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魏灵玲:做“最美”的农业科技转化

已有 2096 次阅读 2015-7-22 13:42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魏灵玲:做“最美”的农业科技转化

魏灵玲

■本报记者 赵广立

魏灵玲从小在城里长大,在读研之前与农业几乎没有交集。而今天,坐在《中国科学报》记者面前的魏灵玲是“中环易达”这家农业科技公司的掌门人——从创业至今已经执掌了十二年。

说起来是阴差阳错,为了读研,魏灵玲辞去一份在中石化分公司的工作,换来的却是因选错志愿而歪打正着的中国农科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对农业一头雾水、毫无兴趣的魏灵玲一度非常痛苦,甚至想到退学。那时的魏灵玲绝不会想到,这份让她苦恼的录取通知书在几年后为她开启了怎样美丽的一段人生历程。

2015年,她当选我国首届“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之一。

第一桶金

正是缘于读研之前的那段工作,魏灵玲一直对自己做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有点脱节”而耿耿于怀。“如何把研究成果转化成商业价值”就成了她经常琢磨的事情。

也是机缘巧合,正当魏灵玲满脑子盘算着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之时,2002年,一位美籍华人找到中国农科院,希望与农科院合作成立一家做“工厂化农业”的公司。刚刚毕业的魏灵玲在导师的帮助下,以农科院代表、公司总经理助理的身份加入了这家新型农业公司——中环易达。

公司的注册资本只有50万元,也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弃学从商”的魏灵玲却兴趣盎然,很快她就为公司挖得了第一桶金。

刚开始,找上门来的多为一些地方农业局、农技推广站,这些客户带来的“单子”并不都是很明晰,只是提出要求项目“要有科技含量的、技术领先的、效益明显的、容易推广的农业开发”。而对于具体想做什么、怎么做,需要哪些新品种新技术,这些客户的想法也并不是很具体。

魏灵玲就开动脑筋给他们出主意。是建设农业开发区,还是农业技术孵化基地?有多少土地投入,谁来负责管理?在一步步的推演中,魏灵玲画设计图、作规划,写策划、请专家,来去折腾花了不少钱。她意识到这个过程应该收点“辛苦费”,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支付她6万元的咨询规划费用。

第一笔单子就这样成了。

魏灵玲那时候才意识到,“原来作规划也是可以赚钱的”。也是在那时,“中环易达”的技术转化产品才初见端倪,“都是根据需求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易“职”再战

2003年,“非典”的突袭让那位美籍华人不辞而别。“但农科院当时看好都市农业的方向,于是我这个刚毕业的学生被‘赶鸭子上架’,当上了中环易达总经理。”魏灵玲回忆说。

也正是在“非典”期间,公司温室里一株黄瓜在少人打理的情况下疯长起来。一位技术员相信植物有很大的生理潜能,就索性任由这株黄瓜分杈、开花、结瓜,到后来这株黄瓜几乎爬满了整个温室,结出几百条瓜来。有媒体听说这件事,专意对这株“疯狂的黄瓜”作了图片报道。没想到过了没多久,从寿光来的几个人手里拿着报纸找到农科院问,“能让黄瓜长成树的人在哪儿?”

原来,寿光每年都会举办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菜博会”上展示农业新技术。当他们见到才刚毕业没多久、穿着球鞋跳来跳去的魏灵玲的时候,有点不相信:就是她?

这项技术转让出去后,魏灵玲的商业模式就有点思路了:一边是农业园区规划服务,一边是农业科技转化服务。秉承着这两种思路,魏灵玲和“中环易达”做到了2008年。直到这年,来求访的客户才不把她只当作来接站的小姑娘,魏灵玲也开始小有名气,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农科院有个挺年轻的女孩,特别会干技术转化这些事儿。”

植物工厂

“中环易达”真正大放异彩,始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那时候魏灵玲已经实践了植物工厂。世博会组委会主动找到魏灵玲,他们觉得“植物工厂”的概念特别贴合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植物工厂是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植物周年性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级形式。魏灵玲的博士论文就是人工光植物工厂,公司的一个研发团队把它进行了产品化。

在世博会上亮相后,植物工厂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人用植物工厂来育苗,有人用来培养药用植物,还有人培育出了“蘑菇工厂”。魏灵玲和她的团队也没闲着,他们把植物工厂的成果转化到两个方向,一种是生产型的农业园区——在温室内通过对能源、水源等环境的自动化控制,发展细分至品种的蔬果工厂,并提供销售等场地服务;另一种是观光型的都市农业,可以应用于各种城市生活场景——从摩天大楼里的办公室,到学校、医院、机场候车室,再到家庭阳台和厨房,能够利用的每一个空间都能披上绿装。

“我们现在的客户,从IT企业到地产商,现代农业真是太火了。”魏灵玲告诉记者,他们准备在这个行业做到全产业链供应,从咨询顾问到设计、工程、人员培训、管理提供一条龙服务:“我们现在通过大数据和云端的智能管理办法做智慧农业,可以同时管理许多园子。”

精益求精

魏灵玲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现在他们的心思更多地放在对当前事业的“精进”上。对于植物工厂农业园区,整个团队正在研究如何更加省水省电省土地,实现更高的智能化,产出更高品质、更高产量的农产品。“这是更高精尖的科技,”魏灵玲说,“现在中国种一平方米的番茄,年产量不到10公斤,我们现在能产到40公斤,而荷兰人能做到80~120公斤,潜力很大。”

而对于城市观光农业,魏灵玲有着更多憧憬:“我们倡导的不是农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类喜欢绿色、喜欢自由、喜欢新鲜空气和安全食品的人,喜欢这种放松的生活方式——在城市的各个空间和各种应用场景,屋顶、厨房、地下室、办公室、写字楼,我可以把树式栽培,比如番茄种在离我们最近的身边。”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修了EMBA的魏灵玲现在拥有了“互联网思维”,她正在努力让准备转化的农业技术变得越来越“傻瓜化”:“我们的技术很复杂,软件也很复杂,但是我们操作很简单,通过远程培训,许多人越来越容易接受这项技术,很多都变成了我们的‘发烧友’。”魏灵玲说,现在通过微信等平台,他们聚集了一群人“一起玩”现代农业。

好玩、有趣、成本低,魏灵玲的事业正在赢得更多的市场。对于未来,魏灵玲也是充满信心:“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升级,必然需要提高产量、提高品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这会特别期待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和转化。另外,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对人才的需求,包括对成功模式的需求,都会非常大。”

魏灵玲顿了一下说道:“我认为这个事业才刚刚开始。”

《中国科学报》 (2015-07-22 第7版 产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907323.html

上一篇:什么影响什么?
下一篇:有趣的“商务、生活、创新最佳城市”榜单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