运往汴京。运送花石的船队,每十艘为一纲。于是就有了“花石纲”的说法。这些运来的奇花异石得到宋徽宗大为赞赏,进贡者得到的报答是加官进爵。于是皇帝爱好成了国家行为,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代价。

为收集运送越来越多的奇花异石,就要造大船,征徭役。这种人力和物力的支出,既不能强国也不能富民。如果仅仅是这样增加财政支出和人民的劳役也就罢了。各级官员还借进贡之名鱼肉百姓,中饱私囊。而且有皇帝的尚方宝剑,他们对人民更是如狼似虎。官员们到处寻找奇花异石,无论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他们中意的东西,所有权就无偿地归皇家了。原来的所有者必须把这些东西当成皇家之物认真保护,然后甚至拆墙毁屋运出去。为了保证这个奇花异石的完整无缺,倾家荡产者不计其数。没有这种奇花异石的老百姓就要被征去当运输的苦力。百姓甚苦,尤其是奇花异石多的江浙东南一带,受害更深。这就有了方腊起义。皇家的军队征伐起义军,中国人内斗,异族有机可乘。

花石纲前后二十多年,运到京城的奇石有数十万块,其中最贵的一块石头,仅运费就30万贯钱,相当于那时一万户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运输中惊涛骇浪,人船皆没者亦不可胜数。以后有修建艮岳(存放花石纲的园林)的六年,以及王公世家的大兴土木。无论大宋王朝的经济、文化、科学如何达到的历史上的高峰,财政都无法承受如此庞大的支出,人民也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苦难。这时大宋王朝气数已尽,只要金人轻轻一推,它就倒了。即使宋江消灭了方腊也无济于事。

有说,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石都可称为花石,古人营造园林最重视点景,点景最不可或缺的是花石。北海所存的传世花石别有故事。《水浒传》中,杨志押送花石纲被劫一节。其中花石即为宋徽宗服务,酷爱奇花异石,为了修建他的理想仙境“艮岳园”,举全国之力,搜罗花石,最终导致北宋覆灭。后继者金世宗,为了把“艮岳花石”运到北京,他不惜以石头折算粮赋,这些花石最后四处散落。最集中处有颐和园的假山,北海的琼华岛。

皇上缘何喜爱太湖石。太湖石产于太湖洞庭西山的元山、龙洞山和石公山。这些石灰岩经过长期的风化雨淋,特别是太湖太湖水的浪打波击,沿着石灰岩的节理,经溶蚀作用,逐渐扩大,相邻的沟壑形成洞穴,成为千姿百态,剔透玲珑,具有“漏”、“瘦”、“透”、“皱”四大特色的“太湖石”。

自唐以来,“太湖石”利用叠置假山,美化环境。到了宋代,统治阶级大建园林,于太湖石的需求日甚一日。宋徽宗(赵佶)宣和五年,苏州人朱勔等为迎合皇帝所好,当时朱勔发现一块既高又大剔透玲珑的“太湖石”,动员二千多民工,通过大运河运到开封,深受皇帝的赞赏。

此外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南京瞻园的“仙人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和杭州的“皱云峰”,都是宋代“花石纲”遗物的一部分,其中苏州留园的“冠云峰”高二丈多,被誉为园林湖石之秀。

中国园林建筑师为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修建仿苏州“纲师园”的“殿春簃”——“明轩”一座,其中的太湖石也取自太湖,因此,太湖石远渡重洋,蜚声国外。

《水浒传》第十二回,杨志自报家门:“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英雄被逼上梁山,民间有“逼上梁山”一说。 玩石头玩垮大宋朝,是真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4398-1302619.html

上一篇:水浒地理01:英雄找不到路
下一篇:水浒地理03 武松打虎真有其事?
收藏 IP: 112.20.40.*| 热度|

2 尤明庆 孙友甫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