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事前诸葛亮不受待见----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10)

已有 3945 次阅读 2016-7-1 06:18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事前诸葛亮不受待见----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10)

武夷山

对蒋高明“笔者针对万里大造林的早期质疑声音”的评论:

   我们身边的事后诸葛亮很多,原因之一是事前诸葛亮不受待见。蒋老师2004年发出的警告,2008年应验了。笔者在1997年第7期《科技导报》发表文章,“从保证六分之五工作时间说起”,警告在新形势下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不能真正用于科研的问题。同样,没人理睬。2008年3月10日《科技日报》发表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齐让的文章说,据科协调查,中级职称科研人员用于科研的时间只有61%,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的相应百分比是53%和38%。这回是官员说话了,不知有没有用。

对刘苏峡“激动如糖”的评论:

   很多人攻击影响因子不高的期刊。其实,这些期刊使很多人在发表上实现了零的突破,这难道不是功德吗?我们需要更多的激励手段。如果本书采用同行评议方法编选,则已经收入书中的很多篇(无论是小妹妹大姐姐的还是有趣无趣的老男人小男人的)恐怕都会被枪毙掉。
博主回复:得亏了internet,使小期刊,小文章有见天日的机会。谢谢您的关注。

对李霞“清明节后的雪”的评论:

   我自己在兄弟姐妹四人中行二,知道多子女家庭是多么乱又是多么生机勃勃!多子女家庭才是整个中国的缩影。现在只能守着一个孩子了。您的描述生动有趣,老三的形象跃然眼前。前苏联科学家曾用统计数据表明:做母亲时岁数大一些,孩子更聪明。如果这种说法成立,则中国人常说的老小(南京人叫“老巴子”)往往最聪明的解释其实是:此时母亲往往是“高龄产妇”,更成熟了。您那个老三天才就是这么造成的。
博主回复:
   谢夷山君。您是三句不离本行啊,佩服。咱听说过科学家的统计,也同意您的解释,还可以再加上一条。这孩子是越生个儿越大(in my case),有了物质文明做基础,自然“精神文明”也就更上一层楼啦,^_^。

对杨玲“警惕:主义”的评论:

   我如果没插过队,我不知道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是什么样(套用过去年代的语言);过去英国贵族的子弟上贵族寄宿学校,这些学校的孩子也得早起上操,也得用冰冷的水洗脸,大概贵族们知道,只有这样才更可能一代代保住贵族地位。有人开玩笑地总结说,第一代的人经商赚钱,第二代的人在相当程度上靠金钱实力从政,第三代人玩艺术败家。肯尼迪家族就是例子。无论什么社会制度,如果没有一种方式使社会上层真正对下层的生活、心思有所体验,都是很危险的。等酿成了血仇,更是冤冤相报无了结!
博主回复:武老师,说得好!体验不可少!很多鸿沟是人为制造的,而正是这些人为制造的鸿沟埋葬了人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987870.html

上一篇:不同学科不同阐释 七位科学家谈“aging”
下一篇:18世纪的一位贵族女科学家
收藏 IP: 219.142.244.*| 热度|

17 钟炳 姬扬 刘洋 李颖业 徐令予 李泳 陈楷翰 郑小康 杨正瓴 刘玉仙 李本先 史晓雷 魏焱明 xlianggg zjzhaokeqin sunyang86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