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眼看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lsm 在科学网品味科学,在博客中享受生活

博文

奥体公园半小时骑车游

已有 4549 次阅读 2008-10-14 13:32 |个人分类:侃侃大山|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08, 科学网博客大赛, 奥体公园, 骑车游

住在奥体公园边边上,却是只能远距离看其外观和电视上看其内部,真得是很不爽,原来以为奥运门票会很贵,等过了售票机会才知道原来残奥会的门票就30元和50元两种,真是一辈子的大遗憾啊。

如今奥运会和残奥会也结束一段时间了,加上国庆长假去掉了部分观众,自奥林匹克公园自10月9日起对外免费开放,俺总算有机会进去小看一下啦。

免费开放当天,咱想咱离着近啊,就不和大家去瞎掺和了,于是周六日天两天咱窝在办公室忙科研啊。。呵呵,中午饭后,心想活动活动呗。于是骑上我的小毛驴,出所北门,沿奥运村向东进入园区,远远看去,嗨,大中午的人却还是不少呢。

骑车行在宽敞的园区大道上,别说心里还真挺美,看着别人都在似乎挺累的走着,忽然觉得有这小毛驴还真不错,哈。骑到IBC下面,瞧了瞧,总算也近距离看了次,呵呵。接着骑车前行,慢慢悠悠到了鸟巢下,远看这个不大的家伙,到近了才感受到其庞大啊。。。骑车转了一圈改天再寻机会进去座会。。。

转悠了一会,不觉小半个小时,公园开放了,相比比赛时的服务和设施、娱乐等等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呵呵权当放松,接着回所忙喽。

 因为没带相机,转贴几张别人的照片(来自网络,稍做处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IBC外景(赛时就是从这里把实况传到世界各地)

 国家体育馆外景(非正门)

鸟巢夜景

阳光下的鸟巢外景

远看鸟巢挺清凉,进去里面热堂堂!

展厅已经在拆除了,今天中午中石油这个已经拆掉了绿色的草皮外衣

PS:附在网上查到的部分相关背景资料:

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规划研究来看,奥林匹克公园(当时称为国家体育中心)的选址就开始考虑北京北中轴区,后来在申报前又有过争议,有反对选址北城,建议采纳南城方案的,即选址在东南四环与京津塘高速公路东南角或者亦庄。
   
这些意见认为:第一,北中轴选址地区原来是大面积的森林和绿地,因北京大半年的风向是西北风,几年施工下来,这里会给朝阳区(包括 CBD 商业中心区)、东城区乃至城中心(尤其东北区),甚至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带来大量的尘土,空气质量会降低。第二,东北两面的四环路现在已经非常拥挤,如果把奥体中心和国际展览中心两个巨大的磁场再放在一起,将会严重增加交通负荷,雪上加霜。第三,朝阳区已经规划了商业中心,在这里再规划一个展览中心有重复建设的可能。第四,把国体中心放在南城,可以“开发北京大南部”,平衡北京市内部的贫富差距 。
 
而2001年以北城方案为奥运主会场选址进行的申奥活动取得成功,这至少说明选址北城的决定对于申奥是成功的。
   
次年年中举办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际规划方案征集”继续坚持北城方案,以中轴线北区的这块地区作为基地进行。从此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端四环和五环之间的奥林匹克公园成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 ( 它是总规划用地约 1135 公顷,内容包括中轴线、森林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奥运中心区。其中奥运中心区北区包括会展博览设施、文化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运动员村、地下停车设施、集中公共绿地和广场以及体育设施:8 万人国家体育场,1.8 万人国家体育馆,1.5 万人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等,奥运中心区南区包括原有亚运会体育设施、新建网球中心和曲棍球场。),而北城方案,在体现奥运文化与北京城市历史的交融上,也渐渐表现出其突出的优势。
     
2008年,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向南扩展,直抵大都土垣,曹八里将彻底消泯。按照规划,洼里乡的羊坊、洼里村、西下清河、东下清河、汪家村、关西庄、九江口、北沟泥河、南沟泥河、仰山村、洼边村、龙王堂;大屯乡的北顶村、老虎庙、豹房与岔道口,成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征地对象。
 
现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四环中路的北部。具体的范围是,北至清河南岸,南至北四环中路,东至安立路、北辰东路,西至林翠路与北辰西路。森林公园占地680公顷,国家体育中心占地405公顷,两者相加1085公顷,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北京朝阳区的大屯乡与洼里乡。
      
遗感的是到目前为止,面积巨大的森林公园开放日期似乎还遥遥无期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036-201756.html

上一篇:看驴生豪迈
下一篇:科学也搞最、大、强?
收藏 IP: 210.72.27.*|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