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对称观念之由来

已有 5977 次阅读 2008-1-26 07:48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对称观念之由来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8年1月24日)

 
伊恩·斯图尔特是英国华威大学的数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作家,他生于1945年,于剑桥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于华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作为数学家,他已经发表140多篇论文,目前主要研究对称性对动力学的影响。他已有大量的科普佳作问世,因此于1995年获得皇家学会颁发的“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法拉第奖”。其作品翻译成中文的有《生命王国的新数学》和《大自然的数学游戏》等。他还发表了19篇科幻短篇小说。2007年,他再次拿出科普新作《为什么美即真:对称概念之历史》(Why Beauty Is Truth:A History of Symmetry)。
 
在日常生活中,“对称”的含义不严格,有时与“均衡”、“对等”的意思差不多。在数学中,对称有比较精确的含义。斯图尔特说,“某一数学事物的对称指的是保持该事物的结构不变的一种变换”。比如,镜子中的蝴蝶与镜子外的蝴蝶看起来是一样的,就说蝴蝶的图案是镜像对称的。
 
虽然数学上的对称概念容易使人想起某种几何形状,但其实它的源头来自代数,来自多项式方程的解。像ax2+bx+c=0这样的二次方程通常有两个根,在古巴比伦,人们没有一套代数记号来反映解题公式,但他们知道怎么求出这两个根。
 
到了18世纪,数学家们对于四次或四次以下的方程都能求解。数学史上罕见的天才女数学家之一尼尔斯·诺特于1823年严格证明:五次以上的高次方程通常没有根式解(这一点,早在1799年,就有人做出了几乎正确的证明)。但是,某些五次方程的确是有解的,它们与无解的五次方程的差异何在?法国数学家伽罗华于1832年发明了群论,回答了这个问题。群的概念以抽象的形式抓住了对称的本质。每一个代数方程都有一个对称群,即伽罗华群,其抽象结构决定着高次方程的解能否用平方根、立方根之类的根式来表达。伽罗华群可以告诉我们,哪些高次方程的解是可以用由根式组成的有限公式来表达的,但是并不能给出这个公式。如今的计算机程序不仅可以计算出一个高次方程的伽罗华群,而且能给出求解公式(如果有解的话)。
 
美国数学研究所的戴维·法默认为,尽管斯图尔特的语言魅力很强,善于抓取适当的例证,但遗憾的是,斯图尔特在书中没有给出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关于对称的物理学例子。1915年,诺特证明:所有守恒定律都来自物理系统的对称性。例如,由于物理学定律是不随场所而变化的,这才产生了动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牛顿诸定律具有变换不变性。另外,诺特论证说,由于时间的反演不变性,才产生了能量守恒定律。对称这个概念的威力是太大了。相对论所奠基的两个假定——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不变,光速对于所有观察者不变——是否都有对称的身影在里面呢?另外,基本粒子物理学和弦理论也都依赖于群论。
 
这本书不是谈数学的,而是谈数学家的,往往从数学家的父母说起,也会说到数学家与其配偶、同事、朋友间的趣闻轶事,因此,一点都不枯燥。一位书评者说,不具备高中数学知识者都能看懂此书。
 
空间有对称,时间不可逆。时间若可逆,我真想回到过去,与诺特、伽罗华和古巴比伦人握握手,拉拉家常。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980.html

上一篇:经典就是经典
下一篇:莎士比亚戏剧《爱的徒劳》中的一首诗(武夷山译)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