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我国教科书编撰和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精选

已有 7130 次阅读 2008-7-30 08:08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我国教科书编撰和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武夷山

孟津老师最近对我一篇博文的评论是:“教科书里的东西是成熟的,学生们学出来都以为世界就是那里面说的样子。而科学研究又冒出异于教科书的怪东西,但最终又会修改教科书。”于是,我请他就教科书问题写篇博文,老师,您就教科书问题写篇博文吧,美国无论大中小学的教科书都比中国的教科书编得强得多,这方面的差距也许比两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差距还要大,深刻影响着下一代的思维方式与学术素养。” 他答复说,“教科书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刚到美国来时,很纳闷它们的书店里为什么数理化的书那么少,而人文方面的书不计其数。现在北京王府井图书城有点类似的情况了。不过教科书涉及的范围太广,就专业一点的教科书来看,国内很多的情况是要么没有合适的书,要么是翻译或者编译外面的书,没有根深叶茂、吃透了的、自己的东西。而且很多的书更看重事实的陈述和定解,而不是思想,不同观点、以及挑战性的不确定内容。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写,我是随性写东西,没有感觉就写不出来。如果哪天真写了有关的内容,要感谢你的启发;如果写不出来,你也不要见怪。”后来,一位“游客”要我“多谈谈中文教科书的缺陷”。那么,我就随便谈几点。

 

第一,“统编教材”是个很可怕的事情。统编,说明上级重视,但是,统编的结果,是千书一面。教材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而我们的教材编者是不介意是否有吸引力的,反正进入了“钦定”教材系列,你不用也得用。教材像产品一样,如果有很多类似的产品,用户在使用、比较过程中自然会挑选出好的产品和好的厂家。我们的统编教材只有一家或很少几家,则矮子里挑将军也挑不出来啊。

第二,好的教材应该以讲义为基础。教材不是凭空而来的。沿用刚才的比喻,新产品总要有个试用过程吧,实际教学中用的讲义就相当于试用教材。老师经过教学实践,将课堂互作用的精彩内容加进讲义中去,将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讲义中的问题解决掉,这样产生的教材才可能比较理想。陈平原的《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便是一个好例子。我参与过《全国干部学习读本: 21世纪干部科技修养必备》(人民出版社,2002)的编写组织工作。这样的书不可能以讲义为基础,而是先编出来再说,希望有关部门在干部培训中采用。尽管我们编写得十分认真,尽心尽力,但是这种编写方式就注定了此类教材不太可能成功。

第三,教材虽然是分科而编,但学科之间没必要搞得泾渭分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曾想精选一些科普作品,将其编入中学语文书,这样,学语文的同时还提高了科学素养。这样的思路非常好。谁说数学教材就只能拿出数学式的严格(严肃)面孔,不可以有语文教材应有的活泼呢?现在,有些中学数学课本、生物课本中,含有一些名词术语的英语对照,这就非常好,在学数学、生物的同时也丰富了英语词汇。其实,任何一门课的教材都可以是语文教材,只要你编得好,使之内容生动,妙趣横生。如果我们的各门教材都编得好,你要孩子们的语文成绩不好都难,因为她上任何课都碰到的是良好的范文;现在,上多数课,遇到的很可能是面目可憎的课本,那么,单靠语文课有什么用呢。我见过一本美国小学数学课本,其写法像是我们的语文书,而不像我们的数学书,很有吸引力的。

第四,很多好书都可以用作教材。问题是,教育当局给老师选择的自主权吗?普遍的做法是,语文、地理、历史课,各用各的教材。其实,你若用许盘清的《三国风云地图说》来当教科书,语文、历史、地理全有了,多好啊!这仅仅是举一个小例子。美国大学老师很喜欢编“电子书”,他们根据自己目前开的课的需求,可能从七八本甚至十几本书中选取有关章节,拼成一本书,再请专业化的电子图书公司将书印出来。这家公司会与涉及的所有出版商做版税支付安排。这样的电子书,内容最切题,成本当然比普通的书要贵,但是比要求学生分别购买作为源头的七八本甚至十几本书,又要便宜得多。因此,这种拼书方式深受欢迎。这样做的前提是:老师有选择、编写教材的自主权。

说到教材,总有说不完的话。以上是抛个砖,欢迎大家都来讨论大中小学以至研究生阶段各门各科的教材问题,因为教材质量对于学生培养质量有严重影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33692.html

上一篇:科学家与哲学家的对比等妙语3则
下一篇:破除技术转移三大障碍的对策(硕士论文连载之三)
收藏 IP: .*| 热度|

8 李宇斌 吴跃华 徐磊 阎建民 张明伟 陈儒军 陈绥阳 wlmcgyxxzt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