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土著知识、土著族群与人类未来

已有 2464 次阅读 2020-5-3 07:49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土著知识、土著族群与人类未来

武夷山

 

    Futures(未来学)第115卷(2020年1月)发表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和科技元勘教授John Gowdy教授的文章,Our hunter-gather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e and uncivilization(我们的狩猎者-采集者未来:气候变化、农业和去文明)。原文见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328719303507

    文章大意是:

 

    历史上,人类约有30万年属于狩猎者和采集者。约1.2万年前地球进入全新世以来,人类生活发生巨变。几百年前开始的工业文明将人类经济体的规模和复杂性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一变化带来许多益处,但也产生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存在主义危机。气候模型表明,到2100年,地球将升温3到4度,最终将升温8度以上。这相当于把地球推回到了更新世的不稳定气候状况,使得农业不可能存在。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使得人类脱离工业文明的变迁过程所造成破坏性小一些,使得未来的人类狩猎者、采集者的日子好过一些。他提出的政策措施包括:减弱气候变化的长程极端后果,减少人口,重新野化环境,保护世界上遗存至今的土著文化。

    关于最后一条措施,作者论证道:

    物种的长期生存能力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由于进化是作用于种群而不是个体,适应性就取决于种群内部有足够大多样性。由于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纳了WEIRD(西方的、受过教育的、工业化的、富裕的和民主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人类的文化更加均一化了。因此,保护遗存至今的土著文化更显得无比重要,因为土著族群仍有不受现代文明的束缚而生存的能力。也许这些族群是人类中拥有度过未来的气候/社会/技术大灾变所需技能的唯一群体了。

 

    关于土著知识(或本土知识)重要性的文献,本博主一直在关注。下面是两个例子。

 

Futures(未来学)杂志2009年第1期发表了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的两位学者Fikret Berkes和Mina Kislalioglu Berkes合写的文章,Ecological complexity, fuzzy logic, and holism in indigenous knowledge(本土知识中的生态复杂性、模糊逻辑和整体主义)。文章说:

 

通过因纽特人和其他北方民族的例子可以看出,本土知识针对复杂系统的解决进路,是采用与模糊逻辑保持一致的简单举措。尤其是,本土知识是这样追求整体性的:持续读取环境信息,收集大量信息,构造集体性的心智模型。这些心智模型能够随着新信息的出现而调整。针对复杂系统的这一进路可以定性评估许许多多的变量,而不是只能定量监测少数变量。

 

在同一期杂志上,还发表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哲学系James Maffie的文章,“In the end, we have the Gatling gun, and they have not”: Future perspectives of indigenous knowledge(“说到头来,我们有加特林机枪,他们没有”:本土知识的未来视角)。文章说:

 

本土知识越来越急迫地面临绝灭危险,这是由于三个因素的作用:土著人群面临种族灭绝(genocide)的危险,土著人群的文化和语言面临文化灭绝(ethnocide)的危险,而土著人群的居住地面临生态灭绝(ecocide)的危险。

 

相关阅读

武夷山,本土知识中的敬畏

http://wap.sciencenet.cn/blog-1557-546378.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31363.html

上一篇:著名儿科医师本杰明·麦克林·斯波克语录
下一篇:Nature一篇文章引发的译文、读者来信和后续文章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7 刘炜 杨正瓴 张忆文 段含明 刘钢 梁洪泽 魏瑞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