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为什么世界大师总是一窝窝的出?

已有 1451 次阅读 2021-6-9 09:43 |个人分类:一日三省|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人类星球的北纬30度上下,东方、西方群星璀璨,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孟子、庄子、黑子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或联袂登场,或接踵而出,在西方,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东方称之为百家争鸣”。

       人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窝窝出的现象?下面做一个简单的可能性解释。

      1、大师不一定是创造者,可能是记录者。那个年代,文字刚刚可较为广泛传播,至少贵族是可以书写,阅读。人们也能承担文化上花费。一些人把前人口口相传的东西记录下来,就成为了大师,一代名人。

      2、文字出现结束了人类的神话时代。口口相传容易放大、夸张,普通人也可以变成神仙。而文字总是忠实登记着一些可量化的东西。对于不可量化的东西,比如人心,还是容易出一些问题。

      3、现代人不比古人聪明。人类在面对未知的东西,现代人与古代人面临同样的困境。 我们现在感觉古人水平不过如此,未来的人感觉我们也同样如此。面对未知的东西,现代人不比古代人聪明。反而因为古代人诱惑少,知识少,可以针对仅有的知识不停咀嚼,不停思考。大多数时候,古人思考的东西更深,只是我们感受不到。

      4、大师成群出现是因为某些因素突破。比如显微镜、望远镜、X光、激光、甚至某些思想领域,文化领域等等。

      5、  人类的沟通是互相影响的。一个热情如火的人有可能带着一群人前进。所以,多个人之间互相碰撞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何解读“科研”?不同人有不同解读方法。有一些人讲述了科研的特点,比如各种创新、探索和继承等等。还有人针对创新罗嗦了很多,比如基础创新,应用创新,突破性创新,系统创新,集成创新。还有人讲科研的方法和技巧等等。

       最近注意到管理体系的东西,想说一点不同的东西——用价值链来分解科研活动。一切活动都可用价值链来描述。人类一切活动都是在创造价值。工人制造产品创造价值,管理人员用服务创造价值,科研用知识创造价值。佛法的核心在”渡“,也是创造价值。

     把一切看作价值,不妨借用ITILv4 的服务价值链条。价值链体系应用非常广泛,举出世界的任何一项事情,都可以这样解释。价值链体系包括六项活动。一家企业的活动按下面的方式来分。

       企业的售前活动对应着”参与(Engage)“

       销售和售后活动对应着”交付(Deliver)和 支持(support)“

       企业的技术负责人的活动对应着设计和转换(Design & transition)

       企业的采购负责人活动对应着:获得(Obtain)

       企业的生产负责人活动对应着构建(build)。

       企业管理层活动对应着”计划(Plan)和改进(Improve)“。

     一家企业可以这样分,如果把企业缩小变成小组织,也可以这样分。

      价值体系内容包括:计划(Plan)、改进(Improve)、参与(Engage)、设计和转换(Design & transition)、获得/构建(Obtain/build)、交付和支持(Deliver & support)。具体含义大家可以在网络上找一找。

   “计划与改进”代表着管理上内容。做一件事涉及很多人,必然要有管理。

     设计和转换代表着“技术方案”。

     获得/构建,代表着“具体实施”。

      交付和支持(Deliver & support),代表着”实施完毕后的事情“。

       管理,代表”人的组织“;

       设计代表技术方案,代表”技术的组织“;

       实施,代表着”落地“,”做“;

       做出来的”东西“连接着两边,就是”参与(Engage)“的事情,也就是外界的“两个接触点”。参与(Engage)与供应侧相联,交付和支持(Deliver & support)与价值侧相联。

  

       某项科研开始的动力——意义和动机。最后结果,则是创造价值,意义和动机得到满足。古人研究天文、数学,好像没有什么价值,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即好奇心得到满足。

       科研,说到底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交付活动。一般来说交付实物,科研则交付精神东西。而这离不开“设计和转换”和“获得/构建”。“设计和转换”属于设计的设计。“交付”代表科研成果。“获得/构建”代表着根据“设计和转换”进行创造的过程。“设计和转换”往往指“经典做法”和“约束条件”。人下围棋,棋手下完的棋局,可认为是科研成果。棋局是在”各种模式“和”约束“下形成的。

       说来说去,也就是说:做科研,先看看别人怎么做的。熟练掌握各种经典做法,了解约束条件。在不同情况下,就可灵活应用,比如说随机数学和博弈,可用在很多地方。

      另一种:做科研,如果自己没有头绪,就从更高一层来思考——学习常用的各种常规做法,熟悉各种约束条件。

      做之前,先用高层次思维考虑一下。比如说造永动机,从机械来分析,很难说做不出来。可用能量守恒,就是知道肯定不行。

       比如说计算机里的查询,有很多种方法。不过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内存地址与查询内容联系起来。通过内容得到地址,根据地址直接获取数据。

      高层次思维很多,比如信息理论、随机理论、熵增定律。可以作为一种框架思路。

     第一步、思考问题能不能解决,有没有答案,能不能做出来,有没有意义。

     第二步、思考怎么做。如果违法某个定律,就一定做不出来。比如说用天平来发现问题小球,就可以用信息论先分析具不具有可行性。

      先不说了,我自己也不懂,只有多学习体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346-1290382.html

上一篇:经济真相系列——躺平之后
下一篇:经济真相系列——市场的随机性
收藏 IP: 123.116.12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