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老天爷” 太忙了

已有 2281 次阅读 2015-5-30 08:57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老天爷” 太忙了

文·林之光

科技日报 20150530


   我国有句成语叫“众口难调”。意思是各人口味爱好不同,无法让人人都能满意。宋代《五灯会元》中就有“羊羹虽美,众口难调”。后来“众口难调”也比喻意见分歧,难协调一致。

   其实,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口味难调”还是“意见难调”,其中所含的矛盾数目都是有限的。实际上,世上最“众口难调”的应该还是天气,因为人人都生活在大气之中,事事都发生在大气之中,世界上人人、事事对天气都会有自已的不同要求。由此可见老天爷之“难做人”,大概天下第一。让我们从最简单的矛盾说起。

   唐代吕温《宗礼欲往桂州,苦雨,因以戏赠》,它说的是喜雨的农民和厌雨的行车者之间的矛盾:“农人辛苦绿苗齐,正爱梅天水满堤。知汝使车行意速,但令骢马着鄣泥”。宗礼是诗人吕温的朋友,着急去桂州,但时值南方黄梅季节天天下雨。可是这种天气却又是农民水稻生长所需要的。还好吕温给宗礼找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给马配上一个挡泥用的马具“鄣泥”。不过,并非所有矛盾都能这样解决。

   例如,宋代方岳有一首《春思》:“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作者理解本诗意思是说,春风(老天爷)太忙了,他先后吹绿了柳条,吹红了花;既要为燕子筑巢准备雨水和泥,又要为蜜蜂酿蜜准备晴天。但这种矛盾老天爷稍费点事仍可解决,即一会儿小雨,一会儿晴天。可是,也并非每个生活中的矛盾都能这样解决的。宋代萧立之《偶成》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偶成》说:“雨妒游人故作难,禁持闭了下湖船。城中岂识农耕好,却恨悭晴放纸鸢”。诗的意思是,天公下雨,城里人恼火,一是不能乘船游湖,二是不能放纸鸢了。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庄稼正需要雨着呢。这叫老天爷如何解决?

   实际上,人们对天气要求的矛盾常常更为复杂。例如陆游在《春早得雨》中说:“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意思是,水稻正缺雨,但养蚕户却怕阴雨低温。也就是即使对农民,天气也不能使农桑两全。更难说出口的是,豪门富户却是怕阴雨影响了他们园中牡丹的开放。而且这类事还挺多,例如宋代曹勋《和次子耜<久雨>韵》第二首“第忧沉稼穑,宁问浸芙蓉”,即他们关心的不是庄稼被淹,而是芙蓉花是否被水浸;再如,唐代李约著名的《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龙王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中的矛盾就更尖锐了:农民因天旱正在焦急求雨,而正在家中欣赏歌舞的富者们还唯恐天不够旱,空气潮湿了会影响他们管弦之声变得不悦耳!

   反映人们对老天复杂要求和尖锐矛盾更深刻的可能还数唐代罗隐的《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又怎样)?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诗中第一个矛盾是在“尽道丰年瑞”的富人和贫者之间,因为多雪意味着可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第二个矛盾是贫者自已,即贫者本身当前与长远的矛盾。因为秋后丰收固好,但如何熬过目前大雪严寒?这叫老天爷又如何解决?

   1066年,苏轼“护父丧归蜀”,船过泗州遇三日逆风,他听劝祈风。果然祈风的香火还未收起,风向就变了。大风迅至,船行奇速。但有趣的是,1071年他从京师赴任杭州,再次经过这里,又遇大风阻船,而祈神却不灵验。因此他写了一首《泗州僧伽圣塔》。诗中说到,“耕田欲雨刈(收割)欲晴,去(者)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总是)遂,造物(老天)应须日千变。”但是,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就是“日千变”也是不行的。还以行船为例,江河中总是许多船同时上下杂行,要使船船都得顺风,老天岂不累死了也办不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894123.html

上一篇:海中游泳腿抽筋,好险!----日记摘抄(230)
下一篇:联合分析法(Conjoint analysis)挺有趣
收藏 IP: 106.120.16.*| 热度|

3 魏焱明 董侠 xuexiyanji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