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我为译著《新星世》写的推荐语

已有 2990 次阅读 2021-3-10 17:46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新星世:即将到来的超智能时代








新星世:即将到来的超智能时代人类未来之书

作 者:

定 价:

出版时间:

ISBN:

读者对象:

版面字数:

一级分类:

开本:

全书页数:

装帧形式:

James Lovelock 著,古滨河 译

49.00元

2021-02-08


978-7-04-055190-7

社会读物


90.000千字

科普


32开



184页



精装





我为译著《新星世》写的推荐语

武夷山

 

    2020年12月,应高等教育出版社之约,我为其译著《新星世》写了如下推荐语:

       

    近五十年前,詹姆士.拉伍洛克提出的盖娅假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对西方世界有振聋发聩之效。

    现在,他又提出“新星世”将取代“人类世”,超智能时代必将来临。

    这是一个1974年就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资深科学家(但他自称为工程师)的思考。

    这是一个从不甘于躲在象牙之塔里、拥有几十项发明专利的发明家和实干家的思考。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他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科研人员,“靠发明专利与替公司和政府解决问题的收入维持生计”。

    这是一个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的思考。中国老话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让我们屏息凝神、平心静气地听听这位睿智老人怎么说吧。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后来,由于字数限制,最终印在本书封底上的推荐语(总共有5个人的推荐语)如下:

 

    近50年前,Lovelock提出的盖娅假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西方世界有振聋发聩之效。现在,他又提出“新星世”将取代“人类世”,超智能时代必将来临。这是一个1974年就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拥有几十项发明专利的发明家和实干家的睿智思考。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武夷山

 

    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站对此书的简介如下:

简介

《新星世:即将到来的超智能时代》是英国企鹅兰登书屋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同时于2019年7月推出的重磅前沿科普科幻新书,也是“盖娅理论之父”James Lovelock一生中最令人着迷的一部作品。

地球形成于45亿年前。之后漫长的10亿年过去了,才出现了生命。30万年前,人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但是人类世界的飞速发展也只是最近100年的事情。现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太阳热辐射不断增加、全球变暖、人口爆炸、能源危机、战争等,都是人类面临和亟需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发展。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也为人们高度关注,但一直未有公认的学说出现。未来,机器人是否会占领地球?人工智能是否将取代人类?地球的命运终将如何?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英国独立科学家、“自查尔斯•达尔文以来,第一个提出了全新的审视生命的方式的人”James Lovelock首次提出“盖娅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是“活”的,把整个地球看作一个超级有机体(即“盖娅”),人类、大气、海洋、陆地等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盖娅”能够自我调节,维系着生命体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2019年,已是百岁老人的James Lovelock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新星世,将代替正在走向尾声的人类世。新的超智能物种——赛博格(Cyborg)将从现有的人工智能系统中形成,思维速度是人类的1万倍,它们看待我们就像我们看待植物一样。赛博格通过快速的有意选择(而不是缓慢的自然选择)自我复制、纠错和发展,成为地球的新主人。但是赛博格和人类一样,也必须依赖一个健康的地球,需要“盖娅”的恒温系统防御来自太阳的热辐射,所以人类和这些超智能物种可以和谐共处,共用一个地球。也许新星世仅仅是智慧生物最终能够踏遍全宇宙的开端。赛博格未来也许会改造地球,使生命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甚至可能由于“盖娅”失衡、地球过热而迁移到其他星球。这是作者继“盖娅学说”后提出的又一震惊世界的全新理论,揭示人工智能背后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生态思想,透过当代宏大的科学视野展望地球生命的未来,内容新颖,见解独到。

 

目录

译者前言

前言

第一部分 我们所知晓的宇宙

   1 孤独的地球

   2 濒于灭绝的边缘

   3 学习思考

   4 为什么我们在这里

   5 新知

第二部分 火的时代

   6 托马斯·纽科门

   7 新时代

   8 加速

   9 战争

   10 城市

   11 人满为患

   12 热威胁

   13 焉知祸福

   14 欢呼

第三部分 迈向新星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76017.html

上一篇:我日记中的薛老师(3)
下一篇:文理双跨“稀缺物种”莱特曼的哲思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8 王安良 尤明庆 马昌凤 杨正瓴 籍利平 魏瑞斌 虞左俊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