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就文言文学习答漂亮姑娘

已有 10992 次阅读 2010-8-24 08:47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就文言文学习答漂亮姑娘

武夷山

Pretty Girl留言:

武老师您好,我想跟您谈谈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不知您对年轻人学写学说文言文的现象作何评价?记得以前曾听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些中学语文教育专家认为年轻人可以读一些文言名篇,但反对年轻人学文言文写作,主要是认为文言并不是当今社会通用的语言,由于格律要求较严而容易禁锢思想,并且由于脱离了古代的社会环境,年轻人一般也很难驾驭好文言,尤其是学理工科的同学,若过于沉溺文言、埋头古籍则会分散其用于业务工作学习的宝贵时间精力,最终得不偿失,有弊无利,还是应当先掌握好现代汉语(白话),并将语言作为从事专业研究的一种工具来对待较为合适。
不知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头一回有漂亮姑娘留言,一定要回答一下。

第一,          无论理工科还是文科,都要做文化人。中国的文化人,对自己传统

了解得少,说不过去。文言文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掌握传统文化的工具,学一点好。

第二,               文言文与白话文不是对立的。比如,掌握成语很重要,而几乎所有

成语都是在文言文土壤里诞生的,如三思而行,柳暗花明,浩然正气,等等。学了文言文,我相信只会有助于掌握白话文。现在,日常语言用法中有很多错误,已经积重难返了,比如,常听到“成为了”,其实不合适,要么,“成了”,要么“成为”,成为已经蕴含了完成时态。文言文功底好的人不会犯这个错误。又如,我们听体育比赛解说,常听到“负于了”,也不合适,“负于”也蕴含了完成时态。说“输给了”可以。您在身边,见过文言文好,白话文反而不好的吗?同样,我也没见过,外语真正学得好,中文反而很糟糕的。

    顺便说一下,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学英语。比如,“郑伯克段于鄢”,逐字翻译成英语,就是个适当的句子。将这六个字变成白话文再翻译,反而不好翻译了。这是因为,古汉语与现代英语的句子结构比较接近。

第三,               文言文并不难学。无非是多读一些。我小学时看《三国演义》,一开

始,老是问大人这个词什么意思,那个词什么意思,后来,很快就自己看下去了。读多了,就可以仿写。我们能学会外国话,还学不会自家古人的话吗?不可能的。我曾经这样介绍自己:

此武夷山非彼武夷山, 非福建之山,乃江苏之人也。兴趣广泛,然才疏学浅,不敢自称“杂家”;思想前卫,然操行保守,不宜忝列“另类”。合而论之,称余为“杂类”甚妥。

  平生旨趣,可以八字概括: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传统文化十分景仰,尤其重视传统知识在发展中国家之地位;将外文书刊视为至宝,尤其重视绍介其覃思精论,以为国民攻玉之需。

  有幸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名师荟萃之地;毕业后去广阔天地插队锻炼,颇知民生维艰。邓公恢复高考,知青掸土(因无冠可弹也)相庆。报考东南大学建筑系,以收兼顾文理兴趣之效。孰料物理成绩喜人,电子系将余攫为己有;可叹专业思想薄弱,四年后鄙人仍作逃兵。同班学子,当下在硅谷风光者甚伙;考研之后,至今在本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挣扎者独吾。

  鸡零狗碎文章问世后,亦有知音者来信来电;切磋琢磨文友愈增多,愈感无用人不虚此生。

写得不好,但也不能说一塌糊涂吧。自我评价:有点意思。如果用白话文写,就不会是这样的感觉。

第四,什么叫“沉溺”?不管白天黑夜地看世界杯转播叫不叫沉溺?作为学生,应该能把握自己,将主体时间用于学业,而不要荒度光阴。但是,作为休息,有人可以唱两嗓子,有人可以看看文言文,这是“等价”的呀。容易“沉溺”进去,恰恰说明传统文化仍有魅力,仍有魔力也。想想墨子对圆的定义:“一中同长也”,多么简洁,多么科学,令今人叹为观止。

     不一定回答得好,漂亮姑娘原谅则个。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355812.html

上一篇:中途转向,政府来帮
下一篇:我试图向美国人解释“危机”
收藏 IP: .*| 热度|

46 化柏林 刘洋 赵星 孟津 王桂颖 梁进 张檀琴 罗帆 俞立平 王号 曹聪 钟炳 张亮生 张焱 杨秀海 徐建良 刘立 李宁 刘颖彪 金小伟 赵宇 王启云 刘玉仙 张天翼 蔣勁松 陈湘明 李学宽 马光文 鲍海飞 李泳 赵福垚 唐常杰 刘晓瑭 罗广营 李毅伟 柏舟 孟羽 王永林 伍松林 马文勇 黄锦芳 曾新林 秦川 孔玲 colorfulll ssj021224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