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首次提出安慰剂效应的那篇论文背后的故事

已有 1686 次阅读 2023-7-8 07:28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首次提出安慰剂效应的那篇论文背后的故事

武夷山

 

在一次科普播客节目中,科学传播人Charlotte Stoddart女士和美国医学教授Ted Kaptchuk向听众讲述了最早提出安慰剂效应的那篇论文背后的故事。

这篇论文的作者是Henry Beecher(1904-1976),论文题目是The Powerful Placebo(强有力的安慰剂),1955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该文被视为一篇经典文献,至今仍是安慰剂效应方面的高被引文献。

美国波士顿有一家国际著名的贝丝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Ted Kaptchuk是该中心安慰剂研究计划的主任,也是哈佛医学院的医学教授。Henry Beecher当年也曾是哈佛医学院的教授,但他主要工作于麻省总医院的麻醉科。

Ted Kaptchuk说,他很喜欢重读Henry Beecher的那篇文章。“这篇文章我大概读过15遍”。为搞清这篇论文的来龙去脉,他找Henry Beecher的所有学生访谈过,结识了曾与Henry Beecher共事的、仍在世的所有同事。

    二战期间,Henry Beecher在部队的一家医院服役。据说,让他对安慰剂效应发生兴趣的缘由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位重伤员需要手术,可是医院的吗啡用光了,Henry Beecher只好给伤员打了一针生理盐水。结果,伤员很松弛。Beecher就在无麻醉剂的情况下给伤员做了手术。于是,Beecher领悟到了精神对身体具有多么强大的作用。这个故事有好几种版本。Ted Kaptchuk认为,其中某一个版本应该是符合事实的,并非所有版本都是无稽之谈。不过。Beecher最密切共事的一些同事觉得,这个故事有Beecher自己添油加醋的成分,因为Beecher平时就喜欢炫耀。

    Ted Kaptchuk为什么会研究安慰剂效应呢?当初,哈佛大学聘用他,是让他研究补充替代医学,主要是研究中医。在这项科研中,他与Fred Mosteller是科研搭档,而后者当年是为Beecher做统计分析的。有一天,Mosteller对Kaptchuk说:“你的工作就是试图发现,这些补充替代疗法是否有超出安慰剂效应的疗效”。 Kaptchuk问他,“Fred,你能告诉我安慰剂是怎么回事吗?”对方回答,“它是惰性物质的一种效应”。 Kaptchuk觉得好奇怪啊,“惰性物质的效应”这个说法不是自相矛盾吗。于是他决定转而研究安慰剂了,因为这里肯定有非常有趣的东西。

 安慰剂其实有很长的历史。过去数百年来,都有给病人服用糖丸和其他不含有效成分的“药”的做法。有时候,病人觉得舒服些。其实,如果病人信任给自己药丸的医生,相信这个药丸能治病,那么就算药丸里只含糖分也无所谓啊。

    进入20世纪后,医学从一门技艺变成了一门科学,糖丸就失宠了。糖丸被认为是无用的,甚至被认为是骗人的,糖丸当药是有违伦理的。这类药被称为placebos(安慰剂)或 dummies(替代物),开这类药的医生被称为江湖庸医。

     到Beecher写那篇论文时,安慰剂有了新用途,即作为检验新药是否有效的对照物。他在论文开头就写道,安慰剂被用于“区分药理作用和暗示作用”。那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提醒人们注意药物试验中的安慰剂效应。

Kaptchuk说,Beecher那篇论文其实问题多多。Beecher喜欢卖弄,他总是使事物显得更堂皇些,更真实些。Beecher的所有同事、所有学生都这么评价他。但不管怎么说,他是安慰剂对照随机实验的早期倡导者之一,是功不可没的。

那篇论文涉及的统计学分析做得太马虎了,太差劲了。当时Beecher的一些同事都不愿意在论文上署名,怕发表出来后丢脸。Beecher在文中明确地说,在15项涉及安慰剂的研究中,安慰剂效应达到了35%。这15项“研究”,有的是在实验室之内完成的,有的不是。关键是,35%这个百分比很惊人啊。可是,这个35%意味着什么?文章没说。是所有受试者身上都发生了安慰剂效应,效应的强度达到了35%?还是35%的人身上出现安慰剂效应,其他人不出现?

不愿在此文上署名的一位同事叫Louis Lasagna。他对Kaptchuk说,在Beecher这篇论文发表前几个月,Lasagna已发表了一篇有关自然史的论文。他的观点是,没服用试验用药但病情好转的原因有多种,不一定是安慰剂效应啊。有的病人自愈了,不可解释地自愈了;另外,自然界和社会中还存在所谓“回归均值”的现象,比如父母的个子已经非常高了,后代就可能稍微矮一点;父母已经绝顶聪明了,后代就可能稍微笨一点。 Beecher在文中有意识只字不提这些因素,只强调安慰剂效应是多么显著。

另一位不愿署名的是长期为Beecher的研究做统计分析的Fred Mosteller。Kaptchuk问他:Beecher那篇论文的内容其实主要是统计分析啊,你作为统计学家为什么没有成为合著者呢?Mosteller没说具体原因,只说,“我就是不愿意署名”。

本博主认为,这件往事对于情报学学者很有意义。虽说是一篇很不严谨的论文,但迄今获得高被引,而且它客观上推动了医学随机对照实验走上历史舞台。您说这样的论文,该怎么评价?

事实上,高被引论文中,自身问题不少的肯定不在少数。但很少见到像Ted Kaptchuk这样对几十年前的论文开展回溯调查的。

资料来源https://knowablemagazine.org/article/mind/2023/how-placebo-effect-went-mainstrea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394521.html

上一篇:参加科技部调研宣传工作会——日记摘抄1050
下一篇:我对分管单位的贺词(2002.12.19)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9 尤明庆 许培扬 张晓良 郑永军 杨正瓴 崔锦华 范振英 周忠浩 陈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