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良
节日文化的喻意
2020-6-21 22:12
阅读:3176
标签:节日, 文化

对中国人来说,每天都是父亲节,母亲节,我们叫孝道,纪念父母养育之恩,无时无刻记得,不是每年一次。

许多洋节日其实是商家鼓励消费的形式,糖果店就靠每年的鬼节,情人节,复活节,玩具店靠圣诞节做生意,有些是整年收入的一半,原来的意义已经没有了。一些节日含浓厚宗教意味,庆祝这些节日是背离了国家不偏袒任何宗教的治国方针。

中国原有的,有爱国意义的端午节,中秋节,古代天文科学观察的乞巧节,中国24节气都是科学观察的结果,与农耕文化,气候变化,健康护理有密切关系,都没有太多人思考。纪念祖先文化传承的清明节,重阳节,今天只有皮毛记忆,也为消费服务。

美国许多州、市开始取消了哥伦布日,以前邮局10月第二个星期一放假。现在改为原住民日,纪念来自亚洲,最早来开拓西半球的原住民,反对殖民主义,反对种族歧视。许多地方移走了哥伦布雕像,有些被严重破坏。

韩国的节日假期传承了中国的农历新年,中秋。七夕,盂兰盆节, 端午,不放假,也有纪念。

日本是节日文化很浓的国度。有全国性,有地方性的大大小小节日,每个月有六、七个,也有传承中国的节日,七夕,春分,秋分。这些节日都是中国民间自己过,国家没有特别假日庆典。纪念祖先的盂兰盆节是中国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他们今天还在纪念。京都的时代祭展示日本历史各朝代的特征,中国要同样的巡行,大概要好几天。

一国的文化力,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纪念什么节日,如何纪念,是一面镜子。

李兆良

庚子夏至

2020.6.21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兆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674084-123881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