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农产品价值链上,哪些环节最赚钱?

已有 6283 次阅读 2010-9-18 07:16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农产品价值链上,哪些环节最赚钱?

武夷山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的Raphel KaplinskyRobert Fitter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Globalization(技术与全球化杂志)创刊号即2004年第1期发表文章,Technology and Globalization: Who gains when commodities are de-commodified?(技术与全球化:商品被去商品化后谁受益?),全文见http://www.greenbeanery.ca/bean/documents/kaplinskyFitterIJTGJune02.pdf。文章中举了咖啡生产与销售的例子。

根据1994年的数据,咖啡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对咖啡最终销售额的贡献份额如下(单位:%):

咖啡农场,10

农场外的加工企业, 21

出口代理商,8

保险/货运,2

全球采买商,8

咖啡烘焙企业,29

零售商,22

 

2001年,农场的贡献额进一步下降到7%。目前,在咖啡生意上挣钱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企业。

 

博主:根据现在的经济学,咖啡种植者的收入下降是正常的,因为其对销售额的贡献下降了。这叫市场规律。可是,完全用所谓市场规律去指导经济生活,合适吗?我们都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我以前写的一篇怀疑目前定价机制的博文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006

 

以下报道只反映了贵州茶农今年春天的遭遇,但这类现象是普遍现象,不是个别现象(http://news.gog.com.cn/system/2010/04/06/010773594.shtml)。

春茶价格走高 茶农茶企却难展笑颜

今年收入不如往年

  今年贵州春茶刚上市,售价就比往年高出一大截,有的甚至高了近一倍。价格高,茶农、茶企理应更多获益更高兴才对,然而看到高涨春茶价格,茶农、茶企却笑不出来。

  春茶价格普遍上涨

  记者在贵州湄潭茶场贵阳批发部看到,一斤湄潭翠芽的价格在400元至500元之间,一斤都匀毛尖的价格在500元左右,其他一芽一叶的毛尖、毛峰的价格每斤也在200元以上,与去年春茶上市时价格相比,每斤价格高了一至两百元。

  花果园太升茶行世纪阳光茶业销售经理杨德霞称,她主要是代销都匀毛尖、余庆小叶苦丁、湄江翠片、遵义毛峰及各种礼品茶。前段时间去产地进货时,每斤生茶青的单价就比往年高出30元左右,加上加工环节,最后货到手中,每斤干茶较往年高出近200元。

  价格高,买茶的人却不少,在贵州茶城、太升茶行的各家门市铺内,品茗和前往购茶的市民将茶市挤得满满当当。

  旱灾、霜冻致茶叶产量锐减

  清明才断雪,谷雨才断霜。旱灾影响春茶产量,霜冻同样是明前茶的天敌。春节过后,黔北湄潭、凤冈、绥阳、正安、务川等主要产茶区,刚刚才发出新芽,茶叶就遭遇了接连两天明霜天气,所有茶园新芽几乎全部冻坏,重新长出新芽至少得10天左右;而在都匀、毕节等产茶地,部分茶也不同程度遭受霜冻灾害,这也是今年春茶缓迟上市和产量大减的另一主因。

  省农委农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省内主要产茶区明前茶的产量预计减产50%以上,受灾最重的地方甚至高达70%左右。

  价格高收入不高

  收入还不如往年。湄潭县长安茶叶专业村茶叶种植大户熊应伦告诉记者,他家有30多亩投产小叶福鼎茶,去年采摘明前茶时,收入最高的一天仅生茶青就入账一万多元;今年价格高,产量却上不去,最多的一天才收入七八千元,保守估计将损失3万元以上。

  其他成本也在相应增加。在湄潭、凤冈主要产茶区,由于茶园面积较大,近几年来一直是靠邻县、邻乡的人员打工帮忙采摘,一般一斤生茶青的工资在25元左右,动作灵巧的,一天可采3斤;今年受灾后,芽胞集体瘦身25元一斤的工资再也没人愿意采摘,要么与雇主五五分成,要么将采摘工资涨至每斤30元以上才有人做。

  凤冈县永安镇龙江茶叶专业村主任周朝伦分析认为,今年大多数芽头都偏小,采摘难度和效率都有所改变,即使提高了采茶工人工钱,工人的收入也只和往年持平,但茶农却增大了成本。

  茶农挣钱少,茶业加工企业也好不了多少。因产量减少,各家茶企都在抢生茶青,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下,原料成本随之水涨船高。同时,因生茶青芽头小,在加工中很容易将个头偏小的芽头打成茶叶碎末,也造成了另一方面的成本增加。

  凤冈县田坝村茶叶加工厂老板陈士富无奈地说,一锅翠芽做下来,碎末茶就比往年多了半把斤,一天就得加工好几锅,这些碎末如是变成好茶,拿到市场上一斤就值四五百元,一季茶做下来,损失不是一个小数目;不仅如此,由于原料不足,加工的量自然不如往年大,收入也明显减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364142.html

上一篇:商场送礼: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下一篇:恐龙的魅力
收藏 IP: .*| 热度|

13 刘洋 赵星 张志东 孟津 刘进平 曹广福 王号 钟炳 黄晓磊 张天翼 蔣勁松 唐常杰 刘庆丰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