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美国中央情报局所支持的公司--英丘泰尔 精选

已有 4481 次阅读 2007-7-13 08:11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英丘泰尔公司的运作模式

武夷山 (发表于《学习时报》,20051219

    在美国,多年来主导的政治哲学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可是,为了国家安全,为了更快地获取高技术,美国政府也会毫不犹豫地涉足平素绝不涉足的领域。英丘泰尔(In-Q-Tel)公司便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事例。

    19999月,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直接干预下成立了一家名叫伊丘以特(I-Q-it)的独立的非营利小公司。次年1月,该公司改名为英丘泰尔。用公司的第一任首席执行官吉尔曼. 路易的话说,公司的使命就是“确保CIA处于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最前沿”。现在,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出自产业界,尤其是出自小公司。而小公司缺乏与政府打交道的经验,因此,其发展潜力良好的技术不易进入政府人员的视野。成立英丘泰尔,就是要帮助CIA以至整个情报界识别、获取和部署最先进的技术。行家认为,有很多商业技术领域都有在情报界获得应用的良好前景,例如: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知识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图像分析和模式识别;统计数据分析工具;语言翻译工具;移动计算;安全计算技术,等等。

    几年来,英丘泰尔公司取得了可观的业绩。表现在几方面:(1)已经提供了100多项技术,其中许多技术直接为CIA的使命做出了贡献。例如,将地图数据、图像数据、文本数据和其他类型的数据融合起来的技术;信息可视化新技术;迅速处理多语种海量信息的技术;更快、更有效地识别出最关键的情报的技术。(2)英丘泰尔公司与10家大学或研究实验室建立了较紧密的联系,还向80家公司进行了投资,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过去从未与政府打过交道。英丘泰尔是通过对国内外公司提交的5000份商业计划书的评估,通过自己的外伸计划,识别出以上公司或科研机构具有雄厚的技术储备的。英丘泰尔已经将其在十几家公司中的投资作了资产变现,并将这些收入再投资于新项目。(3)培育了一个由2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和100家科研机构所组成的网络,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自己今后接触利用新技术的能力。(4)从私营部门筹集了9.5亿美元来支持自己所看好的技术项目的开发。投资界还是认可英丘泰尔公司的判断力的。英丘泰尔成立5年来,自己每投入1美元,就能从私人投资者那里吸引来8个多美元的投资。

    除了为情报界服务外,英丘泰尔还为其他政府部门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咨询意见。几年来,它向不同的政府用户单位推荐了150多家有潜力的技术公司。

    那么,CIA与英丘泰尔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二者之间订有一个总的章程协议,每年再另签一个合同。公司由一个独立的托管理事会进行管理,其成员为前内阁部长、国防部与CIA的前任官员、大学校长、投资界的头面人物,等等。英丘泰尔每与客户谈一笔生意,都要咨询CIA,看看该项目的战略意义如何,与CIA的使命是否吻合,项目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中间试验该怎么安排。但最后由托管理事会和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拍板,CIA不具体干预。

    英丘泰尔公司属于政府合同商,就得不时接受CIA的监督审查,CIA又得向国会通报该公司的情况。2000年,国会要求对英丘泰尔公司进行成本效益分析,20016月完成的分析报告指出,“英丘泰尔的商业模式是站得住的”。2002年,参议院情报专门委员会主席格雷厄姆参议员也高度评价了英丘泰尔模式。

英丘泰尔的成功引起了政府各界的重视。2004年,美国陆军出资搞了一个名叫OnPoint的风险投资计划,其运作模式就是仿效英丘泰尔。同年,总统任命的“美国空间探索政策实施委员会”要求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借鉴英丘泰尔的经验,考虑成立类似的实体。

上述案例生动地说明,不搞“一刀切”是非常重要的,将不同机制的优点融合起来也是可能的。如果不采取公司治理机制,英丘泰尔的投资及后来的资产变现就难以成功;如果没有强大的政府背景,英丘泰尔看好的项目也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www.In-Q-Tel.org

[2]       www.cia.gov/cia/publications/inqte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4435.html

上一篇:培育一片技术发明与推广的绿洲
下一篇:城市规模多大为好?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