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现阶段我国科技信息机构的公益性 精选

已有 3458 次阅读 2020-9-7 12:12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现阶段我国科技信息机构的公益性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信息导报》(《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的前身)2001年03期

 

在科研院所体制改革过程中,特定科研院所性质的认定是至关重要的。总体上说,公益性科研院所应主要由政府来扶持和支持,非公益性科研院所则可逐步走向市场。问题是,如何认定特定科研院所的性质呢?

借鉴国外经验,我们可以考察三个方面的问题。[1] 第一,这类院所在世界上是公共机构支持的,还是私营机构支持的;第二,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受雇于公共机构还是私营机构;第三,该领域所创造的知识属于公共科学还是私有科学。相对说来可以公开获取的、在开放性的扩展网络中流动的知识属于公共科学的范畴,不易公开获取的、在局部性的封闭网络中流动的知识属于私有科学的范畴。

我们来看看类似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国外有关信息机构在以上三方面的情况。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发现此类机构不是由国家支持的情形。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国会研究服务局,日本国家科技情报中心,马来西亚科技信息中心,等等,无不获得国家的强有力支持。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国家技术情报中心曾实行自负盈亏的管理方式,政府每年只给它少量经费,主要靠信息服务的创收来自我维持。结果,服务水平下降,员工士气低落。在这种情况下,1999年8月美国商务部长达利建议,干脆将国家技术情报中心并入国会图书馆得了。此建议受到美国广大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和国家图书馆学情报学委员会的强烈反对,至今未有下文。[2] 在省或州的层次上,国外也有许多与我国各省情报所或信息所类似的机构,例如,美国很多州都设有面向州议会的科技信息与分析部门。[3]

至于有关研究人员的受雇部门,简单地说,凡主要提供面向政府和公众的信息服务的研究人员,大部分都受雇于公共部门。在国外也有个别的以私有公司形式向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情况,如美国兰德公司下属的科技政策研究所,它主要是为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其地位类似于我国科技部)服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编制反映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关信息的数据库(名为RaDiUS),其运行经费也完全来自联邦政府的国家科学基金会。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并非不想建立一个专为自己服务的国有信息服务机构,但在克林顿政府大力精简机构的姿态下无法实现罢了。

关于国家信息机构产生的知识的性质,情况稍微复杂一些。一般地说,国外的国家科技信息机构都免费提供服务,但信息流通范围有一定限制。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国会研究服务局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但只服务于国会议员及其助手,有时也可向各国驻美使馆提供其研究报告。美国科技政策研究所的RaDiUS数据库,即使对联邦政府内部的机构也不是一视同仁地完全开放,而是分别授予不同的访问权限,只有一小部分机构能检索到所有数据。这类知识的公共性不算最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总归有一定的安全保密考虑。

总括以上分析,我们至少可以说,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信息机构的公益性是比较明显的,它们应当获得政府部门的切实有力的支持。否则,政府部门将由于未能获得相应的高质量信息服务而影响自己的决策制定与实施水平。如果政府部门承认科技信息机构的公益性,但迫于当前的财政状况而无法对之提供有效支持,那可以从长计议,先想方设法保存有生力量,在条件许可时再加强支持。这与根本不承认科技信息机构的公益性,强行将之推向市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上区分明晰的事物之间的界限将日益模糊。例如,在进入后现代阶段的许多发达国家中,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教育与娱乐、教学与表演、政治与做秀、节目与广告、哲学与文学、事实与虚构、作者与读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有时已经相当模糊。[4] 同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科技信息机构产生的知识的公共性和私有性之间的界限也会日益模糊,正如生物信息学领域已经发生的情况一样。[1] 到那时,完全可能出现私营部门的信息机构为政府服务、政府信息机构(如果继续存在的话)在完成其基本使命的同时也提供商业性服务的多样性景观。而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可以肯定地说,科技信息机构的公益性是毫无疑义的。

 

参考文献

[1] Nik Brown & Brian Rapport, Emerging Bioinfomatic Networks: Contesting the Public Meaning of Private and the Private Meaning of Public, Prometheus, 2000, 18 (4): 437-453

[2] 陈建东译,美国国家图书馆学情报学委员会对关闭美国国家技术情报中心的初步评价报告,信息科技动态,2000年第9期

[3] 唐沈,面向州议会的科技信息与分析服务的一次调查,全球科技经济了望,1996年第9期

[4] Pierre Berthon et al., Postmodernism and the Web: Meta Themes and Discourse,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0, 65 (3): 265-27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49587.html

上一篇:关于企业研发强度分解研究的一篇论文
下一篇:给同事的自科基金项目申请书的建议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9 杨正瓴 范振英 李毅伟 魏瑞斌 黄永义 彭真明 李学宽 周忠浩 晏成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