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海外农业劳动力转移状况与措施的考察

已有 6600 次阅读 2007-12-17 07:03 |个人分类:旧文重温

(按:90年代初,本所国外情报研究部的老前辈曾经试图去国家计委(发改委前身)争取大项目,得到的答覆是:你们科委系统搞的软课题不是国家最关心的,要想获得大课题,就要研究国家最急迫想解决的问题。这边问:那么,什么是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呢?答曰:比如说,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于是乎,我所也研究起了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由程宏谟研究员担纲。我和一位同事负责文献调研,调研结果,产生了以下这篇论文。该文发表于《科技与发展》1992年第4期。

文章的数据当然陈旧了,但是,文章的观点似乎并未过时。值得欣慰的是,我在那时就提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口号有偏颇,适当的口号是“不稳无农”。以下是我在结论中的自以为有见地的段落: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要素只是土地、劳动力与资金这几项。经济学的新思路则认为,

有四种资本投入人生产过程,它们是:环境资本〈土地只是其中的一项〉,人资本(人的知

识、技能、健康水平、积极性等),物质资本(机器设备之类),社会/组织资本(如法

律、政治制度、社区、家庭、组织、公司等)〈Ekins,1990〉。用这种新概念来考察农业,

我们就必须提倡生态农业,刘巽浩先生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精久农业”,否则环境资

本不仅不能增殖,反而会被耗尽;我们就必须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否则人资本就积累

不起来;我们就必须加强农业投入,包括在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上的投入,否则物质资

本就不雄厚;我们就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合作

组织,否则我们就缺乏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组织资本。我们注意到,不少国家

在迄今走过的历程中,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强这四种资本的积累,因而农业生产提高得

较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较为成功。

我国现流行一个口号叫"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个口号的第一句虽然正

,但比较虚,因为事实上,在此口号流行起来的几年间,我国农业并未获得应有的投入。口号的第二句甚为偏颇。如果大家都认为无工不富〈隐含之义:农业必然赔钱〉,那么有谁

心甘情愿地在农业上大力投资呢?我们认为,作为正确而实在的口号,不妨将口号的第一部

分前后颠倒一下一一不稳无农,,没有对农业的稳定投资,没有在农村人才培养上的长期

稳定的努力,农业就不会兴盛,从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稳定的基础,结果,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也不可能彻底完成。

 

不过,上述观点从未引起任何人重视,属于“说了也是白说”的又一例。本文的研究过程表明,情报人员即使对某一领域完全陌生,也能通过深入的文献调研和分析思考,提出有见地、至少不太外行的观点。)

 

海外农业劳动力转移状况与措施的考察

(发表于《科技与发展》1992年第4期)

武夷山 张映辉

 

文摘

本文首先列表介绍了若干国家或地区反映农业劳动力转移状况的一些指标。然后,叙述

了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所采用的直接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或间接有助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

措施,指出了这些国家或地区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就我国如何解决'

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我国受到政府和民间的广泛关注。一些研究机构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科委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等〉已发表了关于

这个专题的大型研究报告。这些报告,或采用社会调查方法,或采用定量模型方法,提出了

一些很有见解的预测与建议。但是,由于这些报告的作者将主要精力放在中国农业劳动力状

况的调查分析上,无暇对海外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的讨论。我们认为,由于

以下两种原因,吸取这些经验教训还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属于比较落后的。落后者必须向先进者学习。

据中国农科院农村经济所等单位一些学者的研究,在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13项指指标的综合计分排序中,中国处于第79位。在前15名中,只有日本是亚洲国家。若论农业劳动力占就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则中国列在第122,几乎到了末尾〈岳文韬,1990〉。考察一

下农业比中国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是如何逐渐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显然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其次,中国各地区的人口及自然地理状况差异很大。例如,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西部则人口稀疏。因此,无论是人多地少的国家的经验教训,还是人少地多的国家的经验教

,对我们都有参考意义。

本文拟从农业劳动力现状、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农业发展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成

效、农业发展及农业劳动力转移中存在问题等方面介绍和分析各国〈或地区〉的经验教训,

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二、从若干指标看各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现状

1是反映一些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几种指标。

1若干国家有关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些指标

国家|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耕地(公顷/) 1989

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耕地(公顷/) 1980|变化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1989|

加拿大|101.10|90.40|11.8|3.5|3.5

美国63.28|86.84|27.1|2.7|2.4

法国|13.07|9.30|40.5|5.1|5.5

英国|11.93||--|2.0|2.0

苏联11.59|10.55|9.8|13.6|13.6

巴西4.95|4.87|1.6|24.9|24.9

匈牙利4.54|6.63|-31.5|12.5|12.1

荷兰|3.81||--|3.8|3.8

墨西哥|2.50|3.24|-22.8|30.6|30.6

新西兰|1.26|5.00|-74.8|9.3|9.3

世界平均值1.17|||45.5|47.0

日本0.99|0.74|33.8|6.5|6.8

泰国|0.95|1.17|-18.8|61.2|65.0

印度l0.78|1.01|-22.8|63.1|66.8

印尼|0.46|0.64|-28.1|45.3|49.3

马来西亚|0.46|1.87|-75.4|31.1|33.0

菲律宾0.44|1.42|-69.0|47.0|47.2

中国|0.29|0.36(1979)|-19.4|68.2|68.2

南朝鲜|0.04|0.39|-89.7|23.3|25.7

 

数据来源:除中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耕地数引自〈黄祖辉,1991〉外,其余数字都源自19891983两年的世界粮农组织《生产年鉴》。本表中,将《生产年鉴》中"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作为"农业劳动力"。左数第一栏数字所根据的农业劳动力是1989年数值,而可耕地数是1988年数值。

 

由表1可见,多数国家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耕地数在80年代末都比80年代初减少

,亚洲的几个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看来,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耕地数、农业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农业劳动力占就业劳动力比重这三个指标在1989年都低于世界平均值,或仅略

高于世界平均值的泰国、印度、菲律宾和中国都面临着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严峻任务。

 

三、各国(地区)政府采用的直接促进或间接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及其效果

综观世界各国或地区至今的农业发展道路,只有个别政府是目标明确地采取措施将农业

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多数政府并未直接针对农业劳动力转移而采取行动,只是想方设法

促进农业的发展和乡村的建设。随着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力逐渐从农村释放了出来。

因此,我们将各国〈或地区〉政府推行的促进或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分为直接措施

与间接措施两类。直接措施指的是旨在促进或管理控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法律、措

,间接措施指这样一些促进农业发展、推动乡村建设的措施,它们具有帮助农业劳动力转

移之效。

我们只介绍具有共性的东西。对于不具备共性的东西,例如土地私有的国家中土地改革

措施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之类问题,不予论述。

 

〈一〉直接措施

日本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在政府大力干预下进行的,故转移速度比欧美国家快得多。日

本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1950年时为50.7%,1979年下降到10.4%,只用了近30

年的时间。而美国的相应比例自1870年的49.6%下降到1950年的12.33%,大约用了80年。

1961,日本政府颁布了《农业基本法》,要求在10年内,农村就业人口从1400万人减

少到1000万至1050万人之间。政府派工作队下乡动员农民"离农",还设立所谓"离农人

才银行",对愿意离农者发给"离农补助金"以鼓励。结果,10年间有429万人离农,超额

完成了政府的预定指标〈田万苍,1985〉。

70年代里,日本农业劳动力数量继续下降。1960,在农林水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为

1423.7万人,1987年下降为489万人,减少约三分之二。农林水产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

的比例由1960年的32.6%下降为1987年的8.3%〈江瑞平,1989〉。

〈二〉间接措施

1.培训与教育

无论什么国家,在农业规模经营未能或不适于普遍推行时,小规模农业经营就自然成为

主流。对于小规模农业经营,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机械化设备并不是当务之急,而教育、指导

和信息提供则非常急需〈Enoh,1990〉。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十分重视对农民

的培训与教育。已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发达国家同样重视这种培训与教育,因为农民的知识

水平和技能提高了,转移到非农行业则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同时,教育和培训对于农业的自

身发展也是不可缺少的。

美国

美国农村虽然不存在剩余劳力,但仍有一些农民由于种种原因而离农。他们必须寻求新

的职业。美国国会1982年通过了"就业培训合作法"。(Job Training Partnership Act,

其中第三条就是关于对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失业的人员(包括农民)进行职业培训的问题。国

会拨出的培训费用的25%放入美国劳工部的国家储备资金〈过去叫做自由处置资金〉账目

,由劳工部进行管理。截至1986项目年度,15个州向劳工部申请并获得了一些培训经

,用于对面临失业威胁的农民进行职业培训。这些培训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

佐治亚州,受失业威胁的农民的1%参与了培训计划。内布拉斯加州受失业威胁的农民的

17%获得了培训计划的帮助。(Saupe1988〉。1986,全国这类计划的总预算大约为500

美元〈Martin,1988〉。

美国"1985年食物安全法"1440条修正案要求农业部长拨出专门资金,制定若干计

,用于为受到农业经济危机严重影响的农民和被迫弃农的农民开拓其他就业机会。农业部

后来制订了一系列计划,其主要内容都是培训和咨询服务。1987财政年度,国会为1440条修

正案下的这类计划拨款335万美元。6个州分别获得了这方面的资助。每个州的就业机会开

拓计划都包括三至五个方面的内容,但其中必有一方面涉及非农业职业技能测试、职业培训

或就职咨询〈Saupe,1988〉。

印度

印度政府从1978-1979财政年度起,在全国2350个发展区实施了农村综合训练计划

〈几年后,这一计划又推广到全国所有发展区〉。这一技术训练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区每年拟培训100家农户。实施的结果,19807,7256家受到了工业技术训练,

5106家获得政府的资金援助,据以建立了乡村企业。

作为上述农村综合训练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农村青年自谋职业训练计划是从19798

15日开始实施的。训练对象是1835岁的青年。在训练期间,每位受训者每月发给生活津贴100卢比,原材料费100卢比。受训后,他们可向政府贷款用以兴办企业,贷款额最高可达

5000卢比。印度的每个发展区每年至少有40名青年获得这种培训机会(雷启淮,1985)

1981-1982年度培训了1.7万人,1982-1983年度培训了2万人〈曾向东,1991〉。

印度还实施过农村工匠培训计划,目的是提高农村工匠的技术水平,促进农村地区手工

业的发展。在培训期间,每位工匠每月发给100卢比的津贴。训练结束时,每人发一套工具。

这些工匠若有意建立工厂或购买设备,国家可补贴所需费用的三分之一,但每名工匠获得的

最高补贴额不超过3000卢比,每个手工业合作社获得的补贴额不超过5000卢比(Mukhopadhyay,1985〉。

印度的这些计划对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起到了一定作用0

台湾

我国台湾省的农业专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是比较出色的。早在1898,当时是日本殖民地

的台湾就开始在小学设立农业课程〈杨士谋,1988〉。现在,台湾的高等农业教育和农业职

业教育都很发达。1987学年,台湾农林渔牧专业日间部〈区别于夜大学〉的大学毕业生共有

1196,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7%〈刘源俊,1991年〉。

在农村,对约每千户农家设立两名专业推广人员。农村里普遍设立农事渔事研究班,

24岁以上的农民每20人组成一个班。这种农事渔事研究班是农业推广的最基层组织(杨士谋,

1988)。这样的研究班共有14700多个,参加人数达22万人以上。目前,农技推广工作再次

以增进农民福利、改善农村环境、培训青年农民为中心。1990,农业推广工作人员共有

1442,推广工作中聘请的村义务指导员有两万多人。他们在1990年组织了各级教育培训

活动181万人次,指导或访问农会会员48万人次〈王前忠,1991〉。

台湾并不特别强调转移农衬劳动力,但一贯重视对农业的支持。结果,数量不算大然而

素质较高的农业劳动力〈1987年时为132万人{谢素华,1990}〉支撑起了一个较发达的农业

生产系统。台湾农户主受过中等以上农业专业教育的占3.14%,受过大专教育的占0.26%

台湾农职学校在校生人数占农业劳动力的1.36%〈杨士谋,1991o相形之下,我国大陆地

1990年农业中专在校生人数总共才队44万人〈唐旬,1991,占农业劳动力的0.04%

其他国家的农业专业教育和农民教育

从表面上看,农业专业教育与农业劳动力转移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农业专业教育

导致农民平均素质的逐渐提高,这样才能确保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只有在农业长期稳定发

展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才可能是彻底的。

另外,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往往也是由农业院校来进行的。

日本最早创办农业学校是在明治维新时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日本农业职业学校

在校生人数占农业劳动力的比例高达8.7%80%的农民受过高中农业教育。没有受过农业

职业教育的,必须到农学校研修,以达到中专水平(杨士谋,1991)o

在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农渔部每年将其预算的三分之一用于农

业教育。各类农校学生人数约占农业就业人口的五分之一。荷兰农民中有10%毕业于农业院

校〈王玉琦,1990〉。

泰国共有13所农业院校和21所中等农校,农业科技人员约占全国技术人员总数的近三分

之一(杨世基,1990)。在70年代末,泰国政府曾把20万农村青年组织成几万个学习小组,

进行技术培训。现每年举办3000多个农副业流动学习班。

菲律宾也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1985,全国有农业高中258,平均每13

万农村人口就有1所农业高中,307名农业人口就有1名农职学校学生。

南朝鲜农民的识字率较高,全国的小学入学率1953年时是59.6%,1960年达到86.2%,

1970年几乎达到100%

马来西亚一些研究人员对农村地区非农部门企业家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成功的

企业家中,受过10年以上教育者占47.4%,而不成功的企业家中,相应的比例才9.3%( Mukhopadhyay,1985〉。这些调查结果提示马来西亚政府,只有十分重视农村地区的教育,才能使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兴盛起来。

匈牙利农业科技大学除提供学位课程外,还提供各种短期技术培训。这些短期培训班既

有旨在提高受训者的农业技术水平的,也有传授从事非农职业所需技能的。后一类短训班的

学员,既有个体农户,也有来自国营农场或合作农场的农民。他们毕业以后,就可以去从事

自己所选的新职业而不受什么限制。这一类培训班设有入学考试,大约报名者的一半能被录

取。学习成绩较好的一半学员可获得一笔奖学金,其数额大致相当于学杂费和住宿费之和

(Saupe,1988)

2.农业机械化

对于人少地多的国家,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根本谈不上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即

使对于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后,没有一定程度的农业机

械化,也难以维持一定水平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对提高作物总产甚至单产往

往是必需的,而对于耕地稀缺的国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意义重大的。

美国

美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是比较快的。但在整个转移期间,农业生产未受

影响〈孟昕,1988。这里,农业机械化功不可没。从1920年至1969,美国农业耗用的劳

动由134.06亿工时下降为34.31亿工时,与此同时,美国农业拥有的拖拉机总功率由500万马

力增加到了2.03亿马力(罗德菲尔德,1983)。再看看另一种指标,1910年至1970,

国的农业生产指数(1957-1959年间的农业生产水平为100)51提高到了120,与此同

日本

日本虽然也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但仍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1985年时,59%的农户都拥

有动力耕作机。

1964年对2061户日本农户的调查,84%的农户购买动力耕作机是为了取代人力〈土屋

圭造,1988〉。考虑到1964年正是日本政府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时期,就可以理解农户

为什么对动力耕作机有兴趣了。不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向工业转移劳动力的任务是无法完成

的。

机械替代人力的效果是明显的。从1960-1985,种植每10公亩(0.1公顷)水稻所需要

的劳动时数从172.7小时下降为55.1小时,与此同时,10公亩的稻谷产量由448公斤增加到527公斤

农业机械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一家一户不一定有能力提供足够的资金来购置和维修农

机。因此,农业机械化也促进了日本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1985,日本有共同利用农业机

械与设施的合作组织27719,是各类合作组织中数量最大的一类〈江瑞平,1989〉。

尽管日本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相当高,但仍有日本专家认为,日本尚未实现真正的农业

机械化,因为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尚不普遍〈土屋圭造,1988〉。

南朝鲜

与中国一样,南朝鲜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的可耕地占有量属世界最低之列。但是,南朝

鲜政府并未轻视农业机械化。相反,60年代初起,政府就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到1977

,平均每15户农家拥有1台动力耕作机。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1976年的农业劳动生产

率比1960年提高了1.4倍。1979,南朝鲜的大米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世界第一〈郭熙保,

1989〉。

南朝鲜推广各种农业机械。从19701983,动力耕作机使用数从1.2万台增加到48.9

万台,抽水机从5.4万台增加到26.3万台,动力喷射机和撒粉机由4.5万台增加到43.9万台,

动力打谷机从4.1万台增加到27万台。80年代以来,因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人手严

重不足,政府又广泛推广插秧机和收割机(崔永镇,1987)

台湾

在台湾,1968年左右,农村大量劳力受工商业吸引而外流,农村第一次出现劳力短缺。

在这一时期,台湾农业政策的重点之一便是加速农业机械化。具体措施有发放购买农机现金

补贴,推行农机代耕作业等等〈曹玉荣,1990〉。目前,台湾的机械化程度在整地方面达

96.5%,插秧方面达96.1%,水稻收获上达84.2%,谷物干燥上达63%〈吴国恩,1990〉。

其他国家

匈牙利的机械化,在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间已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但二次大战的

战火将已有的农业机械毁坏殆尽。1945年后,新的机械化进程又开始了。1945年时,全国只

7台联合收割机,1983年联合收割机数达14071台。19451985年的40年中,匈牙利的劳

动生产率增长了约8倍〈Ministry of Agriculture,Hungary,1985〉。

在墨西哥,1940年至1960,全国农业机械的价值增长了6.5倍。19651980,

粱种植面积增长了5,需要的劳动力却减少了8.8%,苜蓿种植面积增长了2.9,所需劳

动量却减少了102%〈陈芝芸,1985〉。

一些国家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的拖拉机数见表2

 

2 一些国家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的农用拖拉机数〈台〉

加拿大|16520|美国|15730

苏联|13700|法国 10860

英国|8920|荷兰|8220

日本|4710 新西兰 2010

匈牙利830|巴西|530

墨西哥|180|泰国|80

马来西亚|50 南朝鲜 50

印度|40|中国 20

菲律宾|20|印尼|4

 

数据来源:FAO生产年鉴1989。拖拉机数为1988年数字,农业劳动力是1989年数字。有*,拖拉机数为估计值。

 

3.保护耕地

在土地承载能力及农业人口数一定时,一个国家的耕地面积越大,剩余劳动力越少。这

是说的耕地数量与剩余劳动力的关系。从耕地质量上说,在耕地面积一定时,土壤肥力越强,

土质越好,它能承载的农业劳动力就越多。因此,从数量上和质量上保护耕地是意义深远的。

日本

日本保护耕地的经验之一,是控制城市向外扩张,只允许城市以增加其密度的方式发

展。1946,日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4%,1980年城市人口比重大大上升,全国耕地总面

积却增加了8%。这显示了日本政府保护耕地政策的成效(王先进,1989)

美国

美国虽然不乏可耕地,但仍不遗余力地保护耕地。1981,美国国会通过了"农田保护

政策法"。联邦政府推行的农田保护措施之一,是农田保护储备金计划。根据这项计划,

何农场主若其农田的土壤侵蚀现象很严重,则联邦政府愿意在十年间每年向他们付一笔"

",让这些农田休耕十年。 "租金"数额各地不同,全国平均为每公顷67.57美元(Saupe,

1988)。为了不过度皮影响农业生产,农业部规定,各县的休耕土地面积不得超过本县农田总

面积的25%,但全国有35个县不受此限制〈Martin,1988

除联邦层次的措施外,各州也分别采用不同的措施保护农田。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等13个州采用划分农业区的方法保护农田。这些州的受保护农田已超过2700万英亩〈合1093公顷〉〈徐崇敬,1991〉。

保护耕地及其他农业资源是长期的任务。为此,美国正在提倡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

有关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教育。全国已有47个州的农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为小学生编写

了此类教材〈杨士谋,1989〉。

匈牙利

匈牙利将肥沃的土地看成其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它的耕地面积几十年来一直在下降(不

过进入80年代后,匈牙利政府已采取措施制止耕地面积继续下降之势并已初见成效),但土

壤肥力却一直在增强。由于50年代和60年代大力推行的补充土壤养分的措施(尤其是针对碱

性沙性土壤采取的措施),土壤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在1981-1985年的七五计划期间,

牙利又实施了大规模的土壤复垦计划,每年对12万至13万公顷的土壤进行综合改良。据测算,

每公顷改良后的土壤可增产1.2吨谷物单位,即比改良前增产30-33%Ministry of Agriculture,Hungary,1985〉。

台湾

在台湾,绝不可以随便占用土地(尤其是耕地〉建房建厂,或将土地派其他用场,违者以

刑事犯罪论处。30多年来,台湾的耕地面积基本没有变化(刘明,1990)

4.广开就业门路

在乡村地区就地进行农林产品加工,一方面提高了农林产品的附加价值,另一方面可吸

收不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

印尼

印尼政府1976年规定,伐木企业必须在开业3年之内建立木材加工厂。这项规定主要是

为了减少原木出口量,增加木材制品出口量。这一措施的效果是明显的。1975,印尼只有

8家胶合板厂,1986年就有了100多家,当年的木材加工量比1975年增长51.4,出口量

增长额更加惊人(陈超,1990)

印度

印度国家政府和各邦政府在农闲季节拨款拨粮,作为农村基本建设所需劳动的报酬。

1978-1982年期间,这类计划共创造了约13亿个工日,计修路271567公里,进行农田建设

1350万公顷,建校舍约8万间(王圣俊,199)

5.农业生产核心队伍的建设

有了农业生产的核心队伍,农业的稳定生产就获得了重要的保证,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

力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从另一个角度说,有了农业生产的核心队伍,就能应付向非农产业转

移农业劳动力过快过多而带来的种种问题。

台湾

台湾在1983年提出了"八万农建大军培养辅导计划",旨在培养8万户立志务农、懂技

术、善经营的核心农户,让他们在农业技术应用上起示范带头作用,并为将来农业经营的集

团化作准备(杨士谋,1988

台湾农业推广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便是培训核心农民。1989,推广工作者编印了农村

推广教材计2031万册,他们还按月向核心农民送"农情专讯"(王前忠,1991)-

法国

70年代前期,由于农村年轻人大量外流,法国35岁以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欧洲共

同体国家中最低。于是,法国政府在1976年颁布了关于向年轻农民发给务农补贴的规定,

内容是,每年向900010000名青年农民发给总和为2.5-3亿法郎的补贴。国家向一般青

年农民发给的补贴额为25000法郎。在农村人口过少、农业活动萎缩的地区,由农业区增发

补贴,总额达33000法郎。去山区务农者,补贴总额增至45000法郎。发放补贴的时间安排

,务农的头三个月发补贴的40,一年半后再发给40%,三年后发给剩余的20%。(OECD,1977

6.引进外资和适用拉术

如同在非农部门一样,在农业部门引进外资和适用技术,也能导致农村就业(包括非农

产业的就业)人口的增加。

泰国

泰国政府十分注意吸引外资到自己的农业部门及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中来。

在四五计划〈1977-1981〉期间,用于农业的外资额占外资总额的11%,五五计划〈1982-

1986〉期间,这一百分比提高到了17%〈王圣俊,1989〉。用于农业的外资平均每年达4亿

美元。

这里举两个在农业及相关行业引进外资与技术获得成功的例子。泰国的近200家饲料厂

引进了不少饲料加工设备和技术,采用本国的木薯、玉米、鱼粉作原料,生产了大量饲料,

促进了本国畜牧业的发展〈张良民,1991)80年代初,泰国最大的两家菠萝罐头生产厂家

是日泰合资企业和美国独资企业。两家的生产量占泰国菠萝罐头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现在,泰国的菠萝罐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1988年出口值达2.7亿美元〈陈超,1991〉。

近年来,泰国提出的吸收外资的5个优先部门中,与农业有关的占了8,农产品加工

业居优先性的第二位。一些外商在泰国的边远农村投资办厂,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外商

还出资建筑公路,于是有更多的农村劳力通过建成的公路流向中心城市,去外资企业做工。

其他国家

印尼政府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外商向其农业部门投资。19811987,印尼的农业和食品

部门共获得外国投资5.21亿美元(陈超,1990)。马来西亚也非常注意吸收外资来发展农业

和农产品加工业。1989,外资占马来西亚对农业投资总额的67%〈黄挺,1990〉。

7.农产品价格政策

如果农产品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农民可能增产不增收,于是,农民没有扩大生产规

模的积极性,剩余农产品将减少,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进程将受到阻碍。因此,许多国家和地

区都力图妥善地运用农产品价格杠杆。

在日本,许多种农产品的价格受到政府干预。这些产品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80%

日本对大米生产进行高价补贴,对生丝和畜产品分别规定了最高最低价格〈丛中笑,1989〉。

在美国,联邦政府对小麦、玉米、大麦、大豆、棉花、花生、烟草、水稻、牛奶、羊毛

等基本农牧产品规定了销售底价(Saupe,1988),使农产品生产部门对市场价格波动不是过

分敏感,从而能保持基本稳定。

在台湾,为了稳定农业,当局保证,对每亩耕地每年收购320公斤稻谷,价格比市价高1

,如果农民还嫌不合算,则收购价格至少比生产成本高20%〈刘明,1990〉。

8.移民

这里说的移民,包括向国外移民和国内人口密集地区向人口稀疏地区的移民。国内移民

一般来说并不是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但这项措施缓解了人口密集地区农业人口对土地的

巨大压力。对于人口迁出地区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确实减少了。

印尼有1.36万个岛屿,人口集中在爪哇、马都拉和巴厘三个大岛,其他大部分岛屿地旷

人稀。1951,官方的移民计划开始实行。计划确定,愿意移民的,每户可获得2公顷的土

地和必要的种子、化肥、农药及14个月的生活费。19511988,140万户得到政府的迁徙

资助,1989年开始的新的五年计划中打算再迁徙55万户。1985,印尼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

土地面积比1970年扩大了280万公顷,这主要是移民开发的结果。

据估计,爪哇岛从1989年到1994年每年需为100多万人创造出就业机会,才能满足需求。

如果不进行移民,则就业压力将再增大20%。另据估计,在迁入区创造一个就业机会的费

,加上搬迁费用和迁入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花费,共约33004100美元,而在爪哇岛

创造一个工业就业机会,则需要1万至2万美元(陈超,1990年; Fasbender,1989〉。因此,

移民在经济上是合算的。

马来西亚从1957年独立起,就开始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将无地农民迁移到新开发区去种

植抽棕和橡胶。到1984,共迁移了约8.9万户农民,他们开发了约40多万公顷的土地。政

府为每个移民大约花费了4万马元〈合16000美元〉(王耀媛,1988;张纯元,1989〉。

在日本海外农业开发事业的推动下,6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中,日本共向海外移民近1006

万人(其中许多是农民),仅迁往巴西的就有500多万〈吴天锡,1991〉。

〈三〉无措施或自发过程

不采取针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任何特别措施,也是一种选择。事实上,在工业革命发生

较早的一些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自发进行的,政府没有

采取任何特别的手段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以美国为例,美国1800年时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超过90%。随着工业化加速,

1880年非农劳动人口超过农业劳动人口。但农业劳动力绝对数是在1910年达到历史最高峰

1238.8万人〉的。农业人口绝对数是在1935年达到最高峰〈3200万〉的。1910-1970

,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例由45.7%下降为3.6%1990年至1980年间,美国农

民人数平均每年约减少12万人,1980年以来。平均每年约减少4万人。需要说明的是,即使

在以统计见长的美国,农业劳动力数据的可靠性也是较差的〈Martin,1988〉。

总之,多数欧美国家,农业人口转移的特点是:起步早,时间长,人口转移是一个渐进的

过程(卢新生,1986)

欧美国家虽然一般说来不存在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却存在着由于农业危机、国家农业

政策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农民非自愿离农问题(Leistritz,1988〉。非自愿离农的劳动力如

何处置,也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

四、伴随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的问题

1.在许多地方,从农村外流的劳力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

在日本,1961-1971十年间大规模转移出农村的劳动力中,35岁以下青壮年占80-90%

其中初高中毕业生比例较大〈田万苍,1985〉。结果,日本农业劳动力表现为高龄化。 I960-

1985年,农业劳动力60岁以上者由13.8%升高为43.5%〈江瑞平,1989〉。1985,日本全

国人口中65岁以上者占I0%,而农业人口中65岁以上者占29%。按现在的年龄分布来看,

1995,农业人口中65岁以上者会高达43%。显然,目前的农业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Abare,

1988)。农业人口如此老化,60年代日本政府的转移劳动力措施有没有联系呢?那一举动

是否导致了轻农鄙农观念的泛滥呢?这都值得深长思之。

在台湾,进入80年代后,困农业劳动辛苦而且所得不高,劳动力大量外流。在转产离乡

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0%,农业经营者中45岁以上者高达75%(曹玉荣,1990;王前忠,

1991)。

法国农业人口老化问题也很尖锐。目前,法国农业人口中45岁以上者占67.6%,65岁以

上者占13.5%(费加罗杂志,1991)

美国、苏联、南朝鲜、泰国等也都出现过类似的问题〈Bernardiy1984;葛霖生,1985

Lie,1991 Rief,1990〉。

2.-些地方,农业劳动力转移伴随着农业生产下降和农村走向衰败

纯经济学的分析表明,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作方式的变革可以在农业产量不下降的情况

下使农业劳动力移出(卢新生,1986)。而事实上,由于伴随农业劳动力外流发生了价值观

念的变化(例如,新一辈农民中有一些人不再象老一辈农民那样热爱土地和眷恋土地,而是

厌恶农村,以跳出农门为荣),留在农村的务农者有自卑感和失落感,务农积极性受到影

响。又由于大量青壮劳力外流后,现有的农业机械尚填补不了劳动力需求的缺口,农业生产

是会受到影响的。

在日本,农业劳动力加速转移的时期也是粮食自给率下降的时期〈郭熙保,1989〉。也

就是说,为了满足迅速增长的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日本政府愿意付出粮食自给率下降的代

价。

在比利时,50年代起,由于大批农业劳力向工业、向城市转移,农场数目急剧减少,

弃荒的农场数也在增加(林诲,1990〉。

在法国的某些省,50年代起,农业人口剧减,某些地方每平方公里只有三四个人。

"随之而消失的是服务行业、邮局和银行。接着,公路再也得不到维修,荒芜的村庄不再有

电……到处都是灌木丛、荆棘、密林。"因此,法国农民1991929在巴黎示威游行,

他们的标语牌上写着他们发出的警告:农民的末日〈费加罗杂志,1991〉。

在墨西哥,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政府重工轻农的政策,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耕地

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陈芝芸,1985〉。

在马来西亚,由于非农产业收入远高于农业,不少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1981年时,

续三年弃而不种的水田面积占水田总面积的17.8%〈梅原弘光,1988〉。

在南朝鲜,19661988年期间〈正是农业劳动力迅速向工业转移的时期〉,农业总产量

指数曾经下降〈卢新生,1986〉。

3.-些地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对传统价值观念(包括其中的精华部分)

彻底摒弃

在传统社会中,农民都热爱土地,眷恋土地,把土地作为自己的命根子。在这种价值观

前支配下,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保养着土地,尽管他们不懂现代生态学。在许多国家,与大

批农业劳动力外流同时发生的,是诸如"无工不富"之类的观念。于是,不少年轻人竭力逃

离农村环境。总之,热爱土地的感情的消灭,意味着农业有日趋衰落的危险。

一位美国人说得好:“健康的农业文化,只能建基于对土地的熟悉,只能在坚定地固守

在土地上的人们之中发展。这个文化哺育和保护着一份人类关于大地的聪明才智,这是不管

多少技术都不能完全取代的。我国农村社会曾经一度有过强大的可能性来发展这样一种文

化。现在,我们只剩下那种社会的可怜的残余了。如果我们容许再耽搁一代人的时间不去进

行必要的工作,以加强和鼓励现在正在破灭中的可能性,那我们将丧失一切,而且是咎有应

得”〈罗得菲尔德,1983〉。

幸好,尚有一批有识之士始终在坚守"农业文化"的阵地。在世界头号工业国美国,

不乏"坚定地固守在土地上的人们"。据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农经系1986年在本州的一次调

,尽管41%的农民承认只有搬迁至另一城市才能找到工作,但仍有58%的农民表示愿意呆

在老家或靠近家乡的地方(Leistritz,1988)。 同一批研究人员在1989年进行的跟踪调查

表明,在那些为寻找就业机会而搬迁至外地的农民中,有近40%的人表示,如果不是出于无

,他们不愿离开故土(Mortensen,1989〉。据威斯康星一麦迪逊大学农经系80年代后期

在本州的一次调查,75%以上的农场主打算永久性地留在他们一向耕作的土地上,只有大约

10%的农场主说可能会迁居〈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1988〉。

在欧洲,至今仍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看讼,认为乡村生活,尤其是农垦生活,与城市生活

相比有固有的优越性〈Shucksmith,1989〉。西、北欧各国的农业发展都比较健康,与这

样的价值观念恐怕是不无联系的。部分由于这种观念,欧洲人关心的是维持家庭农场,保持

农村人口,宁愿付出农业生产效率有所降低的代价。因此,欧共体的农业政策将越来越强调

农村经营活动的多样化,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发展措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市场的开发。

在台湾,1985年时,纺织业缺劳工22%,建筑业缺劳工50%,但当局并不鼓励农业劳动

力向这些行业转移〈刘明,1990〉。看来,当局比较有眼光,他们更为重视的是保持住农业

的稳定长期发展。但是,当局似乎未能控制住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

总之,如果处理得不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费用将大于社会效益,尽管转移到非农

产业的那些农民的收入会有所增加(Fadander,1989)

五、启示与建议

1.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以农业生产不下降为前提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吃饭是个大问题。这么大的国家,面对90年代世界粮食

生产的严峻形势,我们只能自力更生为主解决食物问题。1988,全世界共生产了15.21亿

吨粮食,但当年消耗了16.73亿吨。靠着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粮食储备,才没有发生饥荒

Brown,1989〉。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预测,2000年时,世界粮食总产将达18.42亿

,1990年的产量要高,但由于总人口的增长,那时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295公斤,

1990年时反而要下降〈布朗,1991〉。也就是说,即使将来中国有足够的外汇买粮食,

无处可买,因为世界上只生产了那么多粮食。如果因农村劳动力外流过度而导致粮食生产及

总体农业生产水平的下降,将是得不偿失的。

2.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的总体发展紧紧相连

多数国家的做法是,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农业发展,随着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业劳动力转移是自然之举。我国要想为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找出路,首先应通盘思考的是农业

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要素只是土地、劳动力与资金这几项。经济学的新思路则认为,

有四种资本投入人生产过程,它们是:环境资本〈土地只是其中的一项〉,人资本〈人的知

识、技能、健康水平、积极性等),物质资本(机器设备之类),社会/组织资本(如法

律、政治制度、社区、家庭、组织、公司等)〈Ekins,1990〉。用这种新概念来考察农业,

我们就必须提倡生态农业,刘巽浩先生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精久农业”,否则环境资

本不仅不能增殖,反而会被耗尽;我们就必须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否则人资本就积累

不起来;我们就必须加强农业投入,包括在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上的投入,否则物质资

本就不雄厚;我们就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合作

组织,否则我们就缺乏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组织资本。我们注意到,不少国家

在迄今走过的历程中,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强这四种资本的积累,因而农业生产提高得

较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较为成功。

我国现流行一个口号叫"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个口号的第一句虽然正

,但比较虚,因为事实上,在此口号流行起来的几年间,我国农业并未获得应有的投入。口号的第二句甚为偏颇。如果大家都认为无工不富〈隐含之义:农业必然赔钱〉,那么有谁

心甘情愿地在农业上大力投资呢?我们认为,作为正确而实在的口号,不妨将口号的第一部

分前后颠倒一下一一不稳无农,,没有对农业的稳定投资,没有在农村人才培养上的长期

稳定的努力,农业就不会兴盛,从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稳定的基础,结果,农业劳

动力转移的任务也不可能彻底完成。据研究,农业发展比较成功的日本、我国台湾省和西欧

北欧诸国在其早期的农业加速发展过程中,一直将农业部门的剩余持续地再投入于农业,

至还有从商业等部门向农业部门的一些净投入。渐而渐之,农业才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向城市

与增长的人口提供剩余产品(食物)或剩余收入(储蓄〉(Lipton,1989

3.值得考虑农业技术与农技人才的引进

我国工业部门(例如电子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引进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作为

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有没有必要引进先进的或适用的技术呢?应当说有必要。其实,我国农

业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之我国工业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大得多,因此,更应当引进技术和

人才。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是将劳动密集型出口赚来的外汇,

用来进口农业机械制造和肥料生产所必需的技术和设备,故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农业的现代

化〈渡边利夫,1988〉。这条经验值得我们注意。

我国平均每万名人口只有7名农业科技人员,数量极少,而我国台湾省的农学院毕业生

已供过于求,估计到2000年以前,台湾将有600名农学院毕业生必须到海外寻求发展机会

〈杨士谋,1988〉。若两岸关系进一步松动,我们可努力争取一些台湾农业科技人才到大陆

工作。由于不存在语言障碍,由于农作方式类似,这种交流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事实

,据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委托台湾民意调查基金会最近对1207位教授、1169位科

研人员和570位产业界人士的调查,多数人都认为,两岸最适于在农渔食品加工方面进行生

产技术交流。大学、研究所、产业三方面的人士都分别把农渔食品加工列在适于进行生产技

术交流的行业的第一位〈《简讯》,1991〉。若能实现这种交流与合作,大陆就将能有更多

的农民进入非农行业。

4.农业机械化不可忽视

我们已经指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必须以农业生产不下降为前提。在我国实际生活

,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较低,由于城市生活的吸引,更由于现行农业劳动极其繁重(即使

在世界头号发达国家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开列的130种高度紧张职业的单子中,

农业也属于最紧张的10%之列〈Belyeh1990,许多农民都梦想离农。只是由于户籍制度

等多种限制,他们不能随心所欲罢了。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要靠制订合理的农产品价格等

措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乡村的综合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一点城市生活的诱

惑力;但唯有实现一定程度的农业机械化,才能减轻农业劳动的负荷。虽然我国不能走西方

国家"石油农业"的老路,但是,结合中国国情研制省能源的农业机械,甚至人力、畜力机

,则是绝对必需的。

目前,我国讨论农业科技进步的大量文献,几乎都是把改良品种放在第一位,提及农业

机械化的文献极少极少。菲律宾的经验表明,采用改良水稻品种后,农民就比较愿意投资于

农田灌溉,并进而增加复种指数。采用双熟制后,劳动力就显得不足,即使采用一些农业机

械后,劳动力仍嫌不足〈David,1990,这就说明,高产品种的采用与农用机械的推广未必

矛盾,相反,它有可能促进农业机械的应用。

近年来,在我国江南一些人多地少的省份,由于乡镇工业的迅猛发展,大批青壮劳力进

入非农产业,于是出现了对农业机械的较强需求。总之,从长远考虑,应根据各地特点不断

加强农机的研制和推广工作。

5.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

近年来,美国有了"城郊农业"的概念。由于城市消费者日益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

,他们愿意为优质农产品付出高价,这就为尽量不使用合成肥料、杀虫剂、生长调节剂和

牲畜饲料添加剂的城郊低投入农耕体系提供了生存机会(徐崇敬,1991)。在我国,传统农

业生产方式本来就是低投入的。如果我们让一部分城郊农衬有意识地继续采用传统的农业生

产方式来种植作物,优价供应给外国驻华使领馆、外国驻华公司商社办事处或城市中消费水

准较高的中国居民,应当是有利可图的。传统生产方式耗用的劳力较多,从而剩余劳力就会

减少。

美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很注意促进乡村旅游,因为乡村旅游能使一些无依无靠的地

区重新获得活力〈刘振邦,1989〉。70年代以来,以旅游业著称的墨西哥又开始重视发展农

村旅游。1978,政府制定了援助农村村社旅游业发展计划,投资20亿比索。据统计,全国

约有5000个村社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自然条件,直接或间接从事农村旅游业的劳动力有数十

万〈陈芝芸,1985〉。我国各地各具特色的乡镇风情,都是潜在的旅游资源,值得妥善保护

并积极开发。

六、结语

通过考察若干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我们获得以下几点鲜明的印象。

1.将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至非农行业,不等于解决了农业问题。相反,只有农业生产

的彻底过关,实现农业现代化,剩余农业劳动力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解决。

2.农民的培训与教育,对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也是必不可少的。

3.保护耕地是万年大计,不仅对于农业的持续发展是必需的,而且对于减轻农业剩余

劳动力对耕地的压力也是必需的。

4.农业劳动力转移较成功的国家(地区),没有-个是不重视农业机械化的。

5.大量、过速转移农业劳动力,可能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下降,导致轻农鄙农的价值观

念的滋生泛滥,从而不利于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农业生产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会大系统不仅有技术的、环境的侧面,而且有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侧面。在这个大系统中,农业生产既是创造者,又是产物〈Bray,

1982〉。中国的社会大系统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因此,别人的促进农业生产及农业劳动

力转移的措施与思路,对我们也只能提供一种参考。但是,注意研究别人的经验教训,毕竟

比盲目摸索要可取得多。

参考文献 (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775.html

上一篇:从善如流何其难
下一篇:食品安全呼唤有机农业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